王興芬
摘 要:教育改革不僅為小學體育教學創造了良好的教學環境,但同時也對小學教育的開展情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教師就必須科學的組織小學參加實際的運動訓練,通過不同類型的運動不斷地提高小學生的體育技能和執行功能。這樣能最大限度的發揮短時中等強度不同類型運動在小學生培養過程中的應用作用,進而為小學生后期的運動和全面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生執行功能提升過程當中的短時中等強度不同類型運,最后分析了短時中等強度不同類型運動對小學生執行功能提升造成的實際影響。
關鍵詞:短時中等強度 不同類型運動 小學生 執行功能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12(b)-0011-02
如果小學生出現執行功能障礙,不僅會使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大大降低,同時也會使小學生出現情緒和激發行為方面的一系列問題。例如:小學生表現出的抑郁癥、孤獨、學習障礙、多動癥、注意缺陷、攻擊性等。因此。在實際的小學教育的過程當中,小學教師必須要充分的了解學生實際的執行功能情況,然后再充分考慮實際的運動教學需求和基本認知活動開展的各方面要求,利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全面培養小學生在完成不同的運動任務的執行功能和認知功能。這樣不僅能夠全面提升小學生的各種體育運動的能力,同時也能在運動過程當中全面培養小學生的核心認知能力和個體情緒的發展,進而為小學生的綜合發展和有效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1 小學生執行功能提升過程當中的短時中等強度不同類型運動
1.1 執行功能訓練方法
在實際的小學運動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小學教師必須要對不同應用類型進行深入研究分析,然后合理安排小學生參加有效的運動。這樣才在確保全面提升小學生的運動水平和運動能力的同時,不斷的提升小學生的執行的功能的整體水平。小學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靈敏運動組、有氧運動組、阻力運動組、對照組,并將每個小組分別分為實驗后測量和實驗前兩組。然后充分的參考美國運動醫學協會當中對于靈敏運動、阻力運動、有氧運動的相關安排,有效對運動形式和運動方法進行優化調整,然后科學地將每一次的運動時間設置為30min。在有氧運動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將健美操設置為主要的運動內容,然后根據小學生的個體情況和學習興趣將其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并安排小組集體進行步伐組合變換的訓練。這樣在確保能夠顯著提升小學生的健美操水平的情況之下,為小學生心肺功能的全面提高提供良好的保障。在開展阻力運動項目的訓練過程當中,小學教師必須要充分地考慮不同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然后安排能夠有效協調小學生軀干肌肉力量和肢體力量的力量型訓練。例如:提踵、仰臥起坐、深蹲等。在進行靈敏運動訓練的安排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充分的參考學生的運動水平和執行功能的相關特征,在運動的過程當中安排轉體、急停、翻滾、跳躍等的一系列障礙跑訓練。
1.2 運動訓練實際效果
在各種運動開展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充分地考慮心率的因素,從學生的實際運動情況,有效地對運動的時間和運動強度進行量化的控制。一般情況下,通常將心率控制在130~150次/min的范圍之內,也就是60%~69%之間。在每次進行訓練和運動干預測試的過程當中,可以分別安排4名不同的學生配備專業的心率控制儀,然后利用相應的接收設備接收運的過程當中的各種數據,直至學生完成相關的運動訓練項目。教師首先要對學生安靜時的心率進行測量,然后分別在運動10min、運動20min、運動30min之后,分別的進行學生運動心率的有效測量。教師還可以充分的運用的過程當中應用單盲實驗法對學生進行運動干預的測試,在相同時間段的體育課堂上有固定的教師來進行運動干預。并詳細地對學生的運動干預實驗前期,運動干預后期,即學生在完成相關的體育運動訓練之后,心理測試恢復到基準數值的10%左右的時間段內,利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測量參加試驗的學生的執行功能。E-prime 1.1系統來對參與實驗的學生的執行能力以及其他各項數據進行有效的測量,然后再用Flanker的任務,執行功能評價方式來對學生的意志功能進行評價,并利用1-bank的評價方式來綜合地評價學生參與運動過程當中的刷新功能。為了能夠全面提升學生執行功能測量的準確性和科學性,教師必須要安排學生在安靜、明亮、寬敞的環境當中進行。并且要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運動訓練,直至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運動技巧和運動方法之后,才能夠由主試教師一對一地對被試學生進行針對性的的正式測量。
2 短時中等強度不同類型運動對小學生執行功能提升造成的實際影響
2.1 小學生的整體執行功能影響
小學教師分別通過靈敏運動、有氧運動、阻力運動來對學生進行綜合的訓練,然后在實驗前和實驗后,分別安排專業的教師對學生的執行能力的變化進行有效的測量。為了能夠確保最終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教師必須要反復的進行測量,然后利用科學的方法對測量結果進行有效的分析。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必須要充分的考慮測量過程當中的時間因素、組別因素、個體因素等方面的影響,引進先進的測量儀器和測量設備高效快速的完成執行能力變化科學化測量。在實際的測量運動的過程當中,學生的執行能力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改變,因此,時間因素將會對執行功能的測量和相關數據的統計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而在對不同組別的學生進行相同的體育測量時,測量的結果也會根據參加測量學生的個體實際情況發生相應的改變。教師在將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的運動情況和測量結果進行有效的對比,能夠清楚地發現實驗組學生的執行功能會隨著組別和時間的變化發生相應的改變。這也就意味著,學生通過參與這3種類型的運動,自身的體育技能和整體執行功能將會得到較為顯著的提升。
2.2 執行功能抑制差異影響
在進行不同運動的訓練過程當中,如果將運動的類型看作是影響測試結果的經濟因素,時間就是測量過程當中對結果產生影響的內部因素,通過對二者進行綜合的統計和有效的測量方差分析,能夠得出較為精準而科學的最終測量結果。教師通過在不同的運動過程當中,科學有效地對學生進行運動干預,并利用相關的設備來對干預過程當中學生的各方面數據進行全面的檢測,能夠清楚地得知執行功能的抑制功能受到運動類型和時間的影響十分明顯。由于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一定差異,從而使得不同組別的學生在實際的運動過程當中的抑制功能也會存在著一定的差別。然后教師再進一步地對實驗前和實驗后的小組學生的數據進行詳細的比對,能夠清楚地導致對照組和比較組之間學生參加不同的運動之后,至深的抑制功能發生了一系列變化,以及兩組之間學生抑制功能的變化間幅度存在的一系列差別,然后再通過顯著的差異性來對學生的執行功能發生的變化進行綜合的評價。
2.3 執行功能刷新差異影響
時間因素對于小學生不同類型的運動的測量結果和測量數據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而教師在不同的運動當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運動干預,能夠有效地促進小學生的執行功能當中的刷新功能的全面提升。由于不同小組之間的學生進行的運動項目不同,因此,不同組別的學生的刷新功能的發展和變化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而對于比較組和對照組的學生而言,運動對刷新功能以及學生執行功能發展的影響尤為明顯。為了能夠更好的掌握不同的運動類型得短時中等強度運動隊學生造成的影響,教師還可以進一步的以對照組和阻力運動組進行對比,通過對相關測量數據的有效分析之后,能夠發現阻力運動對于小學生的刷新功能的影響并不十分明顯;而在進行對照組和靈敏運動組的對比過程當中,通過對相關數據的進一步分析和系統的比較之后,仍然沒有發現學生的刷新功能發生十分顯著的變化;教師在將對照組和有氧運動組的學生進行對比,能夠發現兩者之間參加測試的學生之間的刷新功能存在較為顯著的差異。教師在將不同運動組織之間的測試學生的測量結果進行比較,與有氧運動組相比,阻力運動組的學生的刷新功能并沒有發生十分顯著的變化:在和靈敏運動組的學生進行比較,能發現學生的刷新功能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改變;而在將靈敏運動組和阻力運動組的學生進行比較時,仍然無法發現兩組學生之間存在較為明顯的刷新功能差異。
3 結語
在小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的過程當中,執行功能是否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不僅會對小學生的日常學習產生影響,同時也會左右小學生大腦和心理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在實際的運動安排的過程當中,小學教師可以全面地對小學生的個體情況和學習能力,以及不同類型運動對小學生執行功能和子功能之間存在的差別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然后在全面的考慮運動目標和運動需求的情況之下,有效地對小學生運動類型和運動時間進行有效的調整,有效地組織學生參加不同的有氧運動,還可以通過阻力運動和靈敏運動全面地培養小學生的多方面運動能力,進而為小學生執行功能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顏軍,王源,陳愛國,等.短時中等強度不同類型運動對小學生執行功能的影響[J].體育與科學,2014,35(6):94-100.
[2] 陳愛國,趙莉,李煥玉,等.不同強度短時籃球運球訓練對小學生執行功能的影響[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4,29 (4):352-355.
[3] 殷恒嬋,李鑫楠,陳愛國,等.5種運動干預方案對小學生腦執行功能影響的試驗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5, 30(1):7-10.
[4] 傅建,范亞榮.不同時間中等強度體育鍛煉對初中生執行功能和學業成績影響的實驗研究[J].體育與科學,2016, 37(6):110-116.
[5] 解超,金成吉,張自云,等.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對我國學齡兒童執行功能影響的Meta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 2017,38(1):65-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