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俊濤 張愛萍
摘 要:21世紀大學生們所處的時代是競爭激烈的,為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完成,需要建設型人才。國內高校為了培養優秀的建設型人才,在教育方法與形式、教育內容等方面都進行了改革。本文從體育教學改革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方面來闡述這個問題,希望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方面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高校 體育 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12(b)-0071-02
隨著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中國居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同樣伴隨而來的是各種身體健康問題。當代大學生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主要力量,他們的身體素質對他們未來的工作狀態有著深遠的影響,所以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也就成了必然。國家為了推動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1 高校體育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1 當代大學生身體素質差,缺乏鍛煉
隨著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的出現,當代大學生漸漸沉迷于那些電子設備,對體育運動的重視度越來越低。這種現象廣泛存在于各大高校之間,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隨著運動的缺乏也變得越來越虛弱。網游、手游、網上購物充斥著大學生的生活,削減者他們對待體育運動的熱情。這些問題導致的結果是大學生睡眠不足,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力,對待體育運動是有氣無力,逃避鍛煉。作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重要力量的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迫在眉睫。
1.2 部分高校體育教學師資力量薄弱和教育投入不足
國內民辦高校現在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由于資金的匱乏,導致高校對大學生身體素質建設缺乏重視,在體育方面的投入可想而知,必然是十分匱乏。體育運動器械的不足導致可供大學生選擇的體育項目較少,不能夠滿足不同興趣同學的要求,最終導致大學生對學校僅有的體育項目產生審美疲勞,對體育運動產生厭倦感。同時民辦高校體育教學師資力量的匱乏也是影響當代大學生身體素質的一個重要因素,民辦高校老師大部分是年輕教師,對待體育教學經驗不足,其次兼職教師在民辦高校中的比重十分大,高校對待兼職教師要求不高,所以兼職及教師經驗的不足導致教學效率低下。
1.3 高校體育教學授課方式傳統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思維方式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尤其是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轉變。因此高校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不再適應當代大學生的體育教學。傳統的體育教學重在讓學生掌握技術為主,對體育運動進行分解練習、輔助練習、循環練習,保證學生對基本概念、基本動作進行掌握,教學方式十分古板,忽略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和學生創新能力和興趣的培養。同時學生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無法體會到運動的快樂,只是一味地灌輸思想。然而現在適合大學生的體育教學方式是以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主,全面發掘同學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全面挖掘學生的潛力。
1.4 部分高校體育課程多而不精
在國內高校,民辦高校缺乏教師資源和資金投入,導致體育項目單一。但是,部分高校的體育運動項目過多對當代大學生的運動興趣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由于學校體育項目數量的龐大,導致學生對每個項目的了解程度不足,導致大學生不能正確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教師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學生的管理上,而不是放在學生的技能培養上,導致現代的大學生在經過幾年的體育課程學習,并沒有一技之長,更找不到一個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2 針對體育教學改革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的對策研究
由于現在體育教學的現狀和面臨的問題,要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制定一套完整的體育教學改革方案。此方案必定要適用于絕大部分高校大學生,促使高校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濃厚興趣,放下手機,放下電腦,走出宿舍,走向運動場,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培養良好的運動愛好,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經過鍛煉,使高校學生精力充沛地進行文化課的學習,為以后推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好知識的儲備。經過對數據的收集,整理以下對高校體育教學所面對問題的改革方案。
2.1 增強高校學生體育運動意識,提倡走出宿舍
針對當代大學生缺乏體育運動意識,電腦手機影響高校學生運動量問題,應該從高校學生本身、學校、父母三個方面來進行體育思想意識建設。首先從高校學生自身方面,高校學生之所以待在宿舍不愿意外出訓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歸根結底是高校學生缺乏自控能力。當高校學生自身認識到自己的健康受到威脅時,就會自覺地進行體育運動,培養體育運動意識。學校則應該提倡高校學生走出宿舍進行體育運動,通過標語、號召會、提倡同學間互相監督等方法增強體育運動意識。在父母層面,當孩子假期回到家中,不能一味地溺愛孩子,更要帶領孩子進行晨練和晚練,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對孩子體育運動意識的培養是潛移默化的。
2.2 增強高校體育教學師資力量建設,增加體育器械資金投入
眾所周知,大學的目的是教書育人,高校學生擁有較強的身體素質,是高校實現優質教育的前提。沒有一個好的身體素質,無非是在空談優質教育。由此可見,民辦高校師資力量匱乏,在體育運動方面投入資金不足這一問題急需解決。在師資力量方面,民辦高校應該通過提高體育教師薪水、給體育教師提供優質福利等方法吸引更多擁有創新想法的教師。避免聘用兼職教師,防止因此帶來的教學效率低下等問題。在體育器械資金投入方面,高校應該引進不同種類的運動健身器械,以滿足不同興趣愛好同學的需求,使得絕大部分同學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2.3 高校創新體育教學方式
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方式已經不適合現在的高校學生,所以體育教學方式的創新極其重要。首先從教學內容方面,目前高校體育教學方面有大部分的理論教學,這未免讓高校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高校應該適當減少高校學生理論教學,提倡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也是大學學習同高中學習最大的一個不同。在教學方式方面,應當摒棄原有分解練習、僅僅讓高校學生掌握技能的傳統方法。創新的教學方法應該重視學生的思想與創新能力建設,使得每個高校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適合自己的體育運動方式。體育教師教課方式應該多樣化,應該多和高校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推動我國高校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
2.4 高校開設體育課程應當精細化
部分高校由于開設體育課程數量極多,由于師資力量不足等原因,使得這些高校體育教學的重心從傳授課程轉向了管理學生。因此高校應該在引進足夠數量的體育教師的前提下,對不同類型的體育運動方式進行分類,并且配備專門教師分別傳授這些課程。這種方式使得體育教師有固定的教學項目,解決了部分高校體育課程多而不精的情況。
3 結語
總而言之,生活水平的提高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有益的方面,同時帶給我們的還有攝入熱量的增加與亞健康人群數量的大幅度增加。同樣對于高校學生這一群體帶來的亞健康極其嚴重。國內高校學生作為中國未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高校的體育教學改革就顯得相當重要。“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高校學生要想未來報效國家,不僅需要文化知識的學習,還需要一個好的身體才能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識去造福于人類。在這個過程中,體育教師的職位至關重要,利用一套創新的教學方法,為祖國發現和培養人才。在改革的浪潮中,還需要體育界的共同努力,為祖國體育教學事業奮斗。
參考文獻
[1] 周新梁.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4(4):105-106.
[2] 陳暉武.影響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發展的因素及對策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6(12):117-118.
[3] 王鵬.影響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成效的因素及對策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0):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