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凱
摘 要:銅作為國際市場中價格波動最為頻繁的商品,嚴重影響著銅生產和經營企業的穩定發展。銅被廣泛運用于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之中,是促進社會文明的主要基礎性物質,一旦銅市場發生紊亂,將會影響整個市場經濟體制的秩序。隨著世界一體化趨勢的不斷顯現,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易頻率也在不斷加快,所以在分析國際銅市場的前提下預測我國同行業的發展前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基于此,本文闡述了影響國際商品銅價格的因素,并對我國銅行業發展的前景作出了科學的預測,以供參考。
關鍵詞:國際 國內 銅市場 影響因素 前景預測
中圖分類號:F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2(a)-001-02
據有關數據顯示,在最近五年內,國際銅市場始終處于一種低迷的狀態,本文在參考前人研究結果的基礎上,根據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對影響國際銅價格的因素進行了詳細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科學地預測我國同行業的發展前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市場監督機制、競爭機制以及政府的宏觀調空手段等也在日趨健全,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國銅市場的穩定性,為提高本文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奠定堅實的基礎。
1 影響國際銅市場的因素分析
1.1 生產技術對商品銅價格的影響
生產技術與商品的生產成本、生產效率等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所以,生產技術是決定商品價格的主要因素之一。例如,就目前而言,世界上很多銅生產企業在冶煉商品銅時,經常使用的冶煉技術有火法冶煉技術和濕法冶煉技術,其中火法冶煉技術的成本為1540~1760美元/t,濕法冶煉的成本僅為660~880美元/t。雖然濕法冶煉工藝具有設備簡單、資金投入少等優點,可以有效降低商品銅的生產成本,但是這種施工工藝依然具有受使用范圍和礦石質量和類型的限制等缺點,不適用于所有銅礦石的冶煉。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濕法冶煉工藝得到了相應的改進,并得到了世界各國銅企業的廣泛推廣使用,濕法冶煉工藝的技術改進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商品銅的生產成本,從而降低了該商品的市場價格。據有關資料顯示,在1997年濕法冶煉工藝廣泛適用于銅生產中后,銅期貨的價格由年初2260美元/t跌至年底1700美元/t,給很多尚未掌握濕法冶煉工藝的中小型銅企業的生存造成了十分巨大的壓力[1]。
1.2 經濟因素的影響
1.2.1 東南亞地區對國際銅市場的影響
東南亞地區受世界經濟一體化這一趨勢的影響,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對銅原料和商品銅的使用量也在持續增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國際銅市。例如,僅2010年,整個東南亞地區對商品銅的購買量就占到了世界總購買量的20%左右。然而,受東南亞經濟發展相對遲緩、各國貧富差距大等因素的影響,很多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貨幣匯率都遭受了很大程度的貶值,從而增加這些國家或地區進口銅原料和商品銅的成本,繼而出現嚴重的商品交易量減少的現象。截止到2015年底,亞洲各國及地區銅的消費量減少幾十萬噸。且東南亞很多國家或地區的企業都出現了資金鏈斷裂的現象,很多國家都存在著賣出銅庫存套現的現象,大大增加了該區域內現貨市場的壓力。
1.2.2 美國對國際銅市場的影響
美國作為世界的頭號經濟強國,不僅是商品銅的主要生產國,同樣也是商品銅的主要消費國,它做出的任何關于銅行業的調整政策,都有可能影響著整個世界的銅市。2010年美國銅消費量為415.04萬t,占當年世界銅消費量的30.4%,其中只有20%左右的商品銅是由美國各大銅企業自行生產的,剩余的銅則需要美國銅市通過進口的方式來解決。從上述數據我們不難看出,美國在全球銅市場中占據著十分有利的主導作用[2]。例如,在美國廣泛使用濕法冶煉技術生產商品銅之后,銅產量逐年快速增長,給國際銅市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
1.2.3 歐洲對國際銅市場的影響
就商品銅消費的數量而言,歐洲也是主要的消費大國之一。然而,近年來,很多歐洲國家都在積極地采取消減開支的方式降低通貨膨脹速度,使得很多歐洲國家的銅生產企業都獲得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對商品銅的消費量也在逐漸增長。例如,以俄羅斯為首的東歐國家通過不斷的改善工作環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銅市場的發展。
1.2.4 拉美對國際銅市場的影響
拉丁美洲具有十分豐富的銅礦資源,智利、秘魯等國都是主要的銅礦出口國,換而言之,出口銅礦已成為這些國家的主要支柱型產業。而隨著世界一體化趨勢的不斷顯現,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貿易也變得日益緊密,這給拉美國家出口銅礦石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就目前而言,拉美國家出口銅礦石的總量占到了世界銅礦石出口總量的30%左右,在國際銅交易市場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拉美很多國家很多銅市都與國際銅市之間保持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如果國際銅市良好,那么拉美國家的銅出口貿易將會有所促進,反之,則會阻礙拉美國家銅礦出口貿易的發展。例如,就拉美地區的智利而言,如果國際商品銅的價格降低0.01美元,那么智力將會直接面臨著上千萬美元的經濟損失,而智利為了可以從銅礦貿易中獲得預期的經濟效益,勢必會不斷增加銅礦出口的數量,從而影響國際銅市場安全穩定的發展[3]。
2 我國銅市場的基本形式分析和發展前景預測
2.1 我國銅市場的基本形式分析
銅工業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行業,與其他行業的關聯程度較高。世界銅資源主要集中在智利、美國、贊比亞、秘魯、俄羅斯等國。我國擁有一定的銅礦資源儲量,銅礦資源開發比較集中,江西、云南、安徽、內蒙古是礦產銅的主要生產地區。
雖然銅的使用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但在近60年銅工業才得到發展。經過多年的建設,我國銅工業取得輝煌成就,建成了比較完整的銅工業生產體系,步入世界上重要銅生產國行列。我國是世界第一大銅消費國,而精煉銅產量只占世界的20%左右。更為關鍵的是我國銅儲量只占世界的5.5%,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銅資源供求矛盾不斷加劇。國內銅企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快海外拓展步伐,加大境外礦產投資,提高我國銅資源的保障能力[4]。
近年來,我國銅工業回升向好的基礎逐步鞏固,實現平穩較快發展;產品產量再創新高,企業效益穩定增長;固定投資持續增加,產業結構調整、節能減排、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成效顯著;對外貿易、投資合作取得新進展,行業整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核心競爭力逐步增強。我國已發展成為世界上重要的銅材生產、消費和國際貿易大國,產量已連續多年居世界首位。
2.2 我國銅市場的展望
國內廢銅消費或邊際改善,持續性待定,廢銅供應未來或有小幅增加,得益于國產廢銅中舊廢料的增加及銅價回升對廢銅產能利用率的刺激。廢電銅價差亦出現改善,廢銅消費預計增加,對電銅消費構成替代,但影響幅度取決于有利價差的持續性及廢銅供應的穩定性[5]。
2017年全球精銅供應增速小幅回落,但面臨不確定性,2017年銅礦干擾率上升導致銅礦產量增速回落較快,而精銅增速的縮窄是冶煉產能提升有限所至。國內2018年冶煉總產能增加30萬噸左右,境外新增冶煉項目少且復產項目不確定性高。須動態看價格走強對供應端產能利用率的刺激,進而對平衡產生影響。
預計長江現貨噸銅年均價將從2016年的37900元上調16.1%至44000元,核心波動區間為37000~53000元,高點可達55000元;LME銅現貨結算價年均價將從2016年的4850美元上調至5300美元,核心波動4700~6300美元,高點可達6500美元。
3 結語
從上述內容我們不難看出,銅市場受生產工藝、競爭機制以及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有著十分明顯的不確定性,我們只有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對我國銅市進行科學預測,才能正確應對我國銅消費市場中存在的問題,為我國銅市安全穩定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曹異生.“十五”期間我國銅市場回顧及前景展望[J].中國金屬通報,2005(06).
[2] 許春蓮,孫竹賢.我國銅箔業的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J].金川科技,2010(02).
[3] 金榮濤.中國電解銅箔產業的前景與市場分析[J].中國銅板帶箔生產技術及市場研討會,2003(08).
[4] 王艷,李前進,陳華萍.我國廢銅再生和加工市場前景看好[J].中國金屬通報,2016(12).
[5] 周平.新常態下中國銅資源供需前景分析與預測[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