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青萍
(溫嶺市城南第二小學,浙江 溫嶺 317500)
探析方格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胡青萍
(溫嶺市城南第二小學,浙江 溫嶺 317500)
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學校課時數增加,授課班級多與場地狹小形成鮮明對比。如何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教學,提高實效是體育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筆者從實際出發,定格、組合、設計方格課堂,從課堂常規、教學內容、練習方法、場地器材等方面進行多方位設計、多維度練習,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學習,提高運動能力。
方格課堂;教學;有效;策略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后,體育課的課時數大大增加,使學校體育場地更加吃緊,體育教學困難重重,操場上經常出現多個班級比鄰授課的情況。國家明確指出學校要配齊體育器材,但體育場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能一步到位。因此,體育教師要根據現有的場地,在方格課堂內有效教學。方格課堂顧名思義,即操場上一塊不大的場地,是每一位體育教師自己的課堂。如何才能充分合理利用方格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需要教師定格、組合方格課堂,從課堂常規、教學內容、練習方法等方面有效設計,多維度練習,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學習,提高運動能力,形成健康行為。
在每學期開學初,教師根據學校實際及課程安排情況統籌安排,將可以利用的體育場地合理規劃,根據所教學生的年齡段特點合理劃分,相對固定教師上課的區域,使每個教師都有一個方格課堂,方便教師設計規劃,讓場地使用達到最優化。確定方格課堂的范圍,在安排各種練習活動時,將學生限定在此范圍內練習,方便教師組織和管理,盡可能減少干擾源。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使上課班級在場地上的平均分布得到保障,可有效保障場地上同時出現多個班級上課而不影響正常教學的問題。以筆者學校為例,學校僅有一塊200m環形跑道的操場,卻有48個教學班,甚至有12個班級同時上課。在每側直道上各安排3個班級練習,彎道弧頂各安排1個班級,操場中間安排4個班級,使12個班級可以同時進行教學,并且每人都有一塊自己的課堂可以進行同場競技,互不干擾。教師口哨聲、音樂伴奏聲可以適當降低分貝,以少影響相鄰班級為好。練習區域邊上可以設立醒目的標志桶,提醒學生不要越過界限影響別班上課,也提醒相鄰班級學生注意安全,以防發生意外。
在教學過程中,有時會碰到自己的場地不夠用,這時可以組合方格課堂,提高場地的利用率。教師平時可以多交流,多溝通自己上課的內容及所需的場地器材,碰到同一場地的教學內容可以互相合作合理安排。如進行體質健康測試50m跑時,需要用到直道上3位教師的方格課堂,加上小學低段學生活潑好動,教師要在起點分好組,終點要遙控指揮并計時,還要管理好已測試的學生,只憑一位教師單獨測試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這時3位教師可以組合方格課堂,互相配合協作,教學效果顯著。一位教師在起點負責按號次分組及發令,兩位教師在終點計時,并請每組學生自定組長,管理測試好的學生活動。這樣,3個班級可以同時完成測試,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難度。假如教學內容、場地有沖突時,可以互相調整、配合。例如,進行籃球投籃教學時,需要用到籃球架,學校只有一個籃球場,可以提前聯系在籃球場上課的教師,調整好方格課堂,同時提醒學生注意活動范圍。用完場地后及時與其他教師打招呼,以方便其他教師使用,進一步拓展學校的體育教學空間。
體育教學中要精心規劃方格課堂,加強課堂常規管理。操場上常會出現多個班級同時上課,盡管每班都在自己的課堂中,但班級之間還是會產生干擾和影響,使教學效果變差。因此,教師要加強課堂常規教育,積極落實各項措施,可以每節課滲透一些,積少成多,養成良好的課堂常規習慣,使教學有條不紊地進行。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場地上比較明顯的標志界線,講清范圍所在,要求學生活動時不能隨便離開自己的課堂,更不能到其他教師的課堂去串門,以免造成互相干擾,影響教學效果,發生安全事故;集合時必須做到靜、齊、快;講解示范時要眼看教師,聚精會神地聽講,不要四處張望,這樣能很快地理解教師的意圖,學會動作方法;不能大聲喧嘩,比賽喊加油聲要考慮音量放小,盡量少影響附近上課的班級及教室等。養成了良好的課堂常規習慣,教師可以教得輕松,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能很快進入學習狀態,同時還減少了違紀現象,使學習變得更加快樂。
教師要改變原有的思維模式,開啟教學智慧,根據方格課堂的大小,合理安排合適的教學內容。以主教材所需場地為核心,而其他內容,如準備活動、放松活動、基本部分各種游戲比賽內容的設計要圍繞主教材進行。例如,原來安排50m跑,可以改變為25m往返跑等;練習200m跑時也可利用15m的跑道,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跑若干個回合或持續跑上半分鐘,充分利用主教材整合進行練習;又如,原來準備活動為繞操場跑,可以變為繞現有的方格課堂邊界跑,或者進行原地高抬腿跑、后踢腿跑等,進行身體素質的練習,這樣安排方便教師更好的觀察到學生的練習情況并及時評價,激發學生主動投入練習。投擲練習時對場地要求較高,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這時可以充分利用方格課堂,規劃好一定的練習區域,選擇紙球、毽子、羽毛球、自制黃豆沙包,夾子彩帶等輕物代替壘球練習,也可以讓學生對著高墻進行投擲,既安全又節省練習空間,可很快達成教學目標。從學生角度出發,盡量安排一些適合方格課堂教學的有趣內容,如跳皮筋、滾輪胎、跳房子、踢毽子等,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減少外界干擾,提高課堂效果。案例:巧練中長跑。中長跑運動要求活動范圍比較大,學校缺乏場地,教師也難于管理。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改變方式,巧練中長跑。在方格課堂中畫出螺旋線,使螺旋線層層盤繞,讓學生以兩路縱隊的形式沿線跑,可以跑很長的距離,而從視覺上顯示距離不會很長,跑起來后隊形變換比較有新意,能激發學生練習興趣,有效提高學習彎道跑的技術。由于螺旋跑在方格課堂中進行,減少了占用練習場地的面積,參加鍛煉的學生基本都在教師的視野下練習,方便教師組織管理,進行技術指導,也更容易發現并督促練習不認真的學生,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應充分運用方格課堂的空間,精心策劃,揚長避短,改變練習方法,使其經濟有效。設計出多種適用課堂的練習方法,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或比賽,吸引學生參與,發展學生的體能。練習方法不是隨意化,而是在諸多的方法中,選擇適合方格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同時注重方法的變化,如隊形的組織調動要簡單方便;立定跳遠練習時,可采用適合場地的多樣練習,如單跳雙落、開合跳、跳過小河、跳呼啦圈、側向跳、行進間的跳圈,跳房子、跳過障礙、跳過組合的小墊子、石頭剪子布等各種游戲進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探究、自主體驗,創造性地學習,使教學活動更加吸引學生,教學過程更加合理,效果更加顯著。案例:接力跑傳接棒教學。教師示范講解后,讓學生成4路縱隊站立,每組從最后一個學生開始,依次向前傳遞接力棒,比比哪組完成動作最好。這種原地傳接棒的練習方法,能在方格課堂內很好的教授交接棒的技術,也降低了接力跑對場地的要求。因為空間小,更方便教師觀察學生的動作,及時找出不足之處;也有利于師生互動,教師可以利用肢體語言,如用手、眼神默默鼓勵學生,激勵學生有效學習。
教師要根據學校實際,定格與組合方格課堂,利用方格課堂精心規劃,加強常規教育;巧妙設計,采用合適的內容,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有條不紊地進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配合,提高自主學習的習慣,做到課堂小而不亂,小而實用,有效改進教學質量,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方格課堂所帶來的快樂。
[1]國家體育總局.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孫暉.小棋盤里的萬千演繹[J ].體育教學,2012(6).
[3]潘月波.有效解決多班上課相互干擾的七法[J ].中國學校體育,2016(12).
[4]董玉泉,劉學軍.體育教學案例[M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1).
G807
A
1674-151X(2017)17-10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7.058
投稿日期:2017-06-29
胡青萍(1970—),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