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艷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和政路小學,甘肅 蘭州 730000)
寓音樂于小學體育教學之中
李小艷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和政路小學,甘肅 蘭州 730000)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合理利用音樂可以彌補教學中的缺陷,能將教與學巧妙的融為一體,還可以破解體育運動的單調與枯燥,使體育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本文從音樂調整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陶冶學生的情操、影響學生的情緒和能力3方面出發,分析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滲透音樂教學,以期吸引學生參與到體育教學和練習中,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效果。
小學體育;音樂;調整;生理;心理;陶冶情操;情緒
在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中,作為中介手段常用情境法進行教學再創造,其主導思想是通過情境法處理教材和運籌教學過程,使之符合這個年齡段兒童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但在構成情景教學法的幾個主要因素中,聲音渲染也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應結合特定情景,配以相應的樂曲或拍手聲、鈴聲、鼓聲、勞動的哼唷聲、戰斗的沖殺聲、勝利的歡歌聲,以及大自然的風聲、雨聲、雷聲等,以增強創設情境的真實感。所以將聲音渲染滲透在體育教學之中,教學會更富于情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興味盎然會更加輕松而快樂的掌握好運動技能,這就是音樂在體育教學中的魅力所在。本文就如何在新課標、新理念下將音樂合理的滲入到體育課堂展開討論。
在體育教學中,利用音樂激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讓體育運動和音樂的旋律相結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增強體育教學的效果,還可以適時喚醒學生在腦海中創設情境,調整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如何才能調整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呢?一條最為有效的途徑就是聯想,而音樂恰恰是喚醒聯想空間的金鑰匙。
1.1.1 音樂結合動作技能進行教學在
體育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理的音樂,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有效地掌握運動技能,如隊列和體操隊形練習枯燥機械,學生練習大都沒有興趣,且有抵觸情緒,往往使師生在訓練時產生對立情緒,教學中若能充分利用音樂給人帶來的美感,會使教學的氛圍及學生學習的興趣大大提高,教師可以利用音樂讓學生把所教隊列隊形動作恰如其分地穿插應用。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練習各種隊列動作,則教學效果不言而喻了。在三年級的隊形變換教學中,利用現在最流行的、節奏感很強的騎馬舞的音樂進行教學,學生在強烈的節奏及快樂的情緒引導下掌握了隊行變換的技巧,超標準完成了隊列動作,效果非常好,使教學任務輕松完成。
1.1.2 音樂結合技巧動作進行教學小學的技巧教學內容非常好,且可以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如果說運動訓練的項目和方法在教學中是“心臟”,那么音樂就是體育課堂的“毛細血管”,現代小學生的體育課堂需要新鮮的血液來激發學生的運動動力。要知道現在的孩子許多不喜歡運動,運動能力較差,很多小孩子害怕體育課,更害怕體育課的技巧訓練課,這給體育工作者帶來了新的難題。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應融入音樂。例如,利用歌曲《小青蛙》這段音樂可以與跳躍類的技巧練習并用,一些古典樂曲可以為你講解體育知識配音。新鮮的教學手段使孩子們興奮,學生們在一種快樂的情緒中學習,使體育教學進入了另一種狀態、另一種氛圍。學生不再把上課當成是一種任務而變成了一種期盼。可想而知,這樣長期的教學孩子們還會怕體育課嗎?孩子們能不熱愛運動嗎?
1.1.3 音樂結合動作節奏進行教學音樂的節奏感很強,同時體育動作也有很強的節奏感。體育運動的節奏是動力在時空上的分配方式,表現在力與速度的互動關系上。教師可以利用音樂的節奏讓學生把所教運動技能動作恰如其分地穿插應用,利用音樂的節奏規律來調節和控制體育運動的節奏,可以很好的改善體育教學、訓練及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來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力。
新課標要求要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目標,而如何讓學生喜歡體育、喜歡體育運動,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挖掘學生運動的潛能,而音樂的合理利用正好能陶冶學生的心理和情操,使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學生本身所具有的運動熱情會被點燃,激發情趣、產生共鳴、陶冶情操、振奮精神。例如,在教學游戲挖雷、埋雷中,要模仿軍事情境,而打仗本身對孩子們充滿誘惑,這不僅是在演練情境過程,而是在教育學生要向解放軍叔叔那樣聽從指揮、遵守紀律,在困難面前不屈不撓。如果這時游戲過程中加上提前錄制好的戰場的沖殺聲,不時的地雷爆炸聲,可以使學生更快地進入角色,使學生的思緒在想象中很快遷移到角色含義的深層理解中。一個小小的游戲使學生的奔跑、跳躍、攀爬等運動能力很快得到提升,孩子們在游戲中掌握了運動技巧,同時因為音樂的滲透激發了孩子們拼搏進取團結的意志品質。因此,教師如果能很好的應用這樣的時機來提高兒童的思想認知水平,課堂教學將進入一種全新的境界。只有掌握好如何應用音樂進行體育教學才能使音樂融入課堂,學生們才會明白音樂游戲確實是融實用、有趣、審美于一身,發揮了其誘導魅力和教學藝術的熏陶力。
1.3.1 展現音樂節奏,替代口令信號體育教學中很多內容是枯燥無味的,如耐久跑教學,就需要學生在操場進行一圈一圈地奔跑,伴隨腳步的只有簡單的口令。而利用音樂的節奏感代替單調無味的口令、信號來進行專項的體育訓練,會使學生忽視運動的苦,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若在耐久跑的練習過程中教師不用口令引導學生完成練習項目,而利用音樂要求學生在聽到快節奏樂曲時快跑,聽到慢節奏樂曲時慢跑,聽不到聲音時走,這樣會使學生對單調的跑產生興趣,同時會使學生忽視跑的距離長或短,音樂與運動相結合使單調的奔跑不再枯燥無味。
1.3.2 展現音樂旋律,激發學生興趣小學體育教學中跳遠項目是孩子們較難掌握的一個運動項目。因為在跳遠項目練習過程中同學們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踏跳板上,由于高度緊張,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因為害怕很難完成動作,使跳遠成績很不理想。這時教師如果能利用合適的音樂使學生在心理上得到放松,學生就會很快進入狀態、超常發揮、順利完成跳躍動作,取得較好的跳遠成績。當然,音樂也不應該是無時不在的,這就要求教師合理應用,以免濫用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1.3.3 展現音樂魔力,挑戰運動極限教學中如何將音樂的魅力充分顯示出來,就要求教師一定要把音樂與體育運動協調配合后進行教學。所以音樂的選擇至關重要。(1)練習內容與音樂相一致。首先,音樂的節奏速度與動作的節奏速度必須相一致;其次,音樂的樂句、樂段、樂曲與動作的節、段和套路相一致;再次,音樂的風格與動作風格相一致;最后,音樂的力度與動作的力度相一致。只有做到以上幾點才能使聽覺、視覺和個人本體動覺完美和諧統一,引起共鳴,獲得最佳運動效果。例如,在體育教學的準備部分采用節奏歡快的音樂《健康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快速進入興奮狀態,在結束環節采用較為舒緩的音樂《小夜曲》,就可以幫助學生緩解一定的疲勞,使學生在舒緩的音樂中放松身心。(2)音樂的多樣性,即根據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和土洋結合的原則,挑選適合做身體練習的音樂為其增添新的色彩。例如,在武術教學中就可以結合周杰倫的《雙截棍》來激發學生運動熱情,讓學生從內心感到熱血沸騰;在籃球運球教學中就可以結合節奏感較為強烈的音樂,讓學生結合音樂的節奏進行運球,當音樂與運球相結合時,那種震撼會讓學生不由自主的參與其中,不斷提高運球的興趣和運球的技術。(3)在教學中一方面要激“情”、激“趣”、激“志”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精神;另一方面要激“疑”、激“思”、激“智”激發學生的心智活動,在音樂與體育運動結合的實踐中,特別強調讓學生在肯定性評價與成功的反饋中獲得快感,增強信心,強化心理素質,達成在快樂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快樂的目標。
教學要獲得成功,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思維,激發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與濃厚的學習興趣。要使教師樂教、學生樂學,必須受之有趣,而音樂可以彌補教學中的缺陷,它能將教與學巧妙的融為一體,破解運動的單調與枯燥,使體育教學變得有趣生動。音樂的滲入使體育教學變得有聲有色,將體育教學推向一個更高的領域,將音樂由淺至深,由外至內的應用到體育教學中,必將使新時代的兒童具有強健的體魄,激發出孩子們超人的能力。
[1]林憲生.多元智能理論在教學中的運用[M ].北京:開明出版社,2003.
[2]張薇薇.淺談音樂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 ].音樂美學,2004(13).
[3]邱泉.談音樂與體育教學[J ].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4).
[4]高敬民.體育教學中“非興趣教材”的教學實施[J ].中國學校體育,2005(4).
[5]余芳.音樂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0(S1).
G807.2
A
1674-151X(2017)17-116-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7.063
投稿日期:2017-07-17
李小艷(1986—),小學二級,本科。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