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必躍
貴州省黔西南州義龍新區德臥教育集團民建天泰長田希望小學
新課改理念下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策略
陸必躍
貴州省黔西南州義龍新區德臥教育集團民建天泰長田希望小學
在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如何設計課堂的教學形式,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逐漸成為了教師關注的主要問題。本文主要以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學為例,從創設問題情境,促使學生探究;創新教學形式,增強教學趣味;引入課外資源,豐富教學內容這三個方面出發,闡述了進行語文教學的幾點策略,以期為語文教師提供一些教學參考,構建出真實而有效的課堂。
新課改;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教師的教學理念也發生了轉變,更加注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與思考的能力,那么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充分地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通過教師引導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相結合,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中收獲知識,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這也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對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學生今后的成長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在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提出一些問題啟發學生的思考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主要手段之一,教師可以在充分研讀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提出適當的問題,讓學生在閱讀的材料中探索答案。教師提出問題也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欲望與好奇心,從而可以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促使學生積極地探究思考。
例如,在教學《我的“長生果”》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教學一開始就提出問題:“課文的題目是《我的“長生果”》,那么課文中的‘長生果’指的是什么呢?為什么要給它加上引號呢?”通過這樣的提問,讓學生對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充滿興趣,從而促使學生積極地進行探究學習,并有針對性地閱讀課文,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再如,在教學《落花生》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常識創設問題情境,從而啟發學生的思考。教師可以先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花生的圖片,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印象中的花生是什么樣的,通過學生的交流與分享來讓學生了解花生的生長特點以及有關花生的常識。在經過了簡短的介紹后,學生也會對花生有更為深入的認知,然后教師就可以引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并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如“這篇課文時按照怎樣的順序寫的?通過文章的閱讀,對你有什么啟示?”通過教師這樣的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的效率也會有所提高,從而有助于實現語文課堂的高效教學。
課堂教學的形式對于教學質量的高低具有重要的影響。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設計,采用恰當的手段與形式教學,讓學生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從而增強課堂的教學趣味,也讓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語文教材中的教學題材十分豐富,針對不同的教學題材與內容,教師可以采用相應的手段教學,以實現因“材”施教,切實地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學《晏子使楚》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以課本劇表演的形式來參與課堂活動,學生在不斷的研讀課文、交流臺詞的過程中,他們對人物的性格特點也會有進一步的認知,從而有助于學生更為深入地理解課文的內容。并且,學生合作參與表演活動也會大大地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使其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進而促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熱情與強烈的欲望。并且,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小組自行研究這篇課文,每個小組挑選“進城門”、“見楚王”、“赴酒宴”這三個事件中的一個來討論,然后由小組代表在課堂上當小老師,講解這部分的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既可以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又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課程,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僅僅學習教材中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要切實地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教師要恰當地引入課外的生活資源,將課內教學的材料與課外資源相結合,從而有效地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也逐漸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作文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令大部分學生感到頭疼的問題。當前的小學高年級的作文能夠基本做到語句通順、流暢,無錯別字,但是受到固有作文模式的影響與學生寫作素材的匱乏,很多小學生寫出來的作文都“空洞無物”,很難出彩。因此,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要充分地考慮到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經歷,通過聯系生活的素材來布置作文,讓學生可以“有話可說”。在平時的課文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寫作,通過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寫作水平。如在教學《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后,教師就可以總結升華文章的內涵:“這篇課文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你都遇到過哪些道德或者不道德的事情呢?像是公交車給老人讓座,亂扔垃圾,不排隊等現象,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請寫一篇300字的小練筆。”這樣的方式將語文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更有助于學生在生活中積累作文素材,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下,教師要精心地設計高年級小學語文的教學,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采用恰當的方法與手段開展教學,從而讓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活動中感受到樂趣,激發其內心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也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形成,為其今后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1]何占雄.新課程理念下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3(45)
[2]王琎.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低效問題的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6
[3]章珊珊.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