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彩
保定市滿城區教育局教研室
初中地理教學現狀及解決途徑分析
閆彩
保定市滿城區教育局教研室
地理課是中學生認識地理環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一門必修課程。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初中地理課的教授,有了很大的改變,但仍存在著一些問題。
初中地理;教學現狀;解決途徑;分析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目,它涉及政治、語文、歷史、數學、理化、生物等等學科,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而我國將初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定位為:通過初中地理課程的學習,了解有關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的基本知識,了解環境與發展問題;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學習能力;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因此,地理課對于的初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在對初中地理的教授過程中,要不斷的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進,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對于地理的學習興趣,實現初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定位。
(一)多媒體運用是提高地理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教師作為課堂教學信息的傳遞者,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對于地理學習的關注度,是學生對于地理的學習興趣增大,對于地理知識的求知欲增大。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上的運用,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正確的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任務的完成,若使用不當,則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
(二)圖式教學方式是地理教學的獨特方式
圖式教學方式是地理教學的獨特方式,重視圖式教學方式,可以加強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認識和學習,采用圖示教學方式,可以將地理知識中的抽象知識變為具體知識,便于學生的學習。比如在進行地球和地圖以及地形的地理知識的教授過程中,可以將地球儀,地圖以及一些地形的剖面圖展現的學生的眼前,加深學生對于這些知識的認識,便于學生的理解,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于地理的學習興趣。采用圖示教學方式,在地理的教學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三)學生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是地理教學成功的重要基礎
對于在初中地理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是地理教學成功的重要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說采取的教授方法是,教師進行講授,學生進行聽講的方式。這種教授方法,使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容易造成學生的厭學心理。而目前在初中地理教授的過程中,采取一問一答式教學和小組談論和動手操作教學方式。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進行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或者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就自己不懂的問題展開小組談論,尋找問題的答案。還有就是可以通過動手描繪地圖以及地形的剖面圖,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對于地理學習的興趣。在初中地理知識教授過程中,學生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是地理教學成功的重要基礎。
(一)對地理學科缺乏正確的認識
由于地理學科在學生的中考過程中,所占比例較小。因此,學生對于地理學科的學習過程中,認為地理只是一門副科,不用過分的對地理知識進行學習,只要把其他的關鍵課程學好就可以了。這種思想,使得學生在地理課程的學習中產生了厭學心理,缺乏學習的動力。學校對于地理課程的安排上,課時也比較少,而學生家長對地理課程也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因此,學校、家長和學生對地理學科缺乏正確的認識。
(二)缺乏科學的地理學習方法
地理學科的內涵非常的廣泛,它不僅包含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科學知識,而且與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等各門學科有著廣泛的聯系。它不單單屬于文科,也歸屬于理科。而在地理課程的學習中,學生主要采用重記憶,清理解,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產生一種將知識已掌握的假象,使在做題的過程中出現大眼兒瞪小眼兒的現象,對于題目不知從何入手進行解答,使學生產生一種付出沒有回報的心理狀態,不利于地理的學習。
(三)地理的教學趨于公式化
由于教育投入不足,經費也較為有限,所以大部分初中教學的基礎設施較差,教學儀器也較為短缺。因此,在初中地理課堂的教授過程中,一般采取教師根據大綱制定教案,然后根據教案進行教學。雖然這種方法使教師在教授過程中能夠有條理的對學生進行教學,但是這種教學方法趨于公式化。教師在黑板上進行板書,而學生不經大腦思考,只是機械般地進行抄寫筆記。并且在講授的過程中,教師只是根據自己預先準備好的教授方法進行教授,缺乏與學生的互動,使學生對于地理學習產生厭煩,不利于地理知識的學習。
(一)增加地理教學的實踐環節
對于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可以增加地理教學的實踐環節,比如成立野外興趣小組,可以帶領學生到野外去學習地理知識,并且進行實地考察,可以有效的增加學生對于地理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認識。
(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對于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這種學習方法,不僅可以使教師在教授過程中感到輕松,而且可以有效地使學生掌握知識。在課堂的講授中,學生提出自己在自學中遇到的問題,然后老師進行講解,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力,使學生掌握知識。
(三)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對于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地圖是地理教學的第二語言,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并且地圖的作用是語言,文字無法表達的。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對地圖學習能力的培養,掌握識讀地圖的技能,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于地理學習的理解記憶,而且也可以有效地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提升。
地理是研究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科學。人生活在環境里,人類離不開環境。而地理學科就是引導我們去認識環境,教我們怎樣去適應環境,改造環境,使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因此,加強對初中地理課程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在初中地理課程的教學現狀中,要不斷的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講解,加強學生對于地理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和人文素養。
[1]楊化鵬.如何增加初中生地理課興趣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2015(8):124-124.
[2]陳華.初中地理情境體驗教學的策略研究[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5(7):122-122.
[3]文宏彪.創設初中地理有效教學情境的思考[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5(6):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