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小鷹+江穎藝

摘要:目的 研究黃連溫膽湯治療Hp陽性淺表性胃炎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118例Hp陽性淺表性胃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9例。對照組患者采用標準四聯療法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黃連溫膽湯治療,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療效。結果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Hp陰性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充血、水腫、糜爛、出血點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充血、水腫、糜爛、出血點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黃連溫膽湯治療Hp陽性淺表性胃炎(脾胃濕熱證)療效確切,Hp根除率高,且充血、水腫等發生率低,是治療Hp陽性淺表性胃炎的有效藥物,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黃連溫膽湯;Hp;胃炎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3-0017-02
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為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慢性淺表性胃炎(CSG)中Hp感染率高達95%[1]。Hp感染性CSG屬于中醫學中“胃脘痛”、“胃痞”范疇。研究顯示,中醫證類與Hp感染率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尤其是脾胃濕熱證Hp感染率最高[2]。臨床采用抗生素治療Hp感染具有一定療效,但是復發率較高,不良反應大,患者耐受性差。所以,臨床對于Hp 感染陽性淺表性胃炎的治療,應重視根除Hp,以降低復發率,減少對胃粘膜的損傷。本文作者結合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118例Hp陽性淺表性胃炎患者臨床資料,研究黃連溫膽湯治療Hp陽性淺表性胃炎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118例Hp陽性淺表性胃炎患者臨床資料,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9例患者。對照組中,男30例,女29例,年齡23~58歲,平均年齡(40.45±2.18)歲;觀察組中,男28例,女31例,年齡26~57歲,平均年齡(49.18±3.01)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基礎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采用標準四聯療法治療,給予奧美拉唑(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6108)20 mg,2次/d;阿莫西林(圣大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3020473)500 mg,3次/d;甲硝唑(湖北華世通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990704)400 mg,2次/d;枸櫞酸鉍鉀(湖北科益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00034)240 mg,2次/d。連續治療4個療程(1個療程7 d)。
1.2.2觀察組 采用黃連溫膽湯(黃連、清半夏、枳實各10 g,陳皮、竹茹各15 g,茯苓20 g,炙甘草3 g,大棗3枚)治療,每劑加水300 ml,用開水煎至200 ml,每劑煎2次,將其與第一次的200 ml混合,然后每天早晚分服,每次200 ml,連續治療4個療程(1個療程7 d)。
1.3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胃鏡檢查炎癥消失;顯效:胃脘痛等癥狀基本消失,胃鏡檢查炎癥明顯減輕;有效:臨床癥狀減輕,胃鏡檢查炎癥有所改善;無效:臨床癥狀無變化,胃鏡檢查炎癥消無顯著改善,甚至有加重趨勢[3]。Hp根除標準:治療后15 d復查,以14C-尿素呼氣試驗檢查陰性為標準[4]。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使用SPSS24.0統計軟件包,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相對數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療效對比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Hp根除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后胃鏡檢查結果對比
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充血、水腫、糜爛、出血點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充血、水腫、糜爛、出血點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Hp感染性淺表性胃炎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多發病,其中醫辨證屬脾胃濕熱者Hp感染率最高。該證患者胃鏡檢查,主要表現為粘膜充血、水腫、糜爛、出血點等炎癥改變。研究證實,Hp感染性淺表性胃炎的發生主要是由于飲食不節,加之外邪犯胃,郁滯胃腑,導致胃氣不暢,傷及于脾,以致濕熱內蘊[5]。所以應遵循清熱化濕、理氣和胃的治療原則。本文選取的黃連溫膽湯,方中黃連具有清熱和胃功效;半夏具有燥濕化痰,降逆和胃的功效;竹茹具有清膽和胃,止吐的功效枳實理氣化濕;茯苓健脾利濕;甘草調和諸藥;大棗和脾胃,諸藥共奏,清熱、化濕、理氣之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黃連具較強的殺滅作用,特別是對于急性炎癥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可提高機體防御能力,降低胃酸,防止胃潰瘍的發生;而甘草和茯苓具有保護胃粘膜屏障、抗炎的作用。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Hp陰性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充血、水腫、糜爛、出血點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黃連溫膽湯治療Hp陽性淺表性胃炎療效確切,具有明顯根除Hp感染的作用,且可控制炎癥的發展,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減少胃黏膜損傷。此外,在治療后臨床患者應配合適當的飲食結構,以減少疾病的復發,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
總之,黃連溫膽湯治療脾胃濕熱型Hp陽性淺表性胃炎效果良好,Hp根除率高,且治療后充血、出血點等發生率少,可作為臨床治療Hp陽性淺表性胃炎的推薦方法,并為其指導了新的治療方向。
參考文獻:
[1]閆佳恒,張雅麗.黃連溫膽湯顆粒劑治療脾胃濕熱型慢性淺表性胃炎60例[J].黑龍江中醫藥,2015,44(4):21.
[2]楊冰.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60例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5,21(20):159-160.
[3]胡錦洋,王紅梅,蔣士生.中醫藥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的研究進展[J].湖南中醫雜志,2014,28(2):123-127.
[4]楊可林,馬爾文,崔娟,等.黃連溫膽湯治療Hp陽性淺表性胃炎(脾胃濕熱證)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15,21(25):87-88.
[5]徐建杰,李煜,劉新亞,等.黃連溫膽湯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的概況[J].光明中醫,2014,27(9):1938-1940.
編輯/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