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分析本科院校體育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從教學模式、考核評價制度、教學條件、師資隊伍等方面優化本科院校體育專業實踐教學。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 體育專業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5C-0169-02
普通本科院校通常以科研為辦學定位,而應用型本科以應用型為辦學定位,即更強調應用,這樣一來,實踐教學在應用型本科教學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實踐教學是指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為目的的各種實踐教學活動,以人才培養方案為依據,有計劃地實施專業知識、基本技能等方面的教學。實踐教學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以及提高學生職業競爭力與社會職業素養的重要途徑。本文擬對現階段應用型本科院校體育專業實踐教學進行深入分析,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體育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實踐教學重要性的認識不到位。認識和觀念的問題是強化實踐教學的關鍵。當前,許多應用型本科體育院校的辦學定位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明確,但是對應用型本科體育專業人才培養定位仍未有全面的認識。這主要體現在,在現實教學中,未能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重理論、輕實踐,不少新建的應用型本科院校體育專業的教學仍舊無法充分地發揮實踐教學的育人功能,仍然以課堂教學為教學的核心。
(二)實踐教學模式與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不符。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但是許多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實踐教學模式卻沒有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而有大的改善,甚至與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存在諸多不適應的地方。例如,教學中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學生處于被動接受地位,這不僅會導致整個課堂枯燥乏味,而且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此外,實踐教學有理論化趨勢,這樣的實踐教學培養出來的人才并不能適應現實的需求,更不能稱之為應用型人才。
(三)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機制不完善。教師的教學質量考評和學生的成績考核都涵蓋在高校體育實踐教學的考核評價機制中。從現實情況來看,當前較多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體育專業的實踐教學評價機制不完善,例如,沒有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在考核評價方式上,缺乏實踐過程的考核,等等。
(四)實踐教學條件有待改善。有好的教學條件,教學才能順利開展,然而由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基礎環節所決定,實踐教學的比重逐漸加大,新增的專業多為應用型,這就使得體育專業的實踐教學條件嚴重受到經費短缺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其一,實踐教學設施設備種類不齊全,且數量較為短缺。其二,實踐教學所需場地建設滯后,教學場地嚴重不足。
(五)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專業水平不高。隨著高校近年來的不斷擴招,生師比也處在不斷增大的趨勢中,教師的工作量也勢必會加大。對此,許多應用型高校體育專業就會出現教師隊伍不穩定的一些問題,進而導致實踐教學師資短缺,很多實踐教學基本環節都是由理論課的教師所兼任,其教學水平很多時候并不能擔負起實踐教學的任務。同時,很多體育專業實踐教學的教師都是從高校畢業后直接走上講臺的,其教育經驗和社會實踐經驗都較為缺乏。
二、對策建議
(一)加強對實踐教學重要性的認識。要真正改變應用型本科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教學的薄弱現狀,必須轉變對實踐教學重要性認識不足的現狀。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其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因此實踐教學在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對實踐教學不加以重視,則所培養的人才將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這對于體育教育專業來說,尤其如此。在體育教育專業日常教學中,應將實踐教學置于重要的位置上,在課程設置、時間安排等方面充分予以傾斜,使實踐教學能夠順利、有效開展。
(二)改革實踐教學模式。實踐教學是應用性很強的教學,因此,不能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改革實踐教學模式,可從以下方面著手:第一,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強化學生的專項技能與教育技能。要想實踐教學開展得好,必須要有科學的理論的指導,因此,在進行實踐教學時,應注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有理論的講解,又有實踐的行動,以培養學生體育活動組織能力、裁判能力、教學能力、創新能力等。第二,加強專項技能訓練。學生往往對專項技能訓練更感興趣,因此可適當加強專項技能訓練,內容包括游泳、輪滑、武術、器械健身、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足球、排球、籃球、體操、田徑等。第三,為促進學生教育教學基本功的提高,可以適當舉辦基本功大賽。如將體育競賽活動、各類體育活動等納入教育、教學計劃中來。比賽可以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比賽內容主要是教學中能夠用到的基本技能、基礎知識等,具體可以包括:口令口哨、隊列隊形、課堂常規操作、團體操編排、健美操、廣播操,等等。比賽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創造性、能動性,學生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充分認知到自身的不足,鞏固教學技術技能。
(三)構建嚴格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制度。考核評價具有信息反饋、檢測、導向等功能,是實踐教學與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構建科學的考核評價制度,將書本中的理論知識、相關資料、教師指導等方面納入考評項目中,如在評定學生專項運動技術掌握情況同時,還需對其該項技術教學手段與方法的運用水平進行考評。再如,在考評時,可設計一些與實際教學緊密相關,能夠檢驗學生認識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題,以引導其重視理論指導實踐,檢驗其是否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從而綜合評定和全面衡量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接下來的實踐教學提供依據。
(四)改善實踐教學條件。改善實踐教學條件,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構建體育專業有關的網絡實踐平臺,為了使學生能夠在網上學習有關體育項目的操作訓練,可以將其中所涉及要素的基本內容發布在網絡平臺上。二是做好有關訓練場地的規劃和建設,及時采購填充相關教學設施設備的空缺,并加大有關訓練場地和設施設備的開放力度。三是做好體育實踐教學的基地建設,建立長期穩定的綜合性體育教學基地。
(五)優化實踐教學指導教師隊伍。教學中,教師扮演著引導者、啟發者的角色,是實踐教學的前提。為了確保實踐教學質量,必須選派業務能力強、思想素質高、具有實踐經驗的教師。優化指導教師隊伍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途徑:其一,學校以自身實際情況為依據,配備足夠的體育專業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同時號召體育教育專家教授積極參與到基層教學中來。其二,組織教師定期參加各種體育活動的參觀、體育教學的學習,以提高其自身業務能力,促使其理論教學知識與實踐知識的融合,從而更好地向學生傳遞知識。其三,建立指導教師責任制。所謂教師責任制,即設置相應的獎懲制度,促使教師以更飽滿的態度、更高的責任心指導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采取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措施與方法,幫助學生聯系更多的實踐機會,以給予實踐教學更有力的支持。
總之,應用型本科院校體育專業應充分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從教學模式、考核評價制度、教學條件、師資隊伍等方面優化實踐教學,充分發揮實踐教學的重要作用,從而培養出更多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曹勇.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體育師資隊伍的轉型發展[J].教育與職業,2014(35)
[2]李磊,張娟.基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體育教學模式探討[J].昆明學院學報,2015(13)
[3]徐家林,秦紀強.應用型本科院校體育課程改革與實踐[J].教育探究,2012(4)
[4]陳琦.體育院校本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理論研究與改革實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3(13)
[5]謝芳,王建民,盛建國,等.新建本科院校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整合與優化[J].科技信息,2012(11)
【作者簡介】周麗云(1983— ),女,湖南邵陽人,廣西民族師范學院體育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經濟學、民族傳統體育教學。
(責編 蘇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