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韓勇+周紅

摘要:目的 本文就臨床藥師參與心臟機械瓣膜置換術后華法林抗凝治療管理的方法及作用進行分析與探討。方法 選擇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行心臟機械瓣膜置換術患者66例,其后將本組患者按照來院先后順序平均分為兩組,每組患者33例。予以臨床藥師參與華法林抗凝治療管理的患者設為實驗組,未經臨床藥師參與的患者設為參照組,最后比對兩組患者的抗凝效果。結果 通過對兩組患者進行分析可知,實驗組患者的INR達標率和出院前INR達標率較比參照組明顯較高,INR首次達標時間較比參照組明顯較短,出血率同參照組進行比對明顯較低,組間統計后差異顯著。結論 患者行心臟機械瓣膜置換術時,臨床藥師參與抗凝管理,其效果理想,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臨床藥師參與;心臟機械瓣膜置換術;華法林抗凝管理;作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R65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3-0079-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pharmacists involved in mechanical heart valve replacement after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method of warfarin anticoagulation management and effect.Methods 66 for mechanical heart valve replacement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in February 2014~ February 2016 were followed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s to the hospita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rder of the averag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33 cases in each group be patient.Clinical pharmacists in warfarin anticoagulation management of patients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control group without the participation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in the patients,finally on anticoagula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success rate of INR and INR before discharge complianc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INR for the first time,the standard time i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bleeding rate 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statistical significant.Conclusion When the patients underwent mechanical heart valve replacement,the clinical pharmacists participated in anticoagulation management,and the effect was ideal,and it has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Clinical pharmacist participation;Cardiac mechanical valve replacement;Warfarin anticoagulant management;Role analysis
在心臟病疾病中,最為常見的為風濕性心臟病,該疾病會對心臟瓣膜造成影響,同時致使瓣膜功能出現異常[1]。從目前的治療方法來看,臨床常采用瓣膜修復法和人工瓣膜置換手術,雖然上述治療手段可以使患者的心功能得以改善,但是患者手術后較易出現血栓,因此,對于該類患者需要予以抗凝治療。從抗凝藥物來看,香豆素應用較為廣泛,近年來,華法林抗凝廣泛應用于臨床[2]。為此,本次研究為探究臨床藥師參與華法林抗凝的臨床效果,選擇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行心臟機械瓣膜置換術患者66例,現將研究結果進行如下敘述。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活動的調查對象選擇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行心臟機械瓣膜置換術患者66例,其后按照患者來院先后順序平均分為實驗和參照兩組,每組手術患者比例為33例。實驗組3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9例,年齡38~75歲,平均年齡(48.6±7.2)歲。參照組3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8例,年齡39~77歲,平均年齡(49.1±7.7)歲。統計學軟件分析兩組手術患者的基本資料,統計結果并無顯著性差異,可進一步分析。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抗凝治療,且待完成手術24 h或是48 h,給予患者華法林,首次使用劑量為3.0 mg~4.5 mg,1次/d,第2 d使用該藥物時,利用凝固法對患者的PT-INR值進行檢測。而后依據低強度抗凝標準,對患者的生物瓣膜置換和主動脈瓣機械瓣置換的INR值控制在適宜的范圍內,即1.6~2.2,而患者的二尖瓣機械置換和主動脈瓣機械置換的INR控制在適宜的范圍內,即1.8~2.5。其后實驗組患者在抗凝治療中有臨床藥師參與,詳情內容包括:首先,臨床藥師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普及,并詳細講解抗凝治療的重要意義,尤其是監測指標和方法,華法林藥物的使用劑量,藥物和患者自身疾病對抗凝效果的影響,同時將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進行告知。其后,對患者進行集中培訓,并結合個體教育,為患者播放視頻,同時可以組織講座,在宣教期間,臨床藥師需為患者發放手冊,即華法林抗凝治療教育手冊,并對其知識進行簡單介紹,同時為患者發放記錄本,讓其進行詳細記錄,這樣一來,可以對患者INR監測進行充分了解,其使用情況也可以充分體現。參照組患者在治療期間臨床藥師未參與。
1.3指標觀察
對兩組患者的INR達標率、出院前INR達標率、INR首次達標時間以及出血情況進行統計。
1.4統計學分析
選擇軟件包(SPSS21.0)對兩組數據結果進行整理,INR達標率、出院前INR達標率和出血發生率以(%)表示,INR首次達標時間以(x±s)表示,組間統計分別選擇χ2和t檢驗,統計結果P<0.05為準。
2 結果
實驗組INR達標率和出院前INR達標率較比參照組明顯較高,INR首次達標時間較比參照組明顯較短,出血率同參照組進行比對明顯較低,見表1。
3討論
患者行心臟瓣膜手術后,會提高血栓的發生幾率[3]。因此,對于該類患者而言,在手術完成后需要進行抗凝治療,從而為其臨床預后工作奠定良好基礎。據相關統計顯示,華法林若抗凝效果不佳,其出血發生率會較比術后發生率更高,且占比高達75%[4]。也有學者研究后指出,患者在抗凝期間,臨床藥師參與會使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得以明顯降低[5-7]。一般而言,使用華法林進行抗凝時,其影響因素相對較多,與此同時,患者對抗凝的認知以及依從性是否較好,對抗凝效果均有影響。近年來,臨床藥師對該類情況加以重視,并參與其中,且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據相關文獻報道,華法林抗凝治療的要點主要包括:①抗凝指標的確定:一般臨床上在華法林抗凝效果測定時以INR標示的凝血酶原時間作為監測指標并將抗凝指標定為INR2.0~3.0,我院將出院患者的INR控制在1.5~2.5并將其作為我院參考標準,此項舉措可顯著減少患者出現栓塞以及出血的幾率;②華法林用藥劑量以及密切監測:首次給藥華法林鈉片時需將藥量控制在每天2.5 mg并在連續服用3 d后測量INR值,同時參考我院參考標準調整其用藥劑量,在整個住院期間需要給予患者隔天測INR值操作并在出院后2個月內給予患者隔2 w測INR值操作,在患者出院后3個月至4個月時給予患者隔2 w測INR值操作并按照加減四分之一片(0.625 mg)劑量給予患者用藥劑量調整,當患者出現加量后INR值偏高但是不加量INR值偏低的情況需要給予患者交替服藥,即交替維持原劑量以及加量四分之一片方法并在治療1 w后測患者INR值。以上操作較為復雜,部分醫師無法獨立完成,因此臨床上提出了將臨床藥師參與心臟機械瓣膜置換術后華法林抗凝治療管理的方法,經過大量實踐研究證明,臨床藥師在抗凝治療中作用較為重要,可為醫師提供相關藥學信息并為醫師提供藥學建議,臨床醫師還可以為患者提供相應的用藥教育和用藥指導,以口頭講解方法進行健康知識宣教以及利用發放出院材料、定期隨訪的方式有效改善患者預后。
結合本次實驗數據可以看出,實驗組患者在抗凝治療期間有臨床藥師參與,參照組患者在抗凝治療期間,臨床藥師未參與,對比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INR達標率和出院前INR達標率較比參照組明顯較高,INR首次達標時間較比參照組明顯較短,出血率同參照組進行比對明顯較低,組間統計后差異顯著。
綜上所述,心臟機械瓣膜置換術患者在抗凝治療期間,有臨床藥師參與,其效果理想,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余靚平,陳文嬋,宋洪濤,等.臨床藥師參與華法林抗凝治療的探討[J].海峽藥學,2014(7):175-177.
[2]沈為勤,劉俊.臨床藥師參與肝功能異常華法林個體化抗凝治療一例[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5,15(9):1358-1360.
[3]吳曉麗,周玲.1例心臟病術后患者華法林抗凝治療的用藥分析[J].藥學與臨床研究,2015(6):587-589.
[4]屈清榮,凡中霞,李穎穎,等.心臟機械瓣膜置換術后患者華法林抗凝并發癥的發生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4(6):518-521.
[5]屈清榮,凡中霞,李穎穎,等.心臟機械瓣膜置換術后患者早期華法林抗凝的并發癥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22):6274-6276.
[6]周玲,包健安.臨床藥師參與心臟瓣膜置換術后患者抗凝治療隨訪的啟示[J].中國藥房,2015(5):706-708.
[7]孫金紅,劉俊.臨床藥師參與一例主動脈瓣機械瓣膜置換術后華法林抗凝不足致腦栓塞患者的會診[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5(5):683-685.編輯/高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