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震
摘要:指出了國家對營林造林工作的關注力度正在持續增強,且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使林業建設發展能夠穩步進行,而且很好地提升了林業的生態效益。營林造林工作的展開對于當地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是極為有益的,能夠確保林業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故相關單位務必重視營林造林工作。詳盡闡述了林業經濟持續發展對營林造林的相關要求,并結合實際情況探析了對應的處理策略。
關鍵詞: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營林造林工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1016302
1 引言
伴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和經濟水平的持續提升,社會對林業發展的要求明顯有所提高。在林業工作過程中,如何促使森林質量再次提升已經成為林業管理相關單位所必須注重的問題。要想實現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林業部門則應該做好營林造林工作以及相關的監督管理工作,以此來讓森林的綜合功能不斷提高,這樣林木的生長情況也會變得更好,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將順利達成。
2 營林造林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林業可持續發展主要是想確保森林生態系統能夠平穩發展。林業對于我國國民經濟而言是極為重要的,要想確保該行業能保持可持續發展的態勢,則在營林造林工作過程中非常有必要融入可持續發展理念,讓廣大林業工作者具備較強的可持續發展意識,進而保證營林造林工作能夠圓滿完成。同時,營林工作并不僅僅只在森林和山區開展,所有區域均應該推進綠化工作。故政府相關部門不僅需要采取措施來促使林業工作人員的造林意識有所提升,而且需引導全體公民參與到這一活動中來,并激起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增加我國的綠化面積,進而營造出更加優良的生態環境。
3 林業經濟持續發展對營林造林工作要求
3.1 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
林業可持續發展有助于推進森林生態系統的平穩發展,其主要工作涵蓋有森林物種的保護工作和林木的修復工作。在森林生態系統遭到破壞之后,如果對其進行及時的修整和管理,那么將能夠最大程度地展現出森林的功用。林業屬于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要想促使其實現可持續發展,則應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到實際工作過程中,讓相關工作人員均秉持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3.2 強化基礎管理
要想確保林業取得長足的進展,則應該施行又快又好的發展原則,既要保證林木的質量變得更高,又要確保林木具有足夠的數量。在營林造林工作中,林業工作者們首先要理清管理與技術間的關聯,對于工作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則應該結合實地考察情況來進行探析,制定出合理的計劃,確保前期準備工作妥善完成。此外,林業技術和管理的工作人員還要重視生態公益林的建設工作[1]。
3.3 增強全民營林造林意識
要想確保營林工作更具成效,那么就不應該僅僅只是在森林和山區開展這項工作,所有區域均有必要推進當地的綠化工作。而要想做到這點,首先則需要強化林業工作人員以及全體公民的營林造林意識,引導公民積極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從而促使城鎮與森林營林工作能夠整合起來,推進綠化的進度,進而創設出更多的綠化區域。
3.4 促使林業產業多樣化,達成協調發展
公益林的構建不僅僅只是為了追求美觀,其主要還是想確保林業能夠達成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要想林業能夠又快又好地發展,則相關政府部門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制定出一條最適宜的發展計劃。比如,當地林業可以與特色加工業以及旅游業進行協作,從而創建出一條經濟發展鏈,帶動當地經濟水平不斷向上提升。
4 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營林造林工作
4.1 做好種苗的育種工作
營林造林對于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極為重要的,而營林造林工作的開展又離不開種苗育種工作的支撐。如果種苗的質量偏低,那么樹木的成長必然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其生長速度會變得較為緩慢,故非常有必要注重種苗的培育,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最好選用那些新型合理的科學技術來進行輔助生產。嚴把種苗選擇的質量關,重視種苗的繁育速度[2]。在種苗的繁育過程中,可能會依然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質量問題,相關工作人員務必合理運用我國最新的技術,以此來妥善處理這些問題。同時,還可以結合林業生長的具體要求,創辦出對應的種苗繁育基地,對種苗的培育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從而為我國林業的發展帶來更多品質較高的種苗。此外,相關部門還需針對林業種苗進行擴大宣傳,引導林戶選用那些品種更優的種苗。
4.2 不斷改進林業經營生產方式
在營林造林工作開展過程中,要想林業能夠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應該在營林造林工作中推進集約化管理模型,將集約化管理理念貫徹到實際工作中來,同時,通過調查不難發現以往的粗放式生產經營模式明顯已經不再適用,故非常有必要施行那些較為適宜的經營生產方式,促使營林造林的管理效率不斷提升,同時該區域的營林造林工作可以保質保量的完成。在營林造林實踐過程中,首先,林業部門的管理人員應該要意識到營林造林工作的重大意義,并認真做好造林的施肥管理、病蟲防治以及林木的修整等工作,針對這些工作制定出相應的管理計劃,這樣營林造林的管理會變得更加科學、合理,地區林業建設工作也能夠得到再次發展。此外,由于營林造林涉及到諸多方面的工作,故在林業經營生產過程中,新型管理技術和管理理念的推行是很有必要的,這些新的經營生產方式能夠很好地將林業經營工作整合起來,且其結構更加穩定,形式也變得更加多樣化,從而不斷改進和完善森林系統,林業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也將成為可能。
4.3 指明營林造林工作中的關鍵
現如今,社會上營林造林積極性正在空前高漲[3]。針對這種情況,各林業部門非常有必要深入探析新形勢下林業資源的增長狀況,仔細研究林業管理相關工作。要想推進營林造林的管理工作,那么林業部門急需維護好這種熱情,依照相關規定來引導林農們展開具體的營林造林工作,最終促進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故各林業相關部門在進行林業管理工作的時候,務必要為社會林農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和指引,不斷優化信息的接受公布渠道,以此為基礎構建出高效、合理的服務指導系統。此外,以前的服務形式明顯過于被動,故應該將其轉變為主動形式,同時還要監管好各項造林工作,在找尋出問題的時候要立刻進行處理,避免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4.4 施行有效的措施,促使林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營林造林工作通常是由林業工作人員來完成的,故需要不斷強化林業工作人員的營林造林意識,同時還應將質量管理意識灌輸給這些工作人員,當工作人員的思想問題得到妥善處理過后,營林造林質量也將得到保障。在營林造林的各工作環節中,相關部門要認真執行質量管理工作,并安排專門的人員進行監察,從而確保該工作質量過關。此外,要落實相應的管理機制,記錄好每一次的調查內容,然后進行歸檔保存。同時要想確保生態公益林建設工作能夠圓滿完成,那么相關部門就應該按時下發生態公益林的有關補償資金,這樣不僅能夠進一步提升政府相關部門的形象,而且有利于生態公益林的建設工作。對于那些新型有效的林業科學技術,相關部門要大力推廣。
4.5 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
由于無論在何種行業、何種工作當中,人才資源永遠是第一資源[4]。故要想促使營林造林的管理生產工作能夠徹底施行下去,讓營林造林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確保造林事業能夠取得更大的進展,那么則非常有必要構建出一支優異的營林造林專業人才隊伍。故林業相關部門非常有必要將人才隊伍的建設工作始終放在重要位置,并從管理和技術這兩個方面來不斷強化人才隊伍的綜合素養,從而確保營林造林事業能夠又快又好地完成。
4.6 擴大營林造林的資金投入
營林造林工作是需要一定資金的,故要想林業相關工作能夠徹底執行下去,那么各級政府和相關管理部門則應該采取各種措施來籌集資金,比如可以引導部分社會團體加入到林業生態建設活動中來,落實相應的優惠政策。同時,相關單位還需要做好營林造林的宣傳工作,以此來引導更多的民間資本納入到其中,這樣林業的發展將更具動力,同時也可以取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5 結語
要想達到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就應該更加注重營林造林工作的開展。在營林造林的實際過程中,務必要合理分配林業資源,通過運用各種新型技術,帶動林業經濟又快又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當周加.大力發展林業經濟助推扶貧攻堅工作深化的思路方針[J]. 中國林業產業,2017(3) :23~25.
[2]孫永福,程玉娜,鄧必平.贛州市林業經濟發展現狀調查及對策[J]. 現代農業科技,2017(3) :162~165.
[3]王笑芳,李玉瓊.對于要素投入對林業經濟增長的效應研究[J].中國林業產業,2016(4) :74~76.
[4]周旭昌.聚積經濟總量,實現林業“一帶一路”戰略[J]. 中國林業經濟,2017(1) :69~73.
[5]王偉華.試論林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科技經濟導刊,2016(34)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