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廣濱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職院校日益重視起體育人才的培養,近年來,全國多個省市的高職院校陸續開始在學校原有設施基礎上設立體育運動設施、增設體育項目等。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是北京市唯一一所獨立設置的全日制公辦農業類普通高職院校,也是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410人,其中正教授28人、副教授170人;專業教師中具有“雙師”素質的人數達到80%,形成了一支品德高尚、素質優良、結構合理、規模適當、專兼結合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為了加強實踐教學,學院還聘請了50余名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專家進學校、聘請行業企業大師進校成立了4個大師工作室,有效地促進了教學與實踐的結合,以及學生專業實踐技能的提高,該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達到98%以上。
理論聯系實際,為了更好地培養本院體育人才,北京農業職業學院聯合北京工商大學、北京農學院聯合開展了“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試驗項目”。“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試驗項目”指的是部分職業院校與優質高中、本科院校、國內外企業協作,選擇對接產業發展的優勢專業,招收初中畢業生,完成高中階段基礎文化課學習后,接受高等職業教育和本科專業教育。
學院高端人才培養項目學院貫通人才培養課程設置實施必修課與選修課并行,培養模式構建整體設計、系統培養、貫通實施、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新機制。貫通人才培養過程中注重課程設置一體化、培養目標的一體化、學習形式一體化、師資隊伍一體化、教學管理一體化和育人過程一體化。
學院貫通學生七年的學習從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上充分體現知識、技術、技能的貫通和螺旋式上升。三個學段實現教學設計無縫隙,學段轉段晉升有條件。突出貫通培養項目每個階段的重點和階段培養目標,基礎文化課程學段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人文素質和科學素養,為學生職業發展和高等教育做準備,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高職教育學段注重培養學生職業品格、職業精神和通用職業技能,既要關注特定職業或崗位要求的知識與技能的培養,強化職業基本技能和關鍵能力訓練,使學生具備職業遷移潛和終身發展能力;本科學段注重專業縱深拓展培養,強化技術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為了迎合社會未來的發展需要,當前社會所需的新型高校體育人才方向可概括為高素質、新知識、高技能,基于此,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在體育人才培養期間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構建體育教育課程體系。體育人才培養及體育教育課程設計是一項系統化的復雜工程,并不是簡單的課程疊加,需要學校行政人員、教育人員、研究人員的通力合作。對此,學校就當前社會對體育人才的規格要求、基本素質要求以及未來社會對其可能會提出的要求進行了分析,并在學校綜合各方面的條件,對高校體育專業教育的特色性進行了定性,根據生源情況進行了具體的篩選、加工和設計組合,從北京農業職業學院自身出發制定出合理的體育教育課程體系,結合師生及學校管理者的反饋和呈現出來的狀況進行適時地優化和調整,旨在建立健全一套成熟完善的體育教育課程體系,從而實現專業培養目標具體化。
2.擴大資金投入,提升學校體育場館的利用率。為了確保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在發展體育人才戰略時擁有充足的資金保障,給學生們提供更加優越的學習環境。該校積極創新融資方式,采取多渠道籌集資金并不斷加大對本校體育事業的資金投入,保障學院體育常及設施的建設與開發利用;此外,在體育人才發展戰略中,為了進一步提升學校體育場館已有場地設施的利用率,學校通過加強思想教育和活動開展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實踐中來,為體育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3.課程實施院校聯合,深化高校體育專業課程改革。根據上文所述,我們可以德治當前,高校體育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與推進仍然處于探索階段,在落實的過程中尚且存在諸多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單靠一個院校或是幾個院校的力量是無法高效解決的,并且也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專業低質量重復建設及辦學資源的大量浪費。針對這一現狀,該校為了更好地擔負起培養新世紀所需體育人才的重責,學校在進行課程研究時采取院校聯合的方式,從而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在共同實踐和努力下不斷深化院校體育專業課程改革。
綜上所述,高校體育作為體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未來社會發展中有著廣闊的前景。體育教育對高校體育專業的建設與人才培養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更新觀念,摒棄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體育人才培養模式,從社會發展與需求的視野中重視體育教育與體育人才模式,是培養新型社會體育人才的首要前提。高校體育人才的綜合素質、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取決于專業課程的設置與課程的內容結構,建構多門類的教育課程并進一步探討專業課程的體系是培養新型高校體育人才的關鍵。
[1]付剛.我國社會體育發展的現狀[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0.
[2]于文謙,任兵.中國社會體育現狀及其對策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5):12-14.
[3]李新建.論我國社會體育發展的方向[J].體育函授通訊,2001.
[4]苑學芹等.我國大眾體育開展中的主要問題與對策[J].山東體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