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要 在素質教育理念的引領下,高校體操教學在重視對學生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德育、智育功能,努力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但是,傳統的高校體操教學片面重視專業知識教學,淡化了教學活動在其他方面的教學作用與價值,因此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悖于素質教育理念的內涵。本文就高校體操教學改革路徑,進行了詳細的探究。
關鍵詞 高校 體操教學 改革路徑
中圖分類號:G83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6-000-01
體操是借助器械或徒手進行身體鍛煉的一種體育項目,具有不受場地限制、運動靈活等特點,可使得運動者形成優雅氣質、健美形體、頑強品質、健康體魄,并且還可提高運動者的審美能力及表現能力,因此備受廣大高校學生歡迎。但是,傳統的體操教學模式過于陳舊,不易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阻礙了體操教學活動各種積極作用的充分發揮。那么,如何改革高校體操教學,是教師急需思考的問題。
一、改革高校體操教學觀念的路徑
教學觀念是高校體操教學中教師設計所有教學環節的指導思想,有什么樣的教學觀念,就有與之對應的教學方案。因此,要想徹底改革傳統陳舊的教學模式與策略,就需要教師先改革體操教學觀念,積極用先進的、現代化的素質教育理念武裝自己的思想,在對學生傳授體操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并促進學生審美能力、表現能力、良好品德意識的形成與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使得高校學生在體操教學活動中深度理解體操學習的意義與價值,感知到體操學習的樂趣,最終形成強烈的終身體育意識。在改革高校體操教學觀念的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幾點:①高校應組織體操教師深度解讀素質教育理念,明確素質教育背景下體操教學新目標,使得他們高度認同素質教育理念的內涵,并將其內化為自身的意識觀念,從而主動用其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②高校應積極為體操教師訂閱最前沿的體操教學期刊與書籍,使得他們有機會第一時間了解體操教學改革新動態,并將先進的教學觀念與方法應用到自己的教學活動中。③體操教師自身應具有較高的自學意識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可批判性地繼承傳統的體操教學方法,摒棄其中較為落后的內容,再經過大膽創新摸索出更符合素質教育理念的新的教學模式。
二、改革高校體操教學內容的路徑
筆者借助調查發現,當前的高校體操教學仍舊沿襲以往落后、呆板、乏味的教學內容,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利于教學成效的優化及教學活動各種價值的充分彰顯。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體操教師在備課之前全面了解學生體操基礎、學習能力、身體素質、興趣愛好等,在此基礎上以學生興趣為中心設計教學內容,盡可能滿足學生的體操學習需求,使得他們都能在愉悅的心境下積極學習體操知識,從而顯著改善傳統的學生因教學內容過于高深、枯燥而產生的畏懼及厭學情緒,切實提升學生的體操學習積極性。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不僅應重視體操技能的教授,還應積極努力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能力,適當增加理論知識教學比重,使得學生更加扎實地掌握體操基本技能、技術及知識,從而較好地把體操當成強身健體、娛樂身心、磨練意志、優化品質的方法與手段。在實際的改革高校體操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教師應大膽將先進的、潮流的運動元素融入到傳統的體操教學內容中,以逐漸提升教學內容的現代感與時尚性,以更好地迎合高校學生的學習需求。比如,可將娛樂、競技、配合等元素滲透其中,以顯著提高體操項目的生動性、趣味性及魅力性,從而將高校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到教學活動中,最終切實提高教學實效。
三、改革高校體操評價制度的路徑
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當前高校體操教學評價的方式仍舊是將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學生學習成效的標準,而這種考查因素過于難以,難以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在整個體操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情況,具有很強的不公平性。因此,教師應主動探索更為人文性與科學性的教學評價方案,從而對學生進行客觀、公正、動態性的評定與考核,以便教師及學生本人都明確地了解自身在體操學習中的優點與缺點,進而為學生的后期學習指明方向,最終切實提高學生的體操學習質量。在制定全新的高校體操評價制度的過程中,應涵蓋以下幾點內容:①學生近期的體操學習情況與前一段學習情況的比對因素,借助對比,讓學生明白自己有無進步,該怎樣努力。②學生的體操學習態度是否積極、端正。③學生是否有按計劃經常參與體操運動。④學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體操運動技能與知識。⑤學生有無自主學習習慣,能否較好地完成團隊協作任務。另一方面,教師應盡可能提高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激勵其他同學甚至家長參與到教學評價中來,以便獲得更為全面與客觀的評價因素,最終對學生的體操學習情況有更精準的了解。
總之,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高校體操教學也應據時俱進地進行改革,大膽摒棄傳統體操教學中存在的一些滯后的、不合理的因素,積極創新與探索出更符合學生學習需求及興趣的教學內容、評價措施,最終在推動學生體操運動技能顯著提高的同時,還可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大幅增強。
參考文獻:
[1] 張艷玲,陳競勇.高校體操教學改革的途徑和對策探究[J].才智.2016(9):131.
[2] 張濤.我國高校體操教學改革途徑與對策研究[J].現代婦女(下旬).2014(12):328.
[3] 高健.淺談我國高校體操教學存在的問題和改革措施[J].當代體育科技.20149(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