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
摘 要 近年來,瑜伽作為一種強度適中的健身運動,受到了各個年齡段人的喜愛。瑜伽是來源于印度的古老健身術,同時從廣義上來講也屬于印度六大哲學派系之一的哲學派系。本文將討論高校瑜伽教學對學生的益處,并且結合瑜伽教學的發展現狀,給出完善教學制度的一些策略。
關鍵詞 瑜伽教學 教學策略 身心健康發展
中圖分類號:G88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6-000-01
瑜伽作為一門傳統的健身運動,不僅能夠愉悅學生們的心情,凈化他們的心靈,使他們情緒平和,同時還能塑造形體并增強體魄。近年來,瑜伽更是成為健康時尚的代名詞,頻繁得出現在時尚雜志上,高校的瑜伽課程也成為頗受歡迎的課程。
一、瑜伽教學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益處
(一)平心靜氣
大學生正處于蓬勃向上的青春期,情緒容易受到外界影響而產生較大的波動,容易因為壓力過大無法釋放而產生焦慮心理,或者因為情緒擠壓而產生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大學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學習階段,一個好的情緒對學習的正常進行和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練習瑜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情緒不穩定或者易焦慮的心理問題。在練習瑜伽時,學生需要全身心放松,拋棄一切雜念并進入冥想狀態。在呼氣與吐氣之間,學生們以舒緩的姿態排出體內所棄,汲取所需,與周圍環境融洽得結合為一體。
長期有效得鍛煉,可以使得學生們能夠很好得把控自己情緒,及時排除內心的晦澀和焦慮,以一個健康向上的心態來迎接人生中的挑戰,勝之不驕,敗之不餒。促使學生們形成一個平和的心態,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越來越遠。
(二)增強體魄
體育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的精神和增強其身體機能是體育教育重要的部分。瑜伽在平緩情緒的同時,也能作為一種有效的健身方式。在瑜伽練習中最重要的呼吸,能夠有效得促進人體的代謝功能。而瑜伽課程中設置的一些標準體式,可以舒展學生的身體,緩解肌肉疲勞,增強學生身體柔韌性。同時設計一些簡單的瑜伽動作,推薦學生課下練習,避免學生因為久坐等問題而產生的身體不適。長期堅持瑜伽鍛煉,可以使學生身體素質得到提高。
(三)塑造形體
愛美是人的天性。近年來瑜伽課程的火爆和大家對美的追求不無聯系。現在大學生普遍存在著久坐玩電腦或者學習,而導致的身體疲憊等問題。進行瑜伽練習可以有效得緩解肌肉酸痛,同時還可以舒展筋骨,活動關節,調節身體狀態。練習瑜伽的各種體式,可以幫助學生們瘦身,塑形,擁有良好的氣質等。但是在不同體式的練習過程中需要有耐心,每個人身體素質是不一樣的,盡量在自己能力范圍做到最舒展最完美,不要急于一時的提高。通過規律的練習,學生會逐步塑造一個更加自信和陽光的形象,敢于表達真實的自我。
(四)健身習慣
終身體育運動是保持身體健康,增強體質以及延緩衰老的重要方式。人們無法阻止時間流逝,因此應該通過合理有效的運動,來延緩身體機能的衰老。現在的大學生,學習壓力大,學習任務重。現在社會上的競爭不僅僅是智力的比拼,更是身體素質的較量。因此,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是非常重要的。瑜伽運動場地小,時間短,適合在各種私人場合下進行身體舒展。如果是在無器材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冥想來平心靜氣,保持情緒的穩定,有益于噴的身心健康。
二、針對瑜伽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提高教學效果
瑜伽是一門注重教學效果的體育運動項目。老師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學生的上課體驗。比如說,多搜集舒緩悠揚的音樂,編創與音樂曲調相契合的瑜伽動作。也可以帶學生脫離瑜伽教室這個單一的教學環境,在更加貼近大自然的地方進行教學,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更好得融入老師設定的教學環境,從而更加放松自己,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
傳統教學都是以老師授課為主,這樣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瑜伽教學的課堂上,老師應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對瑜伽運動的熱愛。比如說讓學生自行去學習自己喜歡的瑜伽課程,并且鼓勵學生進行展示;將微課教學引入到體育教學中,讓學生們在課下也能夠自主練習;老師還可以引入雙人瑜伽教學,兩個人相互督促完成健身目標。總之,課程的設置不應該是死板的,單一的,而應該是多元化的可供學生選擇的。
(三)設立多維度評判標準
在瑜伽教學的考核當中,應該設定多維度的評判標準。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都是不一樣的,接觸瑜伽健身的程度也不一樣,如果只是簡單得以最后幾個體式的考核來決定考核結果,是有失偏頗的。應該以自我評價和老師評價相結合,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考核相結合,實現多元化的評價。
三、結語
瑜伽作為一種訓練難度適中,有利于身子健康發展的健身運動,十分便于開展。隨著終身運動與全民健身理念的普及,瑜伽以其平靜心態和塑造形體的優點在健身方式中脫穎而出,成為很多人喜愛的運動之一。作為高校課程,學校通過提高教學質量,完善教學方式和改善考核方式等途徑可以有效提高瑜伽教學的效率,從而更好得為學生們創建優良的健身環境。
參考文獻:
[1] 陳雯.淺談瑜伽教學對學生的益處[J].科技信息.2011(13).
[2] 郁晶晶.高校瑜伽教學若干問題探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1(5).
[3] 楊梅.略談高校瑜伽教學對學生身心發展的益處[J].學校體育學.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