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娜 胡斌 楊坤


內容摘要:本文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創新影響因素指標體系,運用DEMATEL方法進行分析,計算各因素之間的影響度、被影響度、中心度和原因度。結果表明:影響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創新的核心因素是技術轉化能力、技術產出能力、同質組織之間的協作、社會創新文化氛圍和技術開發能力,最后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戰略性新興產業 技術創新 DEMATEL法 影響因素
指標體系構建
本文以中國知網、萬方、維普、讀秀為數據庫檢索平臺,通過“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創新”、“影響因素”等檢索詞的同義詞、近義詞、英文等進行匹配,搜索出目標文章,然后通過人工篩選,排除主題不符和重復的文章,然后通過關鍵詞檢索,提取相關句子集合,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創新影響因素指標體系的初始框架。之后通過專家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對指標進行優化,最終形成了如表1所示的指標體系。
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創新影響因素指標體系共包括5個一級指標和24個二級指標,其中一級指標包括:外部環境、人力資源、產業特征、技術特征、企業特征。每個一級指標又包含相應的二級指標,將二級指標依次進行編號,如表1所示。
研究方法和實施步驟
(一)方法簡介
DEMATEL(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是一種運用圖表和矩陣變換的方式來分析因素之間關系的方法,先構造出各個因素之間的直接影響矩陣,然后計算出每個因素對其他因素的影響程度和被影響程度,進而計算出中心度和原因度。從中得出每個因素在所有因素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和對其他因素的影響程度。
(二)研究步驟
本文運用DEMATEL方法,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創新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具體研究步驟如下:
第一,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創新影響因素指標體系。
第二,將指標體系制成調查問卷,通過郵件、面對面訪談等方式向有關專家發放。調查對象為高校學者,包括技術經濟與管理、工業管理、產業管理等相關方面的專家;共邀請了相關領域的100位調查對象對不同因素之間的影響程度進行打分,分值為0、1、2、3。0代表兩個因素沒有影響;1代表兩因素有影響,但影響不顯著;2代表兩個因素有影響,影響較顯著;3代表兩個因素影響巨大。此次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81份,有效率為81%。將專家打分的平均值作為指標最終得分,從而構建出直接影響矩陣Aij,其中的某元素aij值表示第i行元素對第j列元素的直接影響大小。
第三,將直接影響矩陣Aij化為規范化影響矩陣Xij。在直接影響矩陣Aij中找出各行各列中的最大值,公式為:
第四,計算各因素受其他因素直接和間接影響后的綜合影響矩陣Tij。
即Tij=Xij(I-Xij)-1,其中I為單位矩陣。
第五,計算5個一級指標的影響度fi和被影響度ej。Tij中每行元素之和為該行因素對其他因素的影響度(即各行因素對其他因素的綜合影響值),Tij中每列元素之和為該列因素對其他因素被影響度(即各列因素對其他因素的綜合影響值)。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
影響度fi的計算方法為:
被影響度ej的計算方法為:
第六,計算5個一級指標的中心度mi和原因度nj。中心度為影響度和被影響度之和,表示該因素在系統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中心度越大,對技術創新的影響越大,該因素就越重要;原因度為影響度和被影響度之差,若原因度大于0,表示該因素相比于其他因素更為重要,是主動影響其他因素的因素,屬于原因因素;若原因度小于0,表示該因素是被其他因素影響的因素,是結果因素。計算結果如表3所示。
中心度mi的計算方法為:
mi=fi+ei
原因度nj的計算方法為:
ni=fi-ei
第七,計算二級指標之間的影響度、被影響度、中心度和原因度,計算方法同上,結果詳如表3所示。
結果分析
(一)影響度分析
Tij中每行元素之和為該行因素對其他因素的影響度,即該行因素對其他因素的綜合影響值。首先對一級指標的影響度進行分析,從表2可知,“技術特征”的影響度最大, “產業特征”的影響度最小,可見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創新而言,“技術特征”是最重要的因素,“產業特征”則是對其影響較小的因素。
然后對二級指標的影響度進行分析,從表3可知,數值從大到小排列前5個指標分別為“技術轉化能力”、“技術產出能力”、“同質組織之間的合作”、“社會創新文化氛圍”和“技術開發能力”,依次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產生較大的影響。從組織的長遠發展來看,技術開發、技術轉化和技術產出是組織得以發展的不竭動力,組織之間的合作是組織目標實現的重要保障,所以這些因素的影響度較大。
(二)被影響度分析
因素的被影響度是Tij中每列元素數值之和,即各列因素受到其他因素的綜合影響值。首先對一級指標的被影響度進行分析,從表2可知,“外部環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最大,其次為“技術特征”,受其他因素的影響最小的是“產業特征”。再次證明了“技術特征”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創新較為重要。
然后對二級指標的被影響度進行分析,從表3可知,數值從大到小排列前5個指標分別為“技術創新輸出成果”、“產業集中度”、“產業競爭度”、“技術轉化能力”和“創新開發資金投入”,其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技術創新輸出成果”是衡量企業發展前景的重要指標,它受到外部環境、企業人力資源狀況、產業技術特征、企業特征等各種因素的影響。
(三)中心度分析
中心度是Tij中某一因素行與列元素之和,表示這一因素在系統中的重要性。首先對一級指標的中心度進行分析,從表2可知,“技術特征”在五個一級指標中為核心因素,所起的作用最大,“產業特征”對其它因素的作用最小。
然后對二級指標的中心度進行分析,從表3可知,數值從大到小排列前5個指標分別為“技術轉化能力”、“技術產出能力”、“同質組織之間的協作”、“社會創新文化氛圍”和“技術創新輸出成果”,它們在所有因素中所起的作用較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創新較為重要。
(四)原因度分析
原因度是Tij中某一因素行與列元素和的差值,表示該因素與其他因素的因果關系。若原因度>0,表示該因素對其他因素產生影響,為原因因素。若原因度<0,表示其他因素對該因素的影響較大,為結果因素。首先對一級指標的原因度進行分析,從表2可知“技術特征”為原因因素。結果因素包括“外部環境”、“人力資源”、“產業特征”和“企業特征”。
然后對二級指標進行分析,從表3可知,數值從大到小排在前5位的原因因素為“技術轉化能力”、“技術產出能力”、“研發人員共享能力”、“同質組織之間的協作”和“技術開發能力”。原因因素相對于結果因素穩定性強,不易改變,應該優先考慮這些因素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創新的影響。
政策建議
(一)打造科技、產業與信息三鏈融合的“創新生態鏈”,完善企業技術創新體系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為依托的技術密集型產業。企業應該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性,打造科技、產業與信息三鏈融合的“創新生態鏈”,大力發展科技創新,發揮高校和科研機構在技術創新方面的重要作用,進行產學研合作,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為核心,形成經濟和技術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良性循環。
(二)完善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協同合作機制,構建同質組織協同創新聯盟
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創新涉及多個領域的知識,也需要大量的財力、物力,進行技術創新的中小型企業資金薄弱,抵御風險能力較差。大企業雖然在人力資源、創新資金、國家政策方面有明顯的優勢,但是由于自身組織層級多,組織結構復雜,在創新設計方面并沒有中小企業靈活性高。所以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需要完善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協同合作機制,主體企業發揮主體優勢,選擇具有協同創新水平的企業聯盟。這樣共享資源,優劣勢互補,共同面對外部環境的變化。
(三)強化創新意識,營造社會創新文化氛圍
創新對任意一個企業和國家都至關重要,對于創新意識的強化,應該對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培養方式與激勵措施。對于青少年,更多的是創新意識的啟蒙教育,培養其動手動腦能力。對于大學生,應該積極開展創新實踐講座,鼓勵同學們參加創新創業、智創空間等活動。對于科研人員,可以開展產學研合作,加強團結協作能力;政府應加大對科技創新項目的投資力度和科技創新人員的獎勵力度,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參考文獻:
1.易高峰,鄒曉東.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端產學研用合作平臺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22)
2.柯麗菲.國企改革背景下高管股權激勵影響因素比較研究[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5(21)
3.章玲,周德群.基于DEMATEL方法的國防科技工業企業創新能力影響因素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8,25(1)
4.張琴清.企業協同創新績效評價研究綜述[J].商業經濟研究,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