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孟
摘要:通過立足市場開拓保效創效、立足經營管理提質提效、立足科技創新發揮技術優勢、立足素質提升提供人才支撐等措施,切實改善固井行業經營管理環境,夯實固井行業未來可持續發展經濟基礎。
關鍵詞:經營管理 經濟效益 固井行業
一、立足市場開拓保效創效
鞏固油田內部市場。積極探索實踐非常規油氣水平井固井技術,形成非常規油氣藏長水平段水平井配套工藝技術,搶占非常規井固井施工主動權。要借助生產整體提速提效有利契機,抓好全過程生產監管,重點抓好特殊天氣、特殊時段、重點工序的生產運行,強化生產過程監控,確保生產高效運行。要以服務油田保油上產為己任,以“提高市場占有率,增長工作總量”為目標,全力以赴爭取重點區塊和優勢項目的施工權。
大力開拓國內市場。要堅持“質量求生存、服務闖市場”理念,繼續推行區域化固井施工模式,力求實現新的、更大的突破。圍繞油田勘探開發的總體部署和新的產能區塊建設,加強與采油廠、鉆井公司的溝通交流,積極捕捉市場信息,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先入為主,爭取市場主動權。要切實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堅定“走出去”的信心和決心,加強市場前期考察,準確把握市場動態,向市場廣度、深度進軍,大力開拓規模大、連續性強、盈利能力高的外部市場。
積極競技國際市場。要加大海外市場的開發力度和管理,不斷強化“外部市場無小事”的市場理念,在人員、設備和后勤保障工作中給予全力支持,切實做好與各方的交流,及時了解掌握市場信息和動態,做強中亞固井市場,實現規模與效益、總量與質量的同步增長,使海外市場成為公司經濟效益增長點。
二、立足經營管理提質提效
要嚴格成本控制和考核,加強成本預算管理,突出抓好各種入井材料管理,務求實效提升大宗材料管控力度。要堅持做好日常經營分析,及時協調解決生產經營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精打細算,大力壓縮非生產性開支,努力提高經濟運行質量。要強化過程分析與控制,健全完善無縫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網絡。要完善“責權利險”對等的激勵約束機制,規范經營行為,堵塞管理漏洞。
要強化技術質量監督管理,加大技術監控力度,切實把質量管理融入生產經營全過程,進行及時跟蹤監控,配套監督考核獎懲制度,形成質量缺陷預防機制。要與固井現場施工技術人員簽定固井質量風險抵押金合同,讓質量與現場技術人員的收入掛鉤,提升技術人員技術管理的主觀能動性。要不斷完善《固井技術管理規定》、《固井質量考核辦法》等技術管理制度,每月定期召開質量考評會,根據固井質量最終評定結果,對現場施工情況和固井質量情況進行分析,推廣優秀的工作方法,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對存在的質量問題制定改進措施,提高全體職工的質量意識和技術水平。
要加強基礎管理工作,加強制度建設,不斷修訂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工作流程和標準,嚴格落實固井公司標準化現場月度考核管理辦法,形成固井公司層面的檢查考核標準,全面提高“標準化現場、標準化崗位、標準化操作”水平。要強化設備管理,特別是新投產設備管理力度,繼續完善管理措施,加強設備定期動態檢測,嚴格操作規程,降低設備運行維護成本,提高設備完好率和利用率。
三、立足科技創新發揮技術優勢
加大科研立項和科研攻關力度。要發揮人才優勢和區域優勢,精攻特色技術,創出品牌技術;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研能力,走科技創新促發展,技術進步創效益的路子。結合市場實際需求,認真完成各項科技攻關項目,通過開展專項課題研究,在提高二界面固井質量技術的推廣應用、在深井、超深井以及高溫、大溫差水泥漿體系的研究、在特殊工具研發等課題項目上加大力度,突破制約公司固井技術發展的瓶頸難題。
努力實現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的突破。要結合區域固井實際和外部市場需求,做好油田重點區塊的固井技術研究,通過建立不同地區的地層壓力預測模型和地溫梯度變化模型,提高固井設計和施工的科學化水平。加大新技術新工藝推廣應用的力度,使專業技術總體保持國內先進水平,在固井難度越來越大、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保持固井質量較好水平。不斷加快固井技術管理與國際標準的接軌,強化施工過程的標準化監控,嚴格執行設計標準,保證技術措施準確到位,最大限度地減少工程事故,堅決杜絕重大工程事故,確保技術管理工作水平穩中有升。
發揮差異化戰略獨有優勢。要集中力量打好非常規油氣藏開發進攻仗,緊緊圍繞油田非常規和西部增儲上產“三個100萬”目標要求,成立非常規油氣藏開發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加強針對性技術研究,完善泥頁巖、致密砂巖以及煤層氣開發所需的長水平段水平井固井施工技術,提高儀器測量精確率,全力提高固井質量。
四、立足素質提升提供人才支撐
落實公司人才培養規劃。要以“努力打造文明高效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專業化固井公司”為愿景,注重后備人才培養,努力實現人才梯次成長和良性循環。要進一步規范、完善專業技術崗位序列,狠抓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操作人員的培訓工作,培養和造就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要加大對青年人才的培養力度,通過給機會、交任務、壓擔子,讓他們在一些重點井、高難度井上得到實踐鍛煉,在創新實踐中去想、去干、去學、去悟,讓不同層次的干部在不同的任務中鍛煉組織謀劃能力,培養獨當一面、能參善謀的綜合能力。
豐富人才培訓形式。采取主辦和承辦相結合,提高職工理論操作技能。要利用職工倒休間隙,集中主辦專業技術、資質、標準宣貫等培訓,提高職工標準化操作水平。要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職工現場應用能力。針對一線年輕技術人員經驗不足的問題,充分發揮老師傅“傳、幫、帶”作用。要組織實施崗位練兵、積極開展技能競賽,實現崗位上學習、崗位上鍛煉、崗位上成才。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展開培訓,分類培養市場化、國際化、復合型的國際項目管理人才,懂生產、懂經營、懂市場的國內項目負責人,勤于鉆研、勇于創新、敢于超越的專業技術人才。
落實完善各項激勵措施。細化薪酬制度推行,在職工整體收入提高的基礎上,向前線和技術骨干傾斜。繼續開展“崗位明星”、“文明職工”等評選活動,發揮物質激勵的導向作用,以合理、優厚的待遇留住人才。完善導師帶徒管理辦法,抓好人才梯隊建設。建立優秀論文評選機制,廣泛開展科技論文、技術總結和施工設計評比活動,激勵青年增強創新動力、迸發創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