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平
【摘要】在不同的文化體系、風俗習慣、價值觀念的背景下,伊寧市民漢合校教師的教師共同生活,有沖突有交融。本文以伊寧市第Y中學為研究對象,探討影響民漢教師群體凝聚力的因素,通過健全激勵機制、增進信任等方式提升凝聚力,從而促進學校內部文化逐步整合,提高學校的整體效能。
【關鍵詞】凝聚力 效能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027-01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各民族在這里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新疆的少數民族學校與漢語授課學校經歷了由合到分,再由分到合的艱難歷程。伊寧市各校自2010年合校以來,距今已有六年的時間。在這六年的交互融合中,各學校的教育質量和規模都有了顯著的進步。但是,在不同的認知體系、文化背景下,民漢合校也面臨著許多問題:各民族教師人際關系、學校綜合競爭力等。如何才能在一體多元的背景下提升民漢合校的辦學效能,其關鍵在于教師群體的凝聚力水平。
一、伊寧市第Y中學學校概況及問卷發放情況
伊寧市第Y中學成立于1903年,有110多年的建校歷史。隨著民漢合校的深入發展,學校在教育教學、常規管理等方面積累了不少的經驗,也收獲了不少榮譽。但是,學校的教學質量、民漢教師的有效管理等難題一直客觀存在于民漢合校的進程中。
本研究共計發放調查問卷128份,實際回收問卷120份,回收率為93.8%,剔除無效問卷4份,最終統計結果為116份,有效回收率為90.6%。調查樣本中員工40歲以下教師占85%,漢族教師占50%,維吾爾族教師占44%,其他6%為回族、錫伯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教師。在工作年限上28%的教師工作5年以下,36%的教師已有6-10年的工作經歷,24%的教師工作年限在11-20年,12%教師在教師崗位工作超過20年。
二、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調查結果
通過匯總統計,在被調查的116人中,13.8%的教師認為學校凝聚力非常高,35.3%的教師認為學校凝聚力高,43.1%的教師對教師凝聚力的現狀持中立態度,認為學校的凝聚力水平一般,7.8%的教師認為較低。因此,經過對比分析,該校超過50%的教師認為學校的凝聚力整體水平一般或者偏低。
(二)影響伊寧市第Y中學凝聚力的因素分析
1.學校缺乏有效的物質激勵
在參加問卷調查的116位教師中,僅有44%的教師非常同意或者同意學校領導有較好的物質激勵,66%的教師認為物質激勵一般或較差(28.4%一般,18.1%不同意,9.5%完全不同意)。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告訴我們,人有五種基本的需要: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雖然我們都知道教師職業講究的奉獻和良心,踏入這個行業就意味著清貧,但是我們不得不考慮教師對物質生活的需要。
2.工作態度、價值觀念的沖突
通過對學校各民族教師相互認同彼此工作態度的調查統計,43.5%的教師表示一般,17%的教師表示不同意,12.5%的教師表示完全不同意,由此可以看出,民漢教師對彼此的工作態度并不十分認可。當群體成員在價值觀、個性特征等方面有更多的相似特征時,群體內部的誤會、沖突相對較少;反之,將會帶來更多的情感沖突和認知沖突,從而降低凝聚力水平。民漢合校教師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長,其語言交流、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價值觀念以及在人際交往中的互動、思維方式存在著顯著差異,極易產生價值觀念、工作態度等方面的沖突。
3.缺乏信任與包容
在參與問卷的116名教師中,31.3%的教師對學校各民族教師相互信任、包容、幫助一項內容表示感覺一般,15.8%的教師表示不同意,3.8%的教師表示非常不同意。團隊成員間的信任會增進個體對于他人的主動協作行為, 進而提高團隊的凝聚力。[1]團隊成員間的信任關系直接影響到團隊成員間的合作,因此,提高民漢教師群體間的信任、包容水平水平才能有效地增強民漢合校教師群體的凝聚力。
三、提升凝聚力的策略探究
(一)健全激勵機制,提升學校對教師的吸引力水平
物質條件是社會凝聚力的基礎,教師物質生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師的工作滿意度和個體效能,對教師情感、心理需要的關心不能替代學校管理實際中對教師的外在激勵。[2]因此,學校管理者在側重精神激勵的同時,也要積極為教師謀取福利,改善教師的物質生活條件,確保教師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凝心聚力提升學校的整體效能。
(二)培育民漢教師間的信任感、化解民漢教師群體間的文化、價值沖突
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彼此信任,才能降低沖突,確保任務目標的實現。任何群體都會有沖突,即便是在純民語或純漢語的學校中,教師間的沖突也不可避免。在民漢合校這一背景下,教師間由于文化背景、性格特點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以及對各自所代表的利益群體的維護,造成了沖突與隔閡。學校管理者應該正確地面對沖突,合理運用認知沖突的建設性作用,消除隔閡和誤會,從而促進教師間的信任協作。
(三)以活動為載體,促進多元文化的整合與交融
民漢合校至今,學校在摸索和實踐中逐步開展了一些提升教師群體凝聚力的活動,但形式化嚴重,沒有真正起到交往交流交融作用。民漢合校應該開展多形式、深層次的活動,通過活動構建一致的任務的目標,促使成員團結一心,合力應對外部挑戰與壓力,提高學校整體效能。
參考文獻:
[1]Porter T,Lilly B.The effects of conflict trust and task commitment on project team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m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1996,(7):361-376.
[2]徐志勇,張東嬌.學校文化認同、組織文化氛圍與教師滿意度對學校效能的影響效應:基于結構方程模型(SEM)的實證研究[J].教育學報,2011:11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