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賢
摘要: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教師應該更加重視引導開發學生自主完成作業的能力。以任務驅動為方式,教師要重視引導知識的引入和拓展,使學生自主參與獲取知識的全過程,更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制定豐富多彩的數學課堂內容,體現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任務驅動;教學模式
當今時代,教學模式的改革應從小學抓起,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也應該體現這一點,學生接受能力的培養關鍵在于教師的引導。因為教學模式對小學數學學科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所指定的課堂任務應該適應學生課堂表現,根據他們的反饋以制定合理的方案。作為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師,有必要認真研究適應學生發展的所采取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真正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上來,逐步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只有這樣,小學生才能跟著教師的節奏得到共同進步。
一、重視問題教學情境,緊抓小學生思維活躍的特點
針對小學生,具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并要解決這個問題是有一定的難度的,而且對于培養小學生對知識的認知能力更為重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任務驅動式教學要求教師依據小學生對于問題的感性認識要遠遠大于理性認識的特點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起學生對于數學課堂教學內容的興趣。同樣的,教學情境的創設應把握方法。課堂教學之初,課前準備是必不可少的,讓學生在剛開始上數學課就充分融入教學之中,發揮學生的互動探究精神。隨著教學的進行,每一堂課應體現不同的教學風格,但教學主旨是一樣的。
例如,小學數學四年級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一課,教學內容是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點,教師完全可以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在教學工具的引導下探究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通過度量、平移等方式讓學生融入探究的情境中。
二、開展任務探究式教學,創設教學與學習的新思維
任務驅動學習,不僅強調任務要具有一定的難度和現實意義,同時更加強調如何促使學生全面參與學習,特別是情感參與和認知參與。因為教學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同時讓他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獲得成功的體驗。開展探究式教學,能夠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在探究式學習中把握學習的方向,融入教學新思維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通過實踐進行參與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授課教師可以將創新性教案引入課堂,也可以將互動搶答的方式引入到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
例如,三年級小學數學“軸對稱圖形”教學,可以通過開展互動搶答等方式展開教學,通過提問搶答、現場驗算等方式,豐富學生課堂內容之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開啟反思新模式,提高學生教學參與性
小學生一般對于圖形非常敏感,學生在完成一個數學任務的過程中,不是簡單地應用已知的信息,而是通過自己能夠想得到的方式展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完成一個數學任務。比如,在教學中采用課堂內外互助學習,分組討論與探究的模式讓學生探討全方位的問題,教師輔以教導。教師在創設課堂授課方式的時候,就可以將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充分地利用起來,以引導他們既抽象但又感性的思維。在數學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快樂,而反思的新模式能讓學生不斷增加思維的訓練。
例如,對于小學數學“多邊形的面積的計算”一課,教師可提供三角形板、教學積木等工具,開展有效的互助學習,將多邊形面積轉化為規則的圖形再計算,在教學方面主要采取改革教學內容和采取以實踐為出發點增加教學內容。
四、更新教學評價方法,讓小學生實現參與新互動
關于具有真實性任務的學習評價,教學和評價必須著眼于學生完成完整、真實任務的能力。同時這也說明了,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獲得的結論,更重要的是要評價學生是如何獲得結論的過程。在任務驅動學習中,對學習過程的評價一般可以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以不斷改善教學方案,多角度開展教學評價。教師教授與課堂學習是學生能夠接觸到的最直接的方式,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教師確認其實施的有效性,堅持培養學生參與意識,課堂教師通過引導,使學生學會提出創新性問題。
例如,在整個教學課程進行到二分之一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學科討論,對教師的教學提出改進意見,同時教師也對學生提出合理要求,主動參與課堂等。通過這種階段性的師生評價,能有效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為學生自主學習和智力開發創造優越的條件。
五、開展探索性引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課堂教學必然重要,但也應切實抓好課外教學,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作用。課外教學并不是課后也要上課,而是要提高學生的自覺性,使其課后也能像課堂上一樣高效地學習,自主對知識進行探索,這樣就能發揮課后對課堂的延續作用?;A性教學,比如小學數學一般上下兩節課在內容和形式上均有密切聯系,當一節數學課將要結束時,針對課堂或者下一節課的內容進行設問,但不作答復,當作探索性的問題,既可以總結當節課的內容,又可以啟發學生產生學習下一節課的興趣,為上好下一節課創造條件。例如,在講“圓柱和圓錐”的時候,課堂教學是有限的,授課教師可將知識拓展到課外,比如“結合所學知識,同學們努力發現在生活中碰到諸如此類的問題,能否舉例說明這些圖形的特點或者問題”,教師引導學生舉例說明,要求學生下一節課上課的時候準備自己的實例并講解出來。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參與型教學模式的建立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既要做到教學模式適應學生的發展,也要滿足教學需求,為學生自我能力的培養提供最適宜的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