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帆
摘要:進入新時期以來,隨著當前社會對于職業技能人才需求不斷增長,我國的中等職業教育得到極大程度地發展,并且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受學生年齡較小、生源質量較低等眾多因素所以影響,目前不少中職學生德育現狀令人堪憂,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培養他們成為社會所需的高技能專業人才帶來了不小的困難。為此,本文將基于筆者研究實踐,重點圍繞于中職學生德育現狀及對策展開分析,以供廣大同行參考。
關鍵詞:中職學生;德育現狀;對策分析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中職教育在面臨機遇與挑戰的背景趨勢下也在以摒棄傳統教育的思維理念,追隨現代教育的步伐進行不斷的摸索與改革,尤其是中職德育工作的開展。目前,中職院校的德育工作在取得成效的同時也有著一些不足,本文主要是以我院各專業的學生為調查對象,展開對我院學生德育教育的抽樣調查,收集第一手信息的資料從而明確認識學生的政治思想與心理素質以及職業素質等方面,并在后續的德育工作中有意識的進行改革。
一、中職學生德育現狀分析
1、思想政治素質現狀。調查通過時下熱門的新聞事件來考察中職學生的政治立場與觀點,并對其展開的觀念分析做出一個數據統計,大部分的學生擁有著較強的政治觀察能力與分析能力,政治立場相當明確。這些與我國穩定和平以及經濟實力穩定的政治局面有關,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后取得的各種成就對中職學生的國家信仰堅定有關。同時,數據也表明,有少部分的學生對社會主義信念還是不夠堅定,對領土完整與祖國是否統一的問題上,態度比較偏激,認識過于主觀。
2、思想道德素質現狀。目前大多數中職學生的價值觀與道德素質呈多元化呈現方式,學生對人生目的以及價值取向標準的調查中可以發現,主流的思想道德素質還是占在首位,小部分的學生沒有集體利益的觀念。例如是通過對“人生的意義是什么?”這個問題的調查,約有70%的學生認為自己思考過,但是答案并不清晰;10%的學生表示自己仔細、多次想過并答案明確;另有8%的學生認為這個問題并不重要,也沒有去進行思考。通過對學生答案進行數據統計,其中40%的同學認為人生的意義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20%的學生認為是跟隨社會腳步走;15%的同學認為是追求成功;20%的學生沒有明確的答案;剩余5%的同學認為人生沒有意義。
上述數據一定程度上表明,學生在當今社會的實用與功力主義的影響下,思想比較現實,道德意識比較薄弱,但是大部分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還是符合主流社會的變化,看重自我價值的實現。學校必須重視小部分缺乏全面、客觀看待事物以及對人生意義產生模糊認識以及不良傾向的學生。
3、心理素質現狀。調查通過學生對當下自己的心理狀態的填寫來分析目前中職學生的心理素質現狀,數據顯示有18.3%的學生認為自己經常在快樂的狀態中進行學習與生活;30.4%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心態處于平靜范圍;28.6%的學生認為自己的狀態是無聊并且不擅長人際交往;13.1%的學生認為自己處于郁悶狀態;10%的學生認為自身處于平靜狀態。調查顯示大多數的中職學生心理狀況是比較健康,但是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心理狀態也顯示出學生的心理素質中抗壓力較差,學生主要是因為經濟條件和學習壓力以及就業競爭壓力等相關并因此受到困擾。
二、做好中職學生德育工作的對策探究
1、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學校必須重視與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通過豐富多彩以及積極向上的文化活動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中職院校德育工作開展的前提就是以塑造一個輕松、高雅的文化校園氛圍使得學生愿意參與到團體活動中并在合作互動中潛意識接受集體利益觀點以及正確、科學的價值取向。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對各種游戲以及校園角的建立來給予學生更多的課外時間并在一定程度上要合理指導學生對事物目標或自身目標的明確建立,改善大學生價值觀念。
2、做好職業道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是指崗位人員在從業期間對崗位的觀念以及職業態度與技能和專業等方面展開的教育培訓。中職學生的德育工作的開展要以職業道德教育為核心從而展開,主要是通過強化企業的規則意識以及樹立敬業思想,主題可以以心理素質教育與敬業思想等結合起來開展。另外就是加強學生的職業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優勢以及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潛力,通過選取最佳的途徑來實現自我價值的展現以及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3、就業教育培訓。所謂“就業教育”是中職院校以辦學理念為前提下培養學生在勝任某個崗位工作時所需要的專業技能以及團隊合作技能,也包括在求職面試中的技能培訓工作。“就業教育”理念的展開也必須圍繞著以上內容進行,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可以通過崗位模擬以及事例教學的方式展開,幫助學生有效的對未來職業生涯的規劃與適應的能力,從而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緩解心理壓力。
4、工學結合模式的建立。工學結合模式的構建是中職院校德育實踐模式的重要途徑,在實際工作中首先是要堅持科學的發展觀,以培育學生為基本教學觀念,以重視德育為主,將人才培養中的德育視為根本任務。另外,中職院校培養高技能的崗位人才時也必須通過強化學生在崗位中的敬業精神以及態度的嚴謹來真正的向社會進行人才的輸送。此外,大部分企業提供的就業崗位也需要學生表現出較好的抗壓能力與適應能力,因此,學校可以通過崗位實習與崗位培訓以及德育工作的結合進行一個基本的抗壓訓練,通過對兩者元素的結合,不僅可以體現中職院校辦學理念與特點也可以發揮德育的優勢,恰好的滿足各方面的人才培養,也是中職院校德育工作能否創新的關鍵體現。
三、結語
總而言之,現如今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對人才的需求與要求都比較高,因此,人才素質的競爭比較激烈。人才素質主要是包括兩方面,一是知識專業素質的展現,二是思想道德素質的體現,所以,加強德育工作是中職院校必須重視的問題。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可以通過對校園文化的建設以及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的培養,以工學結合與職業素質教育培訓為途徑而展開德育工作以及提高中職學校的德育教育質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