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海
內容提要:文化指導員隊伍建設,是柯橋區群眾文化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意義深遠。文化指導員隊伍建設的相關背景,主要有:上級有要求,群眾有呼聲,實踐有成果。文化指導員隊伍建設在柯橋的實踐與作用,主要體現在:規范上的“三化”,實踐上的“三結合”,效果上的“三受益”。
關鍵詞:文化指導員;隊伍建設;群眾文化工作;實踐;作用
隨著基層文化繁榮、基層業余文體團隊的發展,文化指導員隊伍在基層文化建設中的作用越來越為人所知??缛搿笆濉?,中央、省、市各級均提出了進一步開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要求,對照要求,基層文化活動繁榮與業余文體團隊建設在整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中占據了較大比重,由此,作為溝通專業文化與群眾業余文化活動,助推基層活動繁榮與團隊興盛的文化指導員隊伍,其地位進一步凸顯。
柯橋區作為文化發達地區,一直致力于文化指導員隊伍的建設及相關工作的開展,取得了一定成效,近期,我們就此進行了調查研究,形成了以下結論。
一、文化指導員隊伍建設的相關背景
文化指導員及相關工作,是近年來群眾文化工作中的一個較新概念,但其具體工作內容卻有其歷史淵源,對于擔負著繁榮群眾文化職能的各地文化行政部門及文化單位來說,對群眾業余文化活動開展與業余文藝團隊建設進行指導,是其本職工作,只是由于時代因素局限,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重心并不在此,相關工作的開展也往往缺乏規劃、不成系統,以文化干部受邀進行個別指導為主要表現形式。近年來,文化指導員隊伍成建制組建,積極主動地服務于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工作,與文化工作的大背景有關。
1、上級有要求。
近年來,“走基層、接地氣”已成為中央對文化工作的一大要求,基層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層、服務群眾已成為大勢所趨。從上級對一地文化工作水準的評價指標來看,雖然以大型文體設施建設、群眾文藝作品創作水平等為代表的體現文化工作者專業水準的指標依然是重要參考因素,但以基層團隊建設、輔導活動開展等為代表的服務型指標的權重正在加大,結合文化服務群眾的大趨勢來看,服務型指標的權重必將不斷加大。這就要求基層文化工作者必須轉變角色定位,變埋頭創作為熱情服務,積極深入基層,對各地文化工作的開展進行指導。
2、群眾有呼聲。
目前,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早已從被動欣賞轉為主動參與,自發組織起來的業余文體團隊遍地開花,各類業余文體活動方興未艾。群眾對自身參與的業余文體團隊與業余文體活動的要求,正逐漸從單純“圖樂子”過渡到“求水平”:有可以參與的團隊與自己喜歡的活動已不是很大的問題,團隊與活動水準如何,能不能從中得到更為優質的文化享受成了大問題。他們迫切需要專業文化工作者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從具體工作實踐來看,其表現就是近年來,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產品中“送戲下鄉”一類的“送”文化的需求與熱情有所下降,對邀請文化館業務干部指導業余文體團隊排練的節目興趣頗高。這也從一個側面要求文化指導員隊伍進一步發揮好作用。
3、實踐有成果。
就近幾年柯橋文化指導員工作開展的實踐來看,對帶動群眾文化整體水準的提升有較為明顯的作用。從整體上看,有文化指導員長期聯片開展文化指導工作的地區,無論是群眾對文化活動的熱情還是文化活動水準,均有了提升,各相關文體團隊所開展的文化活動,在策劃組織與節目內容、藝術質量上均有了飛躍,參與人員對文化藝術的理解及相關文藝素養也有了提升;從個案上看,已有若干業余文體團隊的節目經過指導參加省、市各級相關賽事,斬獲榮譽。這為我們今后如何開展群眾文化工作提供了啟示,開辟了新路。
二、文化指導員隊伍建設在柯橋的實踐與作用
近年來,柯橋區積極開展了以政府文化主管部門主導,由區文化發展中心(文化館)具體組織實施,調動各鎮(街道)、村(社區)基層文藝骨干與業余文體隊伍積極參與其中的文化指導員隊伍建設與相關群眾文化指導提升工作,成效較為顯著,突出表現為“三化”、“三結合”、“三受益”。
1、規范上的“三化”。為開展好文化指導員工作,柯橋區在團隊組建、工作規范、平臺展示等方面,做到了“三化”。
指導團隊專業化??聵騾^文化指導員隊伍由區文化館業務骨干為基本班底組成,從專業素養上看,他們或者是獲得過群星獎、牡丹獎等國家級獎項的名家大家,或者是常年活躍在城鄉舞臺,廣受群眾歡迎的明星,或者是有著深厚的群文理論素養與豐富的群眾文化工作經驗,多年來堅守在一線的“老文化”,或者是從各專業院校出身,接受過系統教育,有著創新思維的新生代中堅力量;從指導門類上看,在盡可能涵蓋音樂、舞蹈、戲曲曲藝、美術、攝影、書法等一般性群眾文化活動門類的基礎上,根據柯橋區群眾需求與群文活動特色,強化了越劇、紹興蓮花落、群眾性舞蹈等門類的指導力量;此外,從團隊年齡結構上看,基本做到了老中青三代結合,保持了可持續發展的梯隊。較為專業化的團隊,是開展工作的前提,為很好地應對群眾的各類文化指導需求奠定了基礎。
工作安排制度化。對于具體的指導工作安排,區文化館每年都制定了較為科學詳細的制度性安排,規定了各文化指導員的負責片區、具體職責、開展指導工作的具體次數要求等,并強調深入基層、主動服務的理念。從制度要求上講,一方面,體現了定期輔導與受邀服務并舉的特征,即要求各文化指導員在完成每年規定下基層指導數量的基礎上,要對群眾主動提出的輔導要求予以積極響應,服務好群眾;一方面,體現了重點指導與普遍啟蒙并舉的特征,即要求各文化指導員在重點指導好所屬轄區內各支重點業余文藝團隊、各類適合本地區特色的文藝項目開展的基礎上,面向所有群眾,做好文化藝術普及工作,引進介紹各類文藝門類,提高廣大群眾的文藝素養。
展示平臺多元化。在有效開展文化指導工作的基礎上,為各類群眾性業余文藝團隊提供好展示平臺,是進一步激發其熱情、促使其提高的重要環節。就柯橋區來說,目前主要可以通過三條途徑實現:一是推薦優秀團隊參加省、市各級各類文藝賽事,二是通過“幸福水鄉才藝秀”等區內大型群眾性才藝競賽鼓勵其登臺展示風采,三是安排優秀文藝苗子、文藝團隊參與以各鎮(街道)文化走親為代表的文化交流活動。據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柯橋區經過文化指導員指導,在省級及以上比賽中獲得榮譽的業余文藝團隊(人員)已有 支(人次),在“幸福水鄉才藝秀”舞臺上亮相的有 支(人次),更有數量可觀的人員活躍在文化走親舞臺。endprint
2、實踐上的“三結合”。在具體指導業務開展中,重點強調“三結合”,以求實效。
文化指導與地域特色的結合。將文化指導的具體內容與地域文化資源、文化特色相結合,往往更易于工作開展,更易于取得成效。從柯橋區的情況來看,由于以越劇、紹興蓮花落為代表的戲曲曲藝活動在當地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柯橋區的文化指導員往往有意識地強化這方面的技能儲備,在到基層開展文化指導工作的過程中,多開展戲曲曲藝類指導,群眾非常歡迎。再以蘭亭鎮為例,由于書法之鄉的氛圍使然,以書法、國畫為代表的靜態類文藝項目,在其他地區受歡迎的程度與蘭亭無法比擬。
文化指導與群眾文化需求的結合。各文化指導員在具體工作開展前,往往先對片區內群眾的重點文化培訓需求與各支業余文藝團隊情況進行摸排,在摸清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再有針對性地開展文化指導,旨在滿足群眾基本要求,發掘培育文藝苗子,扶持壯大優秀團隊,以重點文藝苗子、優秀文藝團隊為核心,帶動一地群眾文化繁榮的全局。
文化指導與群文工作全局的結合。文化指導員的工作,并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文化培訓服務,更要結合中央、省、市、區各級對群眾文化工作的意見精神與具體業務要求,對基層群文活動在價值取向與活動內容上作好引領,將積極向上的精神、和諧健康的生活方式帶到基層,同時,還要根據本地區群文工作全局特點,有針對性地主推一些活動門類,以促進地方群眾文化全面發展。如前幾年,文化指導員們將排舞這一群眾文化活動門類帶到了基層,現已頗有成果,近年來,有意識地引導、幫助群眾進行小品、小戲排演,培育了相關業余文體團隊,使柯橋區的群眾文化活動在門類上更為豐富。
3、效果上的“三受益”。文化指導員工作自開展以來,其取得的實際效果,突出表現為“三受益”。
基層群眾受益。有志參與文化活動的基層群眾在自發開展活動過程中及業余文藝團隊組建過程中,往往由于相關資源匱乏、活動組織策劃經驗缺失等客觀因素制約,往往很難將因單純的熱情而激發出來的“想法”付諸于最終形成成果的“現實”,文化指導員的到來,往往能迅速調動起各方資源,幫助其突破瓶頸。對于已組建的各業余文藝團隊來說,文化指導員能指導、幫助其快速提升水平、找到“門道”,向“準專業化”邁進,更好地體驗文化活動所帶來的樂趣。對于廣大群眾來說,文化指導員開展的文化藝術普及工作能開拓其眼界、陶冶其情操、豐富其生活,引導其形成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文化工作受益。對于文化行政部門及一個地區的文化工作全局來說,文化指導員卓有成效的工作帶來的是群眾文化參與熱情的進一步提升、群眾性文化活動參與面及參與人口的進一步擴大、群眾文化活動在數量和種類上的進一步豐富。文化指導員一頭連著專業文化工作機構,一頭連著廣大群眾,作為一條紐帶,能夠及時有效地收集群眾文化需求及群眾對文化工作的意見建議,并予以反饋,促使文化部門更加靈活高效地調整工作方向及工作手段,增強與基層群眾的互動,更好地服務群眾。作為上級文化部門在基層的代表,文化指導員能很好地將各級關于文化工作的宏觀指示、意見精神落實、轉化為在基層一線的工作舉措與服務內容,充分發揮好文化在群眾中的價值引領作用。
指導員自身受益。各文化指導員通過工作實踐,進一步充實了知識儲備,鍛煉了工作能力,積累了工作經驗,了解了基層文化工作全貌,對于自身長遠發展不無裨益。專業文化工作者離開辦公室、離開案頭,走到群眾中去,走到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去,下基層開展文化指導,引導、教育群眾的過程,同時也是了解民情、體驗生活、收集素材的采風過程,有助于其在自身專業領域有所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