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愛萍
摘要:新課改后,教育部門對小學語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高年級學生,要求學生形成最基本的語文素養,同時擴大閱讀量,提高閱讀能力。然而,現階段的小學語文在閱讀教育上存在著一定的不足,為了拓寬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小學語文教師有必要進行閱讀教育,通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來擴大學生的閱讀量。筆者旨在促進小學高年級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針對小學語文閱讀的高質量教育做出簡要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興趣
為了拓寬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小學語文教師有必要進行閱讀教育,通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來擴大學生的閱讀量。然而,現階段大部分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較為低下,通過總結以往的教學經驗,筆者發現,很多小學生對于閱讀的認識不足,缺乏閱讀興趣,這也是導致學生閱讀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進行高質量閱讀教學的關鍵就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從課本入手,結合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生接觸的書籍有限,最多的讀物就是語文課本,所以,小學語文課本就是進行閱讀教學的關鍵。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有必要仔細分析教材內的課文,結合文章的中心,給學生創設相關的情景,讓學生在感官上受到強烈的刺激,繼而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小學生心底單純,很容易就會沉浸在教師營造的情境中,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了興趣的引導,自學生在課堂中自然會專注于課本內容,久而久之,也會將閱讀進行外延,擴展到課外文學的閱讀上。比如,筆者就曾經在一次閱讀課中,先給學生們播放了一段視頻,視頻中是一名身著戎裝的女子,在沙場奮勇殺敵,女子略顯蒼白的臉上沾著血跡,眉宇間卻透著一股英氣。為了勾起學生的好奇,筆者故意將視頻中人物的對話剪掉,學生只能看到畫面中兩支軍隊廝殺,以及戰爭過后,戰場上那肅殺的氣氛,只不過那名身著戎裝的女子始終不曾倒下,邁著堅毅的步伐隨著軍隊前行。學生都被這無聲的電影所觸動,看了視頻,很多學生都想知道視頻中的女英雄是什么人,但是由于他們的閱讀量不足,還沒有了解到巾幗英雄花木蘭的事跡。但是所有同學都收起了課堂開始時的嬉笑模樣,眼中帶著崇敬,筆者看到視頻所營造的氣氛已經達到了效果,就將事先準備的《花木蘭》分發給學生,這是《木蘭詩》翻譯過來,然后筆者進行潤色,方便學生理解。有著之前視頻的渲染,學生在閱讀時都讀的津津有味,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因此,教師在創設情境時,可以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景,可以使用相關音樂來渲染氣氛,通過播放視頻來激發學生心中的真情實感,或者通過言語的描繪和學生的實際表演,來將學生帶入到閱讀素材之中。通過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閱讀的沖動,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興趣的目的。
二、在閱讀前適當地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提高閱讀的針對性
筆者在和一些教學經驗豐富的語文教師交流后發現,在進行新課時,如果課堂初給學生留下幾個問題,學生在進行新課時往往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也更有方向。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妨主動給學生設定一些閱讀目的,讓學生的閱讀更具有針對性,進而指導學生在進行自主閱讀時,也要帶著目的去讀。這種設問的方法需要教師對閱讀素材有著較好的把握,針對文章中心給學生設計問題,讓學生通過解答問題,對文章的整體脈絡和關鍵情節有著準確的把握。比如,在一次六年級的閱讀課中,為了讓學生提前接觸到魯迅先生的文章,筆者就從魯迅先生的文章中選擇一篇比較簡單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中寫的也是作者兒時的樂趣以及上學后的見聞,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還算容易理解。不過,這篇文章中的用詞也略微晦澀,為了幫助學生了解文章,筆者給出了以下幾個問題:在外人看來,百草園都是尋常之景,為何“我”將其看做樂園呢?請分別概括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幾件事情。通過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者想要表達什么樣的教育方法。百草園真的無趣么?通過幾個逐漸加深的問題,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指導,讓其在閱讀中能夠有意識地注意文章的脈絡。第三個問題對于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因此,筆者會帶著學生再次閱讀文章,將其中難懂的部分解釋給學生聽。小學階段閱讀魯迅先生文章難度不小,不過,筆者帶著學生再次通讀一邊后,學生理解魯迅先生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后,會對文中那種童年的快樂產生新鮮感,激發其閱讀興趣。
三、盡量運用信息資源和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在心智上發育還處于起步階段,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較重,注意力容易被其吸引,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給學生帶來更加生動的閱讀課,讓學生從視覺、聽覺甚至是觸覺上得到足夠的刺激,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
四、結語
綜上所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進行高質量閱讀教學的關鍵,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發育等特點,教師要適時地采取針對性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