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 輝 (桂林旅游學院 541000)
攝影基礎與設計基礎課程相融合的教學模式研究
聶 輝 (桂林旅游學院 541000)
《攝影基礎》和《設計基礎》課程有很多的共通點來讓學生吸收和強化。分析當前這兩門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將專業理論知識融合的教學方案,探討了數碼攝影的后期處理與設計基礎軟件的關系,是適應藝術設計跨界與融合發展的要求,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技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攝影基礎;設計基礎;課程
《攝影基礎》和《設計基礎》是藝術設計專業中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攝影與設計在視覺傳達上有著許多共性,如對美的尋求、認識及塑造美。攝影師同設計師一樣,都是在制造可供視覺傳遞的圖像,這種共同性決定了其形式方面、構成方面內在規律的相似性。在當今,越來越多的攝影技術得以使用和提高,如計算機軟件、數字掃描、數字后期和數字暗房等技術的發展,給攝影師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平臺。有別于傳統的膠片攝影,傳統攝影依靠的是攝影師的想象力和現有經驗,而數碼相機使用是電子記錄,照片文檔的呈現也更加容易和有趣。因此,研究兩門課程深度融合教學對應用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攝影藝術作為藝術門類的一個分支,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使我們愉悅、為我們服務、令我們感動。現在有許多藝術家直接用照片作為素材,與寫生并用,甚至把照相機取景方法與傳統的構圖法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構圖法。十九世紀的西方藝術家們也接受了攝影藝術強有力的影響,就連莫奈、畢薩羅、雷諾阿、德加等印象派藝術家也不例外,他們也會借鑒和利用照片作為繪畫時的參考資料。
目前,在國內外許多綜合性高校的應用設計藝術專業中,都將攝影類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課程。拿我訪學的新西蘭北方理工學院藝術系為例,就有Photography:in Black and White、Photography:viewfinder、Photography:in Context、Photography:at the Moment等攝影類課程。一年級的Approaches to Drawing課程,其中的環節也是讓學生收集或拍攝照片,從照片中歸納或提取相關元素,然后用丙烯顏料在木板或布面上進行繪畫創作。
攝影課程是一門獨立性、實踐性、綜合性非常強的課程,除了讓學生學習相機構造,攝影歷史,攝影理論,攝影技術等內容外,還會根據教材內容的先后順序依次講解攝影的本源與藝術特征、畫面構成元素、拍攝角度、畫面造型、線條、形狀、色彩、影調、光線等。在此過程中同步開展項目實踐,實踐項目一般是人像、特殊角度、抓拍、靜物、冷暖色調畫面、逆光畫面、光影畫面等訓練。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拍攝好照片即可,不用關心照片的功能,也很少從設計的角度來考慮拍攝。
攝影課程的前期課程通常是設計基礎等課程,設計基礎課程的主要內容是構成設計,這門課程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對平面和立體設計的創意基礎能力,后續課程還有設計創意、設計方法、設計表現等,教學中應當緊緊把握創意設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技能技巧與理論基礎。
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可能投入太多精力去詳細分析講解設計基礎與攝影課程的關系,拓寬專業知識面。教師覺得那不是本門課程的任務,那是攝影和專業課程的任務。然而,學生在學習設計基礎課程時,也不會聯系攝影的相關知識點,了解攝影在設計中的重要性,使許多學生在學習設計基礎課程時失去了積極性。因此研究將兩門課程深度融合教學,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堅持攝影,拉近攝影與各科之間的互助關系,是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有效做法。
藝術教育鼓勵學生探索各種媒介,利用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形成視覺信息,探索符號藝術,形成自己的藝術作品,體現自我價值。攝影是一門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學科,使學生能夠通過相機快速創作出作品,表達一定的環境、空間和故事,以傳達感情和控制氣氛,可以更大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使學生有獨特敏銳的洞察力和良好的情緒狀態,以及特殊的審美感知能力,構建多感官技能。
攝影也能幫助學生理解道德和價值觀的判斷。我們常說,“一幅畫告訴一千個故事”,通過照片可以表現悔恨、殘忍、恐懼和人類文明。還可以促進學生間的活動交流,通過攝影藝術的實踐,圖片作為非語言溝通,而且圖像語言的交流是可以跨文化的,也是最直接的。在攝影實踐中,學生們將經歷幾個過程,即理解、興趣、欲望、個人敏感度、溝通能力和道德責任。攝影實踐不僅體現知識的多樣化,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審美素質、自尊和積極的社會價值觀。藝術教育的目的是多方面開發學生的潛能,能夠表達自己觀點,養成良好的社會價值觀,實現藝術領域的就業機會。
另一方面,在設計藝術的創作過程中,攝影是最好的自我收集素材的工具。學生可以借助攝影設備進行素材的收集,達到為用而拍的目的,讓攝影為以后的設計藝術服務,諸如廣告藝術、動畫藝術、環境藝術、插畫藝術、新媒體藝術、服裝藝術等專業課程的學習,使攝影成為學生的工具與伙伴,為設計藝術創作活動提供堅實的基礎。同時,多鼓勵學生寫攝影日記,還可以豐富他們的文化修養和內涵。
攝影課程作為設計藝術專業重要的基礎課程,對學生設計藝術學習和作品創作有著很深的影響。對提高學生審美素養和藝術創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攝影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的銜接上,因此在設計藝術專業開設攝影課程有著積極的作用。在攝影課程教學中及時補充設計藝術知識,尤其是與攝影密切相關的現代設計藝術,對于攝影課程的教學也不容忽視。
鑒于以上問題,提出對攝影基礎與設計基礎課程進行融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在信息和技術方面的能力,如數字時代的基本技術和技能,使他們能夠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通過這些技能學習,同時也能夠提升他們的審美觀念和藝術思維,為設計藝術教學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攝影是用微妙的光影對比來取得豐富的畫面層次,它不但講求畫面構圖,也強調色彩的冷暖、明度、飽和度的對比關系,更講究畫面的點、線、面以及節奏感。這些畫面的構成規律與藝術設計的視覺傳達規律是一致的。其藝術特征決定了攝影課程在應用藝術專業鄰域中的重要性。
攝影與設計的關系是相互作用和依存的,在設計基礎的組成元素中,除了文字以外,圖像是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現代高科技的發展,現代攝影與藝術設計有著許多的交叉點,也顯現出許多的共性。在許多的設計藝術作品中,體現出了攝影的構成要素。攝影也通過它的圖像表現力和真實感,給設計藝術領域帶來更多的創意和想象空間。因此,期待著兩者完美的結合帶給我們更為豐富的視覺盛宴。
攝影畫面的冷暖色調畫面、逆光畫面、暗調畫面、高調畫面等,可以結合《色彩構成》的色彩對比知識進行講解。
計算機輔助圖像設計、版式設計、攝影后期修圖技法等課程是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以photoshop軟件教學為例,傳統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式是:將版式設計和攝影后期修圖技法課程先后開設、彼此獨立開展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幾乎不考慮或很少考慮兩門課程的相關性。然而,版式設計中經常會涉及到攝影圖片的處理技術,攝影作品的最終出圖也經常會運用到版式設計的知識。傳統教學方式缺乏多課程的綜合性開發,學生所學的知識難以舉一反三,難以完成實際的應用設計項目,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將數碼攝影與設計基礎軟件的融合應用,可以最大程度的優化數碼攝影的后期處理,有效的提高圖像的視覺效果以及攝影者的情感表達,讓欣賞者與攝影者產生強烈的共鳴,給圖像增加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染力。
攝影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難。攝影者在對圖像進行記錄時,要對圖像的色彩、層次、影調等各方面都進行完美地把握,是極為困難的。因此,利用設計基礎軟件對圖像進行后期處理,可以增強圖像的視覺效果,使其更符合審美的規律和要求,從而提高攝影者的水平。Photoshop和Lightroom都是Adobe旗下非常實用的兩款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堪稱數字暗房技術的先鋒,Lightroom更有批處理的優勢,在攝影后期修圖領域,可以說是各具特色。在兩個軟件中,都可以根據需要對照片進行裁剪,重新構圖;利用修復畫筆、仿制圖章等工具,去除人物或背景的瑕疵,如斑點、褶皺等;可借助曲線、色彩平衡等工具調整照片的整體色調;可以通過亮度對比度、色階等工具對照片的明暗對比度進行設置;利用摳圖技巧更換背景或照片局部內容,比如增加局部曝光,增加局部銳度和飽和度等。
聶輝(1976- ),男,廣西桂林人,桂林旅游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影視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