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貴 (嘉應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 514011)
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多媒體應用探討
張 貴 (嘉應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 514011)
在高校聲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已經成為了最普遍的現象。為此,本文將從多媒體教學應用到聲樂教學中的優勢入手,分析如何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并就高校聲樂課堂應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展開反思,以資借鑒。
高校聲樂教學;多媒體;信息資源
當前時代,人類對于信息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使得社會各個領域發生了同以往截然不同的變化,在這一背景之下,多媒體技術的作用也得以發揚光大。尤其是在教學領域中,多媒體技術已然成為現階段國內教師所倚重的重要教學工具和手段,任課教師通過對多媒體技術在課上教學中的應用,不但為授課添加了教學工具,同時亦借助多媒體技術的視頻與音頻功能強化了課上教學效果,使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更加生動。從高校傳統的聲樂教學課堂來看,多數學生因未能實現對演唱技巧與演唱方式的有效掌握,因而影響到其聲樂知識學習的最終效果,這一結果直接影響到未來學生的登臺表演。還有就是,聲樂任課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力多數情況下均集中在有限的課上教學時間之內,無法對學生的課下練習活動給予指導和幫助。由此使得現階段國內高校聲樂教學的整體授課質量難以達到預期水平。有鑒于此,高校聲樂任課教師應當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引入和應用,使聲樂課堂的整體效果得到提升,進而使學生習得更為系統的聲樂知識。
之所以接觸同樣的一個教師任教的聲樂課程,而學生的表現存在差異,這其中既有學生聽課吸收度的原因,更在于部分學生自身的樂感水平不盡如人意。考慮到聲樂專業的學生在畢業之后多數要走向登臺演唱之路,而一名合格的聲樂表演者必須具備扎實的音準和節奏感,唯有如此,方才能夠實現對所演繹歌曲曲目的精準表達。同時,在傳統的聲樂課堂之中,任課教師多數情況下的教學活動乃是依賴鋼琴、黑板的輔助,由任課教師為學生提供伴奏的情況下完成的。這種教學方式過于單一,極易導致學生產生厭煩感,同時也不利于學生養成正確的音準,更難以使學生掌握好演唱節奏。而在聲樂任課教師將多媒體技術引入聲樂課堂并加以應用之后,將能夠使任課教師從伴奏者的角色中解放出來,從而獲得更多的時間用于對學生進行腔體打開訓練和氣息運用訓練,如此便將極大地提升聲樂教學的有效性。
在以往的聲樂課堂之中,任課教師成為課堂的主宰,教學進程以及內容的安排完全由教師個人掌控。在這種情況下,任課教師無形之中取代和壓制了原本應當屬于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而導致學生所習得和掌握的聲樂技巧多數來自對教師的機械模仿。為改變這一局面,高校聲樂任課教師應當注重在聲樂課堂之中凸顯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而借助多媒體技術在聲樂課堂的引入與應用,則正是實現這一目的的有效途徑。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根據實際的需求創設符合需求的教學情境,進而引導學生參與到聲樂教學的過程中。然而傳統的聲樂教學只能用鋼琴彈奏歌曲,教授學生聲樂知識和歌唱技巧,單一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大大影響了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多媒體技術下的情境教學模式能夠創設學生所感興趣和熟悉的教學情境,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綜合性的發展。讓學生深入到由多媒體技術手段營造的特定的教學情境之中,將各種信息如聲音、圖像和文字綜合運用到情景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以及創作靈感,學生能夠在愉快的學習環境下獲取有用的知識。
在一些高校的聲樂課堂之上,任課教師往往習慣借助鋼琴伴奏的形式幫助學生掌握音準和領會節奏感。不過這種教學方式的弊端在于,不同鋼琴的音準均來自于不同的調音師之手,而節奏則是由任課教師自行加以掌握的,因此此種教學方式會對學生掌握正確的音準和領會節奏感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通過任課教師對多媒體技術中的MIDI技術的應用,則能夠有效地改變這一局面。而且還能夠使任課教師有更多地課上時間用于實現對學生的個別指導。舉例而言,當教師發現班級部分學生存在音準把握不到位的情況,便可以借助MIDI技術幫助學生進行強化練習,教師同時給予學生個別指導,如此一來,將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音準,更為準確地領會到正確的節奏感。
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需要不斷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多媒體的輔助作用,依托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將多媒體教學模式實現面向課內外教學和學習的有效覆蓋。
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這個是多媒體技術不能取代的。在具體的教學中,因為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教師會根據學生聲音的不同特點、理解力和感受力等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對學生的動作和發音進行糾正,教會他們打開喉嚨、促進氣息的支持和歌唱的共鳴等。在一定的條件下,教師還會進行范唱,為學生提供參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因為有多媒體的存在就忽略了自己的主導作用,多媒體只能發揮一種輔助功能,而不是替代性的功能。
依托多媒體技術在聲樂課堂的引入與應用,不但可以提高教學效能,更能夠使聲樂教師藉此實現聲樂教學資源共享平臺的打造。在如今的信息技術時代背景之下,互聯網空間為高校聲樂任課教師提供了大量可用于教學的聲樂資源,教師通過互聯網空間發現優秀的教學資源之后,便能夠同其他任課教師進行教學資源分享。同時,任課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教學資源下載,以便學生在課下利用這些教學資源進行自我聲樂技巧提升。
為確保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聲樂知識,因此,高校聲樂教師不但要積極創設高效聲樂課堂,同時還應當為學生提供充沛的教學資源,供學生課下自我提升之用。也就是說,唯有任課教師將多媒體教學模式實現向學生課內學習與課下自學的有效覆蓋,方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吸收和消化所習得的聲樂知識。有鑒于此,任課教師應當將課上教學內容制作成微課或者視頻、音頻文件的形式,供學生在課下用于知識回顧。
在高校聲樂課堂中,教師應用多媒體技術展開教學,需要不斷地進行反思,要就“技術”與“人”在聲樂課堂的主次性進行深入思考,并明確多媒體技術并非能夠借鑒所有的教學問題,此外還應思考多媒體技術在聲樂課堂的引入與應用是否意味著傳統聲樂課堂面臨著推倒重來的局面。
作為具有思維和動手能力的人而言,其所創造的一切技術均是為了提升其從事社會活動有效性的考慮。因此,高校聲樂教師在將多媒體技術實現向聲樂課堂的引入與應用的過程中應當充分地意識到這樣一個問題:多媒體技術僅僅是聲樂教學中的工具而并非全部,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提升教學有效性,但最終使學生系統掌握聲樂知識的關鍵還在于教師自身的聲樂知識儲備。
另外需要表明的是,在多媒體技術和聲樂教學經驗不可兼得的情況下,我們唯一的選擇是后者。其實,雖然高科技的運用會帶來教學效率的提高,但是這種運用應該是在一定尺度下進行的,因此我們必須要將“技術”與“人”的主次性加以區別和思考。
正如前文所述的那樣,高校聲樂任課教師應當正確處理“技術”同“人”二者之間的關系。如若不然,將導致適得其反的結果。
筆者在搜集本文的研究資料過程中發現這樣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相當一部分研究者對多媒體技術對聲樂課堂的作用過于夸大。筆者認為,聲樂教學的難點在于任課教師如何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氣息運用方式、如何幫助學生打開聲音通道以及如何幫助學生實現吐字清晰。將錄音和聲譜波形分析技術作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靈丹妙藥。簡單的說,聲譜波形分析就是將聲波以圖像的形式反映出來。那么問題出來了,反映成圖像形式的“聲音”是否可以被學生明確的認識并有效的幫助學生對發音問題的修正?雖然“內耳聽覺”和“外耳聽覺”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但是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還是可以感知到二者之間的差異。并據此作為調節發音問題的手段。將此類問題反映成圖像形式,學生在判斷發音問題的時候以此為本,是否能給學生調節發音機能的實踐帶來決定性的指導?
不可否認,高科技的運用對于聲樂教學是具有促進作用的,轉換成圖像形式的“聲音”也的確利于學生從多角度認識問題,但是多媒體技術并非能夠解決所有的教學問題,聲樂教學更多地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從高校聲樂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來看,在于使學生具備較好的演唱能力。以多媒體技術為代表的教學工具在這一過程中有著其獨到的作用,但這種作用是為任課教師的有效教學提供服務的。因此,筆者認為,不應當在推廣多媒體技術應用的同時,否定傳統聲樂課堂的意義。在應用多媒體技術的情況下,對于傳統聲樂課堂中,任課教師的優秀教學經驗依然應當加以發揚光大。如若因過于推崇多媒體技術的效用,而對傳統聲樂課堂加以徹底的否定,則將陷入“唯工具論”的誤區之中,這是不足為取的。
還有就是,高校聲樂課程任課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應當結合教學大綱、教學進度以及具體的本節課教學內容來精心地設計教學環節。對于一些可以依托傳統講授法完成教學內容的部分,則無需為了應用多媒體技術而應用多媒體技術。
與之相似的問題包括:傳統聲樂課堂為社會培養出了大量的聲樂專業人才,因此可以說,傳統聲樂課堂為后人留下了諸多寶貴的、值得繼續加以傳承和發揚光大的教學經驗,因此,高校聲樂教師應當認真總結、吸收前人留下的教學經驗,在根據當前高校大學生的心智特點加以辯證地對待,如此方才是正確的教學觀。
從當前國內高校聲樂專業引入多媒體技術用于課堂教學的實際實施情況來看,一些問題亟需解決:首先,多媒體設備的高投入與教育資金的相對貧乏的矛盾就是制約其發展的攔路虎,這個問題早就被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所關注,但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繼續的加大投入。其次,多媒體技術在聲樂教師中的推廣也是癥結之一,僅僅掌握多媒體設備運用技術或僅僅掌握聲樂教學能力都無法完成任務,需要合二為一的集中到聲樂教師的身上,客觀的說,這具有相當大的難度,需要從教育行政部門到教師多層面的關注和努力。
綜上所述,在人類科技水平一日千里的當下,高校聲樂任課教師應當遵循創新教學理念,秉承嚴謹求實的教學態度,對傳統聲樂課堂中已經經過實際教學活動驗證過的優秀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手段加以發揚光大的同時,利用和借助多媒體技術解決傳統聲樂課堂所難以解決的一系列教學問題與教學難題,同時,依托多媒體技術在聲樂課堂的引入與應用,將幫助學生實現更好地發聲練習,同時也能夠實現對學生課下自我提升學習訴求的滿足,從而實現高校聲樂課堂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這是當下每一名高校聲樂課程任課教師所應當為之努力的方向。
[1]桑瀟.多媒體技術在聲樂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性[J].黃河之聲,2009(09).
[2]胡曉瑛.多媒體教學系統輔助聲樂教學研究[J].藝術教育,2009(08).
[3]劉揚.網絡、多媒體教學環境下聲樂教學模式探索[J].藝術教育,2009(08).
[4]溫靜.高師聲樂教學中多媒體運用的重要性[J].藝術教育,2007(03).
[5]史春梅.談多媒體技術在高師聲樂教學中的運用[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3).
[6]喬春霞.試論多媒體在聲樂教學中的作用[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07(06).
[7]邊秀梅,劉小蘭.論多媒體技術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06(08).
[8]郭儷雅.多媒體技術在聲樂教學中的運用探索[J].中國音樂,2005(02).
[9]康曉丹.多媒體技術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和作用[J].湖南社會科學,2005(05).
[10]張克東.多媒體技術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和作用[J].戲劇之家,2016(03).
[11]淺議高校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結合[J].楊海寧,張薇薇.中國成人教育,2013(04).
[12]沈思,朱琨.多媒體技術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音樂大觀,2014(07)
[13]李蘭君.多媒體技術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和作用[J].大眾文藝,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