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球
【摘 要】本文探討在新的理念指導下,教師如何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通過新穎的課堂導入、有效的提問設計、合理的教學節奏以及多方位教學評價,來激發高中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物理 課堂教學 課堂導入 教學節奏 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5B-0034-02
高中生在物理的學習過程中,不只滿足于單純地學習物理知識,而是要將課堂上所學到的物理知識應用到生活的當中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因此,教師在物理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也不得不做出一些改變。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實際,以學生為中心,挖掘新的物理課堂教學策略,以全面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質量,打造出更適合時代發展要求的物理新課堂。本文將從課堂導入、科學提問、節奏調控、有效評價四個方面來探討物理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構建學生主動參與的預習活動
不論在什么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關鍵。傳統的教學早已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教師應該深刻明白這一點,對古板的說教式的教學方式做些改變,挖掘新的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物理本是難懂的一門課程,因此,教師要從課堂導入入手,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從一開始引發學生關注,使學生專注到課堂的學習中來,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要做好這一步,教師可以根據情況,做好導學案,適當地安排學生開展預習活動。
例如,高中物理新課標教材(人教版)的第二章磁場這一課,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基本都是讓學生直接打開課本,翻到《指南針與遠洋航海》這一節開始基本理論知識的說教。這樣一來,學生學習本章知識點的興趣就會大大減少,學習效率也就會比較低下。在這種時候,教師則可以為學生精心創設一個能夠吸引學生興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都參與到磁場的學習中來。教師在本章教學之前,先把學生分組。若一個班 30 個人,可分成 5 組,每組 6 個人,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收集與指南針、磁場等有關的故事。到上課的時候,教師先把各學習小組收集到的自己在平日的生活中看到的與磁場有關的現象讓大家分享,然后將學生收集到的資料進行總結,在這個基礎上再開始引入“磁場”這一節的學習。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自己參與到學習中來,做學習的主人。這種學習氛圍也較輕松,學生更能充分發揮自己,并全神貫注地跟隨教師進入到接下來的學習中來。還有,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借用多媒體工具,利用音樂、圖片、聲音、視頻等來開展預習活動。教師也可以借用多媒體工具來進行導入學習,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利用多媒體工具直觀地呈現學習的內容,使學生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來,做學習的主人。
二、構建課堂互幫互問的互學活動
新課改鼓勵學生帶著問題走近課堂,師生在課堂中進行問題互動。在課堂上,不再是只有教師一方給出問題讓學生來解答,學生也可以向教師或其他學生提問出題,讓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要把握住提問這個關鍵點,通過提問的方式來進行學習,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增強師生間的溝通能力,增進師生間的感情。
例如,高中物理《第一章運動的描述》(人教版)中的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學習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個實驗。為此,在這個實驗的教學中,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透徹理解這個實驗的本質,以便學生在今后碰到類似這個實驗的問題時能夠輕松作答。因此,教師就要充分運用提問策略,引導學生了解基本的知識點,提前讓學生預習本實驗的知識點,并整理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在課堂學習當中,隨機地把班上的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讓小組內的同學就不懂的問題相互之間進行討論和解答,然后教師帶領學生一起來學習實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地對學生進行提問,以激起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但要注意問題的設置不應過難,要具有誘導意義。問題要能引起學生思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學習的最后,教師要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由討論、思考并提問。學生可以就自己不懂的問題向教師或其他學生提問,使學生自身充分感受到在物理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除此之外,教師在對學生提問時,要注意提問的方式方法,并把握好提問的時機;在解答學生的提問時,也要注意表達方式,盡量能讓學生聽懂領悟。教師要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去學習新的知識,幫助學生在物理的學習中獲得更大的進步。
三、發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師調控功能
有不少同學私底下跟筆者抱怨物理難學,問其原因,大部分都說物理老師上課的節奏太快,力學的內容才剛理解,卻發現磁場那章已經上完了。其實,在高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時刻注意上課的節奏。新課標改革下的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這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把握教學節奏的難度增加了。這就更要求教師在把握教學節奏這一塊多下功夫,合理調控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節奏,使學生易于汲取更多的知識,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在實際的物理教學中,教師在面對不同的學生,教學不同的章節內容的時候,課堂教學的節奏都必須有所調整。例如,教師教《第四章熱機》和《第五章制冷機》這兩章的時候,就可以適當加快教學節奏,以便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像牛頓第一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等較為重要或難懂的章節的學習上來;在講到學生都感興趣的內容的時候,可以放慢步伐,逐步開始轉換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自主去思考。教師在物理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還要時刻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如感覺學生的學習狀態不佳的時候,可暫停教學,玩一下物理小游戲或是講選修部分的知識來活躍課堂氣氛,再慢慢地回到教學中來,切忌在學生十分疲倦的時候還向他們大量灌輸晦澀難懂的物理知識。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熟練掌握教材的內容,先根據本次教學內容預先合理安排好教學節奏,然后再在實際課堂教學的時候,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靈活做些調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合理掌握教學節奏,就往往能使教學質量大大提升,也會讓學生感受到新課程理念提倡的人文關懷,使物理課堂教學繪聲繪色,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使師生都能在教與學中輕松地教和學。
四、發揮以學生為中心的評價激勵功能
有效評價策略是檢驗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更是要充分運用這一教學策略,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服務。這里的有效評價策略就不單單指對教師教學的評價,還包括對學生的評價。通過對教師教學和學生課堂學習的雙向評價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增進師生對教學的認知,明確教學中的優缺點,以做到取長補短,更好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在物理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多渠道來完成這一評價。如,一節課 45 分鐘,教師可以在課堂的最后 8 分鐘,讓每個學生說出本節課不懂的知識點或是教學建議,然后教師再隨機抽取 5-6 人提問,以做補充。學生提出的問題也好,建議也好,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耐心聽取學生給出的意見,不能因為學生給出不利于自己的意見而訓斥學生,更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見解和對老師今后教學的期望。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對自己課堂學習的效果進行自我反思評價,從中找出不足并加以改正。教師也要反觀自己物理課堂的教學情況,結合教學目標,對自身的教學進行客觀的評價,并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充分提升教學質量。特別要注意的是,在高中物理實驗課堂中,教師要注意對這種帶有開放式的課堂教學進行綜合評價,為下次更好地設計實驗課堂做好準備。教師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還要秉持人文關懷的觀念,耐心指導學生,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促使課堂教學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總之,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新穎的課堂導入、有效的提問設計、科學的教學節奏以及多方位教學評價等方法,來激發高中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質量。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