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菲++凌晨
摘 要:賞識教育作為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體現的是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思想,高職院校學困生更加需要賞識教育,采用這一方式有利于幫助學困生重塑自信,挖掘自身潛能,提高自律意識,增進師生情感。文章就賞識教育的作用展開研究,探討賞識教育在高職院校學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具體運用途徑。
關鍵詞:高職學院;學困生;賞識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作者簡介:王菲菲(1982—),女,湖南邵陽人,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賞識教育的內涵
賞識就是充分認識到人的積極因素,并加以肯定和贊賞。“賞識教育”是教育者通過欣賞和贊揚受教育者的優點,調動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及情感、動機、興趣、意志和性格,積極投入學習的一種教育方式。賞識教育本質上是生命的教育,是愛的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由于學困生常常具有自卑和自暴自棄的心理,因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始終要對學困生保持尊重、賞識的態度,給予他們更多的愛心和關注,在教育過程中,挖掘學困生的優點和長處,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
二、賞識教育的作用
1.賞識教育有利于幫助學困生重塑自信
自信心是促進人走向成功的支撐力,是促進人類探索創新實踐的重要推動力。然而學困生自卑心理較重,因考試成績不理想、家庭經濟困難、無一技之長等原因,普遍缺乏自信。另外,學困生在人際交往、意志品質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而賞識教育就是用贊賞、期許的眼光看待學困生,平等地對待學困生,看到他們一點一滴的成長,即使沒有進步,也要努力為其創造機會讓其進步,并適時給予鼓勵與表揚,這樣就可以使他們克服自卑心理,感受被人認同的成就感,重塑自信。
2.賞識教育有利于幫助學困生挖掘自身潛能
賞識教育不僅是挖掘潛能、鼓勵表揚并允許失敗的教育,還是創造和諧愉快的環境,讓學生展示才能的平臺。高職院校的學困生,雖然在學習能力、自控能力方面表現較弱,但是主觀上他們也想好好學習,而且每個人的天資稟賦并沒有多大差別,只是個體在不同領域表現不同。所以,賞識教育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相信學困生必有其長處,在平常的工作當中就要善于發現學生的亮點,肯定他們的成績,盡可能地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能力,鼓勵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主動性,不斷突破自己、超越自己。
3.賞識教育有利于幫助學困生加強自律意識
高職學困生經常處于一種自我懈怠、松散不羈的狀態中,不思進取,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很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缺乏明確的奮斗目標。針對這種現象,我們要真誠傾聽學生內心最真實的感受,深入地了解并理解他們,通過賞識教育,能在相當程度上激發學生的自尊心,促使其更加自覺主動地順應社會,約束自身的不良行為,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鼓勵學生相信自我、鍛煉自我、挑戰自我,增強自控能力,自覺主動養成嚴于律己的優秀品質,從而增強自身的自我控制能力。
4.賞識教育有利于增進師生情感
在高職學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教育者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賞識教育需要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投入更多的感情,用真情感化學困生,及時與他們進行交流和溝通,盡可能地發掘他們的亮點,還要用賞識的眼神去鼓勵他們和信任他們,也要盡可能地去幫助和鼓勵他們克服困難,這樣不但能使學困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與稱贊,還能對老師產生較強的信任感,從而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學困生也會主動地將老師的要求轉化成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賞識教育實施途徑
1.賞識教育需要教育者投入更多情感,關愛學困生
在賞識教育中,愛心教育是一種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因此在學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師需要投入更多的情感去關愛學困生。學困生群體往往有極強的自卑感,自尊心極為脆弱,同時有著消極的心態。而教師真誠、用心的關愛,可以使學困生消極、冷漠的心態得到溫暖,換來學生的認同。當他們體驗到教師對自己的一片愛心和期望時,他們的排斥心理便會轉化為信任,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如果教師用真情去幫助學生,用愛心去溫暖學生,用實際行動去感化學生,去深度挖掘每一名學生的自身特點,適時開展賞識教育,針對學生存在的實際問題釋疑解惑,教師就能夠讓學生發自內心地信服教師。
2.深度挖掘學困生閃光點,激發主動積極性
賞識教育要求懂得欣賞,善于欣賞,更要把握時機,發掘學困生的閃光點,及時地給予鼓勵和表揚。學困生表現出來的積極因素是很微弱的,這就需要教師以賞識的眼光關注每一個學困生,去發現他們身上的細微變化,努力尋找其優點,發掘閃光點,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表揚。比如,表揚某個學困生的進步時,能在班級同學面前提出來,則更容易激勵學生努力,成為他們前進的動力。這樣,他們在同伴中就會感受到自我的價值,渴望受到關注和表揚的心理就會得到滿足,由此樹立自尊心,增添自豪感,不斷提高成績,克服缺點,以更加積極的狀態投入學習生活中。
3.教會學生自我賞識,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
自我賞識就是一個人在自我發展的過程中,能夠隨時發現自己身上的優點和長處,從而從心理上賞識自己,肯定自己的價值,發掘自身的潛力。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學困生高考成績均不是特別理想,因此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總有一道揮之不去的失敗的陰影影響其內在的自尊與自信。在教育過程中,我們要鼓勵學生勇于正視自身的弱點,正確認識自身的優點,使每個學生都能看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同時,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幫助其展示優點,讓學生在教師的賞識教育中學會自我進步、自我賞識,從而樹立起強烈的自信心。
4.積極引導學困生做出調整,重新定位,樹立新目標
學困生自我信心的塑造以及自律意識的培養從根本上講與人生理想、價值觀等密切相關,只有樹立起新的人生目標,明確今后奮斗的方向,才可能調動起自身內在的潛力,激發出為理想而奮斗的內在動力。學困生最重要的進步就是改變落后狀態,教師可以運用賞識教育的激勵方式來調動學生熱情,促進其行動,引導他們積極做出調整,重新定位,逐步引導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
5.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深化賞識教育
校園文化活動具有陶冶情操、愉悅身心的功能,能實現對大學生精神、心靈和性格的塑造。學校要以校園活動為契機,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為每位學生提供展示自身才華的舞臺,同時也給學困生以展現自己的平臺,來發掘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讓他們在校園文化活動中參加自己喜歡的各種活動,展現自身的亮點。因此應多鼓勵學困生積極參加活動,讓他們在行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不斷樹立自信心,學會賞識自己,從而把賞識的力量轉化為學習的動力,體會成功的滋味,懂得人生的價值,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
參考文獻:
[1]范新景.對高職大學生賞識教育的思考[J].信陽農林學院學報,2014(3).
[2]馮曉星.賞識教育在學生管理中的應用[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