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堯良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時期實行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必要性,闡述了內部控制的實施,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水平提高的意義,深入分析了當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指出了內部控制的實施,對單位成長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
財務會計是行政事業單位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系到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安全,行政效能的發揮,以及實現健康發展策略的關鍵。社會環境的變化,以及國家政策的改革與優化,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已經成為了行政事業單位成長的必由之路。
一、實行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國家政策的要求
2012年11月,財政部印發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提出明確要求。2015年,財政部又下發了《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若干意見》,為行政事業單位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時間表,將行政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工作提上了議事日程,2016年財政部制定了《關于開展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國各行政事業單位在2016年年底前完成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達到以評促建,逐步完善。
(二)目前財務會計狀況
近些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及其影響的不斷深入,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存在的問題日漸凸顯,監督機制弱化、違法違紀現象頻發等,不僅對單位本身信譽與形象的提高帶來了阻礙,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市場的競爭環境[1]。考慮上述問題,國家從政策的角度,對行政事業的發展提出了要求,指出,應將財務會計的管理重點轉移到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上來,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的內部控制,提高單位內部控制意識,強化內部控制監督機制、嚴格授權審批制度,嚴厲打擊違法違紀現象,以優化單位競爭環境,為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提供更好的保證[2]。
(三)行政事業單位成長的關鍵
財務會計所反映的內容,是行政事業單位據以制定下一步發展策略的主要依據,同時也是單位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關鍵途徑。從行政事業單位的角度看,傳統的財務會計存在的監督機制弱化等問題,會直接削弱會計本身在反映行政事業單位真實發展現狀方面的意義,長此以往,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成長,會產生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現狀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主要包括內部環境、內部監督、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以及信息溝通等五大要素,內部環境是決定內部控制效果的基礎,內部監督是內部控制建設的載體,內部風險是內部控制的前提,控制活動是內部控制的形式,信息溝通是內部控制的運用。行政事業單位只有不斷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加強內部監督、做好風險評估、改善內部環境、加強控制活動的實施力度、提高信息溝通水平,才能使單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對于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五大要素,目前在我國部分行政事業單位中,由于財會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以及單位領導層的不夠重視,造成了:
(一)內部監督弱化: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雖具有監督的職能,但監督人與單位領導存在隸屬關系,同時承擔了運動員和裁判員的雙重角色,也就造成了內部監督形成虛設,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現象時有發生,監督機制弱化問題明顯。
(二)風險評估虛設:前幾年,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有關人員分工不明確,共用共管現象嚴重,票據管理混亂,財務會計本身容易出現漏洞,貪污舞弊時有發生,違法違紀屢禁不止,腐敗現象呈高發態勢,風險評估工作停滯不前,評估水平極其低下。
(三)內部環境低劣: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構架不完善,從業人員專業素質及基本道德素質參差不齊,賬目漏洞多,錯誤嚴重,會計信息質量不高,內部控制環境差,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整體工作水平的提高十分不利。
(四)控制活動薄弱: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控制活動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內控未按照流程進行,以及授權審批制度落實情況差兩方面。部分事業單位在未經上級部門同意時,隨意變賣資產及設備,未嚴格落實授權審批制度,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水平低下,對單位成長不利。
(五)信息溝通不暢:行政事業單位雖已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了財務會計中,但信息與信息之間的溝通仍較為困難,信息孤島現象顯著存在,財務會計人員所收集到的基本數據真實性差,優化內部控制很有必要[3]。
三、行政事業單位實行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意義
(一)有利于完善會計工作管理制度
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的內部控制,對單位內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具有積極意義。從本質上看,財務會計的內部控制,是行政事業單位用以完成會計監督管理的主要途徑之一,與會計工作有關的人員,應加強對落實內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認識,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方法解決現有財務會計中存在的問題,以確保單位會計工作能夠更好的開展。除此之外,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要求加強對會計審計的監督,能夠有效提高會計單據所反映的內容的準確度,有利于加深領導層對單位財務狀況的了解,因此也就能夠為單位管理制度的制定,提供更有意義的參考。
(二)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會計核算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決定著會計本身的核算制度。核算制度準確度以及科學性的增強,是確保單位資金來源以及去向、收入以及支出清晰體現的基礎,對會計核算制度的執行,及其合理度的提升,能夠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另外,根據現代社會的要求,還應將以計算機為代表的信息化技術應用到財務
會計的內部控制中,增強信息的連通性,徹底解決傳統快捷核算中存在的信息孤島問題,能夠有效提高會計核算制度的現代化水平,對制度合理性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4]。
(三)有利于提高單位財務信息的真實性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受會計做假,資產使用和管理的失責以及單位領導功利因素的影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逐漸受到了大眾的質疑。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規范單位財務管理,確保內部控制制度運行科學規范,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財產浪費和損失,杜絕各種舞弊和腐敗,還本逐源,對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信息真實性具有重要意義。
四、行政事業性單位實行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作用
建立完善的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和內部控制體系,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資產安全,會計信息真實以及行政事業單位發展都有重要作用。具體來說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內部監督的強化: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要求在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分別建立規范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采用定期監督與不定期突擊檢查聯合的方式,降低部分人員失職失責的發生幾率,對于內部監督的強化具有重要作用。
(二)內部風險的減少:內部控制的實施,要求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有關人員進行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制,設置專門人員,分別負責票據的管理、以及票據數據的收集等工作,一旦某一環節出現問題,如票據數據與實際不符等,應嚴厲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對于違法違紀等風險發生幾率的降低,具有重要作用。
(三)內部環境的優化: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要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培訓,建立健全規范科學的管理制度,提高相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道德素質,就能夠有效優化單位內部環境。
(四)控制活動規范性的提升: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要求嚴格審批制度,落實各項流程,在需要進行資產處置時,必須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按內部控制制度嚴格執行。在上述要求下,控制活動規范性能夠得到極大的提升。
(五)信息孤島問題的解決:內部控制制度的落實,要求提高財務會計信息的溝通水平,將財務信息的收集、財務信息的整理、財務信息的公布以及財務信息的存儲和利用等連接在一起,形成財務會計內部控制鏈條,對信息孤島問題的解決,具有積極作用。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行政事業單位應從自身出發,強化內部監督、優化內部環境、加強對風險的控制,在嚴格落實國家政策要求的基礎上,徹底解決傳統財務會計中存在的問題,為單位的長遠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呂冬梅.淺析事業單位實施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必要性及管理措施[J].經營管理者,2014,21:202.
[2]張瀟霄.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探討[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5,07:120.
[3]楊梅.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對策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12:42+41.
[4]嚴秀蘭.關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幾點思考[J].財會學習,2016,20:215+217.
(作者單位:崇陽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