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娟燕
摘要:信息化教學模式是一種與現代教育發展相適應的教學模式。高職院校要適應現代教育發展要求就必須要發展信息化教學。高職院校在發展信息化教學過程中存在對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學校信息資源建設滯后、信息化教學的師資隊伍素質不高等問題,為此要提高對信息化教學的重視程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加強信息化教學的資源建設。
關鍵詞: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問題;策略
一、信息化教學的概述
一直以來,對信息化教學的界定都沒有形成統一的觀點和意見,學者們各執一端,莫衷一是。其中認可度較高的觀點是張一春教授提出的,他認為,信息化教學是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持,應用現代教學方法的教學。在信息化教學中,要求觀念、組織、內容、模式、評價、環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可見,信息化教學是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所構建的教學平臺,融入各種各樣的教學媒體、信息資源展開教學的活動。信息化教學的目的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在教學過程中實現知識、態度、價值觀等的自我建構和自我完善。信息化教學模式作為一種現代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揚棄,因而有著許多新的特點。首先,信息源豐富,信息量大,有利于教學情境的創設。其次,有利于彰顯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再次,有利于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提升教學效果。最后,有利于培養學生互助互動的意識,幫助他們形成合作學習的習慣。
二、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對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今天,教育部門對信息化教學越來越重視,并給出了許多建設和完善信息化教學的意見。比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就有關于“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的內容。文件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優質教育資源開發和利用,構建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等意見和建議。但是部分高職院校并沒有認識到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把國家出臺的文件僅僅當成口號,而沒有在教學實踐中踐行。即便部分高職院校認識到了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也只是停留于膚淺層面,認為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就是教學生上網查閱資料,或者簡單地利用網絡資源開展教學活動,沒有建立其一整套信息化教學工作的規劃,也沒有建立信息化教學的領導機構,存在管理機構、人員編制等不到位的問題。
(二)學校信息資源建設滯后
作為信息化教育核心的信息化教學離不開結構合理、數量龐大的信息資源。可以說信息資源建設是信息化教學順利開展的前提和基礎。但是,我國高職院校普遍存在信息資源建設滯后的問題。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有多個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有三個方面:一是相關教育部門缺乏強有力的指導,且協調乏力,對高職院校信息資源建設的推動力度不夠;二是信息資源建設標準不一,各個地方、各大高職院校各自為政,自成一統,導致了資源的重復建設,也不利于今后資源的相互兼容及共享;三是高職院校之間缺乏科學有效的協作,在信息資源建設上缺乏合作,使信息資源建設的人力物力資源沒有形成合力。信息資源建設滯后對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的順利開展形成了阻礙。
(三)信息化教學的師資隊伍素質不高
信息化教學需要教師實施。與傳統教學不同,信息化教學對師資隊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并不能真正把握信息化教學的內涵,具備信息化教學的觀念和能力,因而還不能完全適應這一要求。一方面,高職院校的教師受以往傳統的教育模式的影響,對信息化教學的要求還不能完全領悟,要具備信息化教學的觀念和能力還需要繼續努力;另一方面,信息化教學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學觀念、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等都有心的要求,教師要具備這些素質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教師喲啊具備良好的信息意識,把教學觀念、教學組織、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評價、教學環境等一系列要素信息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的有效實現方式
(一)提高對信息化教學的重視程度
在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的建設過程中,學校領導是主要建設的主要帶頭人,要充分認識到信息化教學在高職院校發展中的重要性,認識到教育信息化是高職院校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要求,也要充分認識到教育信息化對于高職院校走向現代化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要十分重視信息化建設,不斷更新教育技術手段,更新現有的教學設備,促進教育技術的水平的不斷提升。一方面,要把這一工作納入到學校發展的總體規劃當中,分階段、有計劃地實施。另一方面,要強化教師的責權利意識,把他們在信息化教學中的責任、權利和利益統一起來,促進現代信息信息化教學的順利開展。提高高職院校對信息化教學的重視程度,是信息化教學有效實現的前提。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講授不再是學生獲取信息的唯一來源。在信息化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不是為學生提供現成的信息,而是提升學生的信息敏銳性,幫助他們掌握信息獲取的方法,培養他們獲取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師不再像過去一樣是以知識的權威者面貌出現在學生面前的,而是以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面貌出現在學生面前的。因此,教師要在信息化教學中要創設出與課堂教學密切相關的情境,幫助學生在情境中探索知識和建構自我。為此,教師必須要掌握信息化教學所需要的基本知識和教學技能,培養自身的信息素養,提高自己在教學和生活中獲取和利用信息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同時,要根據各類信息媒介的特點,選擇和運用不同的媒體,建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信息資源平臺。
(三)加強信息化教學的資源建設
此外,高職院校要加強教學信息資源建設,豐富信息資源的結構和內容,促進信息字眼獲取的便捷化和高效化,為提高信息化教學水平打牢基礎。信息化教學的資源主要是指數字化的學習資源,包括五個方面:一是模擬音響教材,即與課本相配套的音響教材,如音頻教材、投影教材、視頻教材等等;二是數字化的音像教材,即利用計算機技術職稱的數字化音響教材,如DVD等;三是多媒體教學軟件,即利用計算機技術制作的多媒體軟件,如Photoshop等;四是電子出版物,即紙質出版物的數字化,如各類電子書等;五是網上課程,如MOOCs等。這些資源構成了信息化教學的主要資源,高職院校要投入經費做好此類資源建設,并把這些資源運用于信息化教學中,提高高職院校的信息化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許紅葉.地方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3(03).
[2]王衛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策略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 2012(05).
[3]張紅濤,王二平.態度與行為關系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J].心理科學進展,2007(01).
[4]蘇清香,王廣新.教師關注和實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測量與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06(11).
[5]杜寶芳.論高職院校教師自我效能感提高的策略[J].教育與職業,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