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項目:鄭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校級課題“對話理論視角下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研究”(課題編號2016XJYB06)]
摘要:在對話管理視野觀照下,本研究詳細闡述了對話管理理論的內涵和特征,并基于對話管理提出了改進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幾點思考,以期從一個新的視角對學生管理理論研究和實踐改進提供一點指導。
關鍵詞:對話;理解;學生管理
對話教育是信息時代在精神領域中的教育回應。本研究將運用對話理論重新構建管理觀,強調管理過程中的平等原則,關注管理主客體的權利。對話式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開展自我對話,關注自我意識生成,與自己的思想進行有意義的對話,使理解提升到更高層次。學校是一個開放的系統,需要與周圍的環境相交織融合,不斷地進行物質、信息、能量的交換和傳遞。教師與學生的對話,輔導員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等,對話成為交流的平臺,教育的雙邊活動和學生的主觀意識促使高校的教育活動具有對話性。對話式的教育模式成為學生管理的策略手段,是一種追求人性化和創造性質的教育,是教育領域發展的方向。
一、對話理論的基本內涵與特征
(一)對話的基本內涵
對話,是在民主意識的指引下,主體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共同創造、平等對話,由意義的傳遞轉變為意義的生成,最終實現主體之間的視界融合。真正的對話蘊含著一種伙伴關系或合作關系,在交談過程中,雙方是平等的對話者,既是講述者又是傾聽者,通過相互理解,彼此自發地進入對方的視野。
“對話是指人與人之間建立和形成的一種平等、真誠、開放、自由、民主的相互交往關系”。[1]對話是一種引導教育者思考教育本質的理念,又是一種有效指導教育工作開展的有效手段。作為教育理念的對話,它喻示著一種教育精神或教育理想,意味著在教育過程中以“對話”意識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從單向傳遞知識轉變為共同構建;意味著師生之間構建一種平等的溝通機制,雙方彼此敞開精神世界,彼此接納,每一個個體都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彼此互相承認、互相尊重。
(二)對話理論的特征
1.民主性
對話理論倡導的是一種建立在“民主”基礎上的管理。民主、平等是對話管理的基本特征。對話管理是民主的管理,這就意味著要打破管理者在管理中的絕對權威地位,讓被管理者參與其中,意味著被管理者在管理中可以有表達權、發言權,同時,作為管理者要尊重被管理者提出的合理建議,并及時對管理作出相應調整。對話管理強調管理從集權走向分權,在這種管理模式下,教育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能夠“以人為本”,并通過一定的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轉變領導方式,加強對話交流、合作和溝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雙方的對話中,從知識的傳授走向知識的共建,師生之間相互敞開各自的精神世界,彼此接納,形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平等與溝通,這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內在要求。
2.主體間性
對話的核心思想強調對話雙方具有平等的地位,一種指向于權利的平等,對話雙方不具有被壓迫的層面,在雙方中是“之間”領域的存在,使得“我和你”是平等的,通過溝通與交流,相互理解,雙向互動,從而達成意義的生成,而不是意義的簡單灌輸和單向度的傳遞。“主體間性作為主體間關系的規定,它主要指兩個或多個個人主體,即主體與主體之間的內在相關性和統一性,它是主體之間在語言和行動上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融合、雙向互動、主動對話的交際特點和關系,是不同主體間的共識和不同主體通過共識所表現出的一致性”[2]。各主體間通過對話和溝通達成主體間的理解,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滲透,彼此互惠、共同發展。
3.創造性
對話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它以現實世界為中介,是發生在所有人之間的平等的創造性活動。蘇格拉底的“產婆術”,即通過提問、反詰、引導、歸納、定義等步驟進行啟發式的教育,目的在于激發新靈感,創生新認識。對話雙方在對話過程中,通過構建民主平等意識,進行坦誠的交流溝通,對話性溝通超越了單純意義的傳遞,來自他人的信息被自己所吸收。同樣,自己的思想在進入對方的意識世界中也會喚起意識的活躍,激發新的靈感。雅斯貝爾斯也指出:“對話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實現。對話以人及環境為內容,在對話中,可以發現所思之物的邏輯及存在的意義。”[3]意義建構生成是一個反復循環的過程,在對話雙方之間不斷溝通交流中,在舊的認知反復揚棄的基礎上構建新的認知,從而不斷達成新的意識、培養新的能力、形成新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二、對話理論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方法探討
理念是管理的基礎和先導,是管理的核心和精髓,是做好管理工作的關鍵所在,高校學生管理既是科學也是藝術。高校是育人的地方,管理的方式、尺度要科學合理。高職院校的學生思維活躍,把對話教育運用于學生管理中,需要不斷探索、思考,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力求把學生管理工作做到更好。
(一)營造人文生態,構建“對話意識”
對話意識是一種民主的、平等的、寬容的、合作的意識,它指向主體彼此間相互理解、共同創造。育人是學生管理工作的第一使命。曾任哈佛大學校長40年之久的艾略特認為,“大學文化最有價值的成果是使學生具有開放的頭腦,經過訓練而謹慎的思考態度”。人是手段與目的的統一體,這就要求學生的管理必須體現民主、平等的精神,既要尊重人、關心人,又要管理人、發展人,強調人本管理,張揚人的個性。在哲學解釋學看來,人與人、人與社會已不再是二元對立的“主體—客體”關系,也不是“人—物”關系及“我—他關系”,而是人與人之間互相理解與對話的社會性關系。在《今日的教育為了明日的世界》一書中提到,教育者需要“喚醒未被知曉或沉睡中的能力,使得每一個人都能分享到人們完全能夠發揮自己才能的幸福”。喚醒人的潛能,需要管理者高瞻遠矚,使管理理念從強控過渡為弱控,做到有管有放、寬嚴并濟,由無所不包,而變成宏觀管理者。
(二)透過真誠理解,洞穿管理真諦
理解是對話的前提,通過理解達到雙方觀點上的一致是對話順利進行的基礎。通過師生雙方的“視界融合”,達到雙方對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本真目的的共同理解。教師的言傳和身教,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會讓師生雙方從對話教育中獲得道德和理性的升華。如在作為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的高校思政課堂上,教師在結合主流的意識形態基礎上,把握新時代青年的心理特點和時代特性,多與學生溝通和交流,關心學生的想法和心理需求,這樣教師和學生間才可能形成共識,達到互相理解。成功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先進思想的引領和指導,往往得益于它前衛的思想和對正確理念的秉承和吸收,并將其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
(三)運用語言藝術,提升對話新高度
對話的本質在于能夠在自我中發現他人和在他人中發現自我,師生、生生之間是通過交往才使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展開。透過對話管理的深層內涵,高職院校管理者履行教育管理職責的核心是指導與服務,使學生能夠自我管理,良性發展。管理者只有注意轉換角色,擺正自己的位置,積極主動地為學生提供學習和生活方面的管理與服務,才能在無形中為學生營造奮發向上的成長成才氛圍,形成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良好氛圍和工作格局。師生、生生對話的開展,需要建立在恰當語言的運用上,語言作為對客觀世界的真實的反應,應該具有準確性;同時,在溝通交流中的對話語言還應該具有生活化的特點。引導對話從哲學理論向教育方向轉變的是當代巴西教育家保羅·弗萊雷,他提出解放教育思想,倡導對話式教學,認為沒有了對話,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也就沒有真正的教育[4]。用激勵的方法提高教育效果是對話教育的關鍵,掌握激勵藝術是做好學生管理工作的精髓。
(四)樹立生本管理理念,激發學生自我管理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要堅持以人為本,堅持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既要充分發揮學校教師、黨團組織的教育引導作用,又要充分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他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從對話管理理論的視角分析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者樹立生本管理理念,激發學生群體的自我管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在師生之間搭建平等交流平臺,提供教育管理資源,使學生在自己的舞臺中找到自我。尤其是高職院校學生,專業優勢明顯,與社會需求契合度高,作為管理者,必須充分信任學生并尊重學生的自主權益,確立管理中的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并激發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這應是對話管理理念的發展走勢。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人員要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從引導走向放手,但這并非放任自流,而是一種積極的態度引領。管理者要依靠學生會和班團干部的團體力量,充分發揮學生黨、團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及他們在學生中的影響力,積極引導高職學生主動參與學生管理及社會實踐,有意識地培養激發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欲望與能力。
對話理論倡導下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并不否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本質和終極目標,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對學生管理工作的一種探索,其目的是為管理工作注入新的思路,提供新的思考路徑。對話理論視角下的學生管理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在觀念層面、教育制度層面和實踐層面等做出相應的變革和突破,真正營造一種對話環境。從觀念層面看,要實現對話的真正教育功能,需要在教育主體雙方樹立對話意識。從制度層面看,需要從制度設計的層面轉變,真正的發揮對話在制度設計過程之中的功能和作用。從實踐層面看,要真正發揮對話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須在實踐中立足對話開展活動,在實踐中真正地觀察對話的精神。
【參考文獻】
[1]張博.幼兒教育從“奴化”走向“對話”[J].山東師大學報人文社科版,2001(05):26.
[2]于光.德育主體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177.
[3]陳雙鳳.高校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
[4][巴西]保羅弗萊雷.被壓迫者教育學[M].顧建新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41.
作者簡介:司麗娜(1985-),女,漢族,河南內黃縣人,教育碩士,鄭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生處,助理講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