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俊雄
摘 要:當前,我國正處于一個經濟轉型的階段,并且隨著新媒體的出現,對我國的傳統媒體的新聞傳播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和沖擊。因此,在這個過程當中,新聞評論也在不斷的發生著改變,使得新聞工作者感覺到工作壓力急劇增大。筆者主要對于當前媒體融合時代的新聞評論的現狀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對于它的發展趨勢來展開了研究。
關鍵詞:媒體融合 新聞評論 新媒體 現狀 趨勢
一、新聞評論內容正在從單一化走向多樣化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每一個人都在網絡中有了發言權。并且智能手機的普及,更是加快了網絡信息的傳播速度以及人們在網上社交的習慣。而媒體融合時代,在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相互融合的過程當中,新聞評論的內容由一部分的專業人群變成了所有網絡人群。因為僅僅通過互聯網技術,人們便可以在新聞下面發表相關的評論,因此,評論的內容會變得越加的多樣化,這主要是由于互聯網上,新聞信息傳播的人們范圍極為廣泛,并且人群的文化程度、生活背景等等都有著重大的差異。反之,相比較于傳統媒體所發表的新聞評論而言,更多的是由專業人士所作出的評論。而專業人士具有的特點主要就是在于他們的文化背景、文化程度大部分而言都是類似的,并且在傳統媒體的浸染下,久而久之,新聞評論的風格會逐漸接近,這就直接的導致了評論內容會更加的單一化,而缺乏新鮮元素。
所以說,在媒體融合時代,當前的新聞評論也正是處于一個由單一化走向多樣化的一個現狀。并且,根據筆者對于當前互聯網上所發布的相關的新聞評論可以總結出新聞評論的趨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再是僅僅滿足于溫飽需求,反而是開始追求精神追求以及自我個性的表現。而每一個人對于同一條新聞而言都有著不同的看法,這就導致了在媒體融合時代,新聞評論由單一化走向多樣化的趨勢是必然的,之后,很有可能多樣化的更加的極端。
二、表現形式正在從標準化走向個性化
在傳統媒體的新聞傳播階段,對于新聞的評論的表現形式也是十分的專業的。甚至可以說,如何寫出高質量、符合標準的評論是有著一套標準流程的。造成這個現狀的原因主要就是在于,在之前,由于各種通訊還不發達,對新聞評論的寫作往往都是一些專業的人士,他們從事這個行業已經很久了,因而這個行業必然也會發展出來更加標準的新聞評論寫作和產出流程。并且,新聞評論的表現形式其實也算是受到一部分的新聞內容的影響的。如果新聞內容比較嚴肅莊重,那么新聞評論的表現形式和風格也必須向嚴肅莊重這個方向走。而如果新聞內容比較偏向于娛樂化一些,那么此時使用嚴肅風格的寫作來寫新聞評論也是十分的不合適的。
但是在當前媒體融合時代而言,這些標準在一定程度上都發生的轉變。造成這個現狀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于更多人開始進行新聞評論,而他們之間對于新聞評論的寫作并不會遵循基本的流程,而會根據自己的寫作風格和習慣展開新聞評論的寫作。與此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人們會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經驗,從而使新聞評論的表現形式從標準化逐漸走向個性化。
而未來的發展趨勢,在筆者看來,經過長期的新聞評論的寫作,人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也會總結出一定的新聞評論寫作規律和標準,從而又使新聞評論的表現形式返回標準化的階段、
三、作者隊伍也在從職業化走向大眾化
上文已經說過,在傳統媒體時代,新聞評論的工作者往往是在這個行業之中工作過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人員,他們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已經培養起了職業道德規范和職業水平。因此就他們而言,他們對于工作的態度是認真的、嚴謹的,但是缺點是缺乏創造力。而隨著新媒體的到來,人們在網絡上也逐漸有了發言權,更是由于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導致傳統媒體也必須同步的將它的新聞也有發布在網絡之上,此時,人們就可以在網絡上查看各種各樣的新聞信息,并且發表自己對于該條新聞的看法和意見。而這群人是沒有經歷過任何的新聞評論的寫作培訓的,因此他們的評論是新穎的、具有個性的,但同時也是不符合流程和標準的。但是,媒體融合時代中這些都不是問題,可以說,這個時代下的新聞評論的作者隊伍會從職業化直接走向大眾化,人們進行新聞評論的門檻更低了,更多人也愿意在網絡上展現自己的真實想法。可以說,新聞評論的作者碎舞從職業化走向大眾化是必然的。
另外,在今后的新聞評論發展當中,他的趨勢應該是在大眾化的新聞評論人員中也會出現受到歡迎的大眾化的新聞評論,對于這個受到廣泛歡迎的新聞評論,人們應該是抱著追捧的心理來進行閱讀的,說不定此時也會回歸一種職業化的狀態。
小結:本文主要從新聞評論內容正在從單一化走向多樣化、表現形式正在從標準化走向個性化以及作者隊伍也在從職業化走向大眾化對媒體融合時代的新聞評論現狀和趨勢展開了分析,可供相關人士參考。
參考文獻
[1]曹春霞.移動互聯網時代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形態走向[J].新聞論壇. 2013(06).
[2]何蕊.廣播電臺新聞評論節目發展趨勢探討[J].新聞戰線. 2015(14).
[3]李宏偉.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面臨的困境及介入策略[J].中國報業. 2014(20).
[4]謝譽元.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困境與發展路徑探析[J].中國記者.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