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輝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政治經濟水平不斷發展,科學技術水平不斷進步,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電子通信的應用更加廣泛普遍。在此基礎上,高校電子通信專業也隨之高速發展。但是,就目前我國高校電子通信專業教育教學的具體實施情況來看,由于高校電子通信專業教學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導致高效電子通信專業學生畢業后由于缺乏相應的實踐能力,在就業或者創業發展時面臨許多問題。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有效保障大學生的長遠發展,高校電子通信專業教師必須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通過創新教學方式,結合實際經驗,為學生提供更加高效的學習幫助。本文通過闡述我國目前高校電子通信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高校電子通信專業教學的改革策略,旨在為電子通信專業教學的有效實施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高等教育 電子通信專業 教學改革
引言
隨著電子通信技術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于我國各行各業,電子信息通信技術正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的新興動力。電子信息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必然要求越來越多的高素質電子通信專業人才。為實現這一目的,就要求我國高校電子通信專業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必須提高,以保障大學生的長遠發展同時促進我國電子信息通信技術的健康發展。然而,我國目前電子通信專業教學仍然存在一定問題:電子通信專業教師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不積極、不主動等,都對高校電子通信技術專業教學的實施開展工作影響嚴重。
一、當前我國高校電子通信專業教學的現狀及問題
1、學生主體意識淡薄
傳統的高校電子通信專業教學理念認為,學生只需要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和少量的實踐操作知識,究其原因,根本在于教師沒有完全認識到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換而言之,傳統教學觀念下的教師認為學生只是學習的工具。目前很多高校教師仍然保留著這種傳統的教學觀念,具體表現為教師只注重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情況而不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1]。盡管新課改的實施使部分教師改變了原有教學模式,但其不合時宜的教學理念并沒有完全根除,導致教學過程中,教師仍然是主要對象,占據主導地位,而學生缺乏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以及積極性,以至于學生缺乏得到實際鍛煉和能力提升的機會,進而影響其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從而影響其未來發展。
2、教師教學目標模糊
制約我國目前高校電子通信專業教學健康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高校電子通信專業教學中教學目標模糊。作為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指明燈”,教學目標對于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至關重要。正確、完整的教學目標是教師開展針對性教學、完成教學目標的有效保障。然而,在我國目前高校電子通信專業教學具體實施中,大部分教師在設置教學目標時,并不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更沒有對學生未來的就業發展和創新發展做出規劃,導致學生大多只能學到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而缺乏相應的實際經驗[2]。僅有少部分教師意識到了培養學生主觀體驗和情感體驗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明確的教學目標的缺乏,這些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以至于學生盡管加深了體驗,實質性操作經驗仍未獲得。
3、教學缺乏針對性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導致基于科學技術發展的電子通信專業不斷發展進步。為了有效保障學生畢業后的就業發展以及長遠發展,保障電子通信專業學生的專業素質,教師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加深學生對電子通信專業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然而,我國目前高校電子通信專業教學的具體實施仍然存在一定問題,即教師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掌握,而忽視學生實際經驗的積累。對于教師來說,首先,由于其在教學過程中過度依賴教材,但是教材更新的速度遠遠落后于現代化電子通信技術發展和進步的速度[3],導致教師沒有辦法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也沒有條件根據市場需要的具體要求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幫助。其次,由于高校電子通信專業教師更多地強調理論知識,并且主要以理論講解為主要教學方式,而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不夠重視,導致學生走出學校進入社會后由于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不足而無法適應快速發展的時代需求。
二、高校電子通信專業教學改革途徑探析
1、改變教學觀念,教學目標合理化
傳統的電子通信專業教學理念嚴重制約了未來電子通信的發展,因此,高校電子通信專業教師必須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將其加以改進,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教學中,教師應牢記學生在校學習的經驗是其未來就業發展和長遠發展的基礎,并以此作為教師進行教學模式改革創新的出發點。同時,教師在制定新的教學方法的時候,應注意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培養納入教學目標的范圍,并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實踐體驗加以重視,以此提高高校電子通信專業教學的有效性。
2、創新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有效性
創新教學方法,保證教學過程的有效性是高校電子通信專業教師的工作重心。具體來說,可以通過情境教學法、合作探究教學法以及實驗教學法等方法進行電子通信專業教學方法創新。情境教學法具體表現為通過實際的情景教學,幫助學生設身處地地發現問題,并學會解決問題,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實現學習的有效性;合作探究教學法主要幫助學生團結協作能力的提升;實驗教學法通過具體實驗操作,促進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完善評價體系,教學評價程序化
傳統的電子通信專業教學評價中,教師過多強調理論知識的掌握,導致其對學生的評價主要基于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的好壞。新課改以來,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下,要求教師必須建立一套包括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其他多方面能力的完善的評價體系,同時制定出一套標準的教學評價體系,以做到教學評價有理有據。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電子通信專業教學的改革有效響應了新課改的號召,不僅保障了電子通信專業教學的高效實施,更能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改變教師傳統的教學理念,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探尋新穎的教學方法,建立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可以有效改善我國目前高校電子通信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學生主體意識不明確、教師教學目標模糊以及教師教學缺乏針對性等問題。
參考文獻
[1]張書真,宋海龍.西部地區高校通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以吉首大學為例[J].電子世界,2013,12:148-150.
[2]厲斌斌,張亞明.高校電子商務特色專業教學改革實踐--以燕山大學電子商務專業為例[J].教學研究,2012,03:65-69.
[3]雷可君,楊喜,孟凡斌.欠發達地區高校專業實驗室建設與教學的改革實踐—以吉首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實驗室建設和實踐教學改革為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3 , 09: 65 -67.
[4]曹新亮,邵婷婷.轉型期地方高校“項目式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以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本科生工程素質培養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5,0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