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紅梅
摘要:本文通過調查發現應收賬款存在信息不對稱、銀行謹慎性、平臺配套服務不到位、核心大企業積極性不高等問題,提出完善平臺操作功能、加強宣傳推廣、加強監管和加大政策引導等建議促進平臺在轄區快速推進。
關鍵詞:應收賬款 融資服務平臺 問題及對策
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平臺”)是依托互聯網為廣大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提供快捷、高效和低成本的應收賬款融資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和推廣應用已一年有余,為全面了解玉溪市應收賬款融資業務發展現狀以及平臺建設應用情況,通過實地走訪銀行、召集銀行和企業座談會等形式深入調研。調研發現,銀行辦理應收賬款融資業務謹慎性較高,債權企業參與應收賬款融資積極性高但普遍認為手續繁雜,銀行與企業對平臺建設意義總體了解不夠,參與注冊使用意愿不強。
一、應收賬款融資業務開展及平臺推廣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不對稱導致應收賬款交易背景真實性確認難
調查顯示,銀行普遍認為制約應收賬款融資業務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應收賬款交易背景的真實性和賬款實際價值確認難。在實際應收賬款融資業務中,若沒有其他有效抵押物的情況下,應收賬款交易背景的真實性、債務人身份的真實性、債務企業經營生產情況以及還款履約能力對銀行來說尤其重要。但由于現實中三方主體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道德風險等影響因素,使得銀行在進行賬款信息真實性確認時困難較大。
(二)部分銀行業機構對拓展應收賬款融資業務較為謹慎性
目前,玉溪市全轄有22家銀行業機構,而有應收賬款融資余額的只有12家,主要原因一是近年來行業信貸準入政策調整將使相關應收賬款融資達成交易客戶數量和融資量萎縮。二是由于銀行對應收賬款融資業務的風險把控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部分銀行在實際操作中更多的是將應收賬款作為一種擔保輔助手段,真正倚重的仍是不動產抵押、保證人的實力背景。三是銀行在開展應收賬款融資業務時,一般要求融資需求方在本行開立回款專戶,債務人按規定應將應收賬款支付至回款專戶。但在實際操作中,大多數債務人將資金回款至發票上標注的企業一般賬戶或選擇用銀行承兌匯票來支付,銀行不僅難以掌控回款資金,而且也面臨業務違規風險。
(三)平臺配套服務不健全影響平臺使用效率
調查顯示,已申請注冊的銀行和企業普遍反映平臺的配套服務存在一定的缺陷,影響平臺的有效使用。一是平臺客服人員配備不足,影響注冊用戶的咨詢溝通。銀行和企業在調研中普遍反映平臺的客服電話很難打通,且即使電話接通客服人員因對業務熟悉情況的差異性,也不能完全回答客戶的問題,影響客戶注冊辦理時效。二是上傳應收賬款信息較多,增加企業工作量。對于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一筆應收賬款融資業務對應多張小金額應收賬款單據。在平臺上傳應收賬款信息時,要面臨大量的信息錄入工作,無疑增加了企業的負擔,影響企業對平臺應用積極性。
(四)核心大企業參與平臺應用積極性不高
目前,玉溪市市共有25家企業成功注冊平臺,但核心大企業(一般為債務人)注冊比例不到1%。在現場調研中債權人和銀行機構也普遍反映核心大企業參與平臺的積極性不高。主要原因一是在交易中核心大企業處于強勢地位,不愿主動為上游企業提供服務,二是在實際交易中賬款歸還周期不確定的現象非常普遍,但如果加入平臺,債務人需要對賬款進行確認,平臺會將信息公示,這對核心大企業還款日期和履約情況進行了監督。因此核心大企業參與平臺注冊意愿不強,從而造成賬款確認難。
二、對推進應收賬款融資業務及優化平臺使用的相關對策建議
(一)提高平臺服務水平完善相關操作功能
一是建議中征公司增加客服人員并加強對客服人員的業務培訓,提升平臺對外服務的效率,為銀行和企業注冊使用平臺提供有力的服務保障。二是增加企業定向推送融資應收賬款融資需求的功能,讓部分不愿意在網上公開應收賬款信息的企業取消顧慮,更好地配合銀行授信流程,加快融資需求處理效率;三是目前質押物信息為客戶自行填寫,數據質量層次不齊,建議對質押物類型規范化分類,推送到相對應的資金提供方界面。
(二)加大平臺宣傳推廣構建良好的應收賬款融資信用環境
一是目前平臺的社會認知度較低,建議人民銀行總行聯合政府相關部門、企業行業協會等部門組織共同開展平臺宣傳推廣,拍攝專題宣傳片在央視黃金時段進行展播,增加平臺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二是建議將平臺使用結合到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增加平臺使用者的信用成本,例如把債務人是否按時還款、債權人是否發布虛假債務信息等行為納入企業征信系統中,在參加外部評級時也可把平臺參與者的行為作為一項評分項目。
(三)健全完善平臺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平臺使用者的監管
一是建議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要求所有有應收賬款或應付賬款的企業必須加入平臺,所有的應收賬款信息必須在平臺上登記,對應的債務企業必須積極配合賬款的確認,同時經過確認的信息即有法律效力,因而保證賬款的真實性減少銀行調查成本,提高平臺使用效率。二是建議細化應收賬款交易各方的權責關系,制訂相關法律法規對操作風險、違約失信等行為進行監管,建立平臺使用方失信懲戒退出機制,構建良好的平臺使用環境。
(四)加大政策引導鼓勵銀行機構創新應收賬款融資方式
一是聯合政府機構出臺相關政策,提高債務人企業對應收賬款確認的積極性。建議人民銀行應加強與政府及其相關金融機構的聯系,推動政府及其部門建立指導鼓勵企業積極利用平臺開展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業務,出臺促進平臺建設和推廣應用優惠政策,建立促進平臺建設和推廣應用風險補償機制。二是人民銀行應加大對中小企業應收賬款融資的信貸政策支持力度,引導銀行機構降低對中小企業應收賬款融資的準入門檻要求,同時鼓勵中小企業通過平臺盤活閑置的應收賬款,提高融資效率。三是鼓勵銀行機構發展真正以應收賬款為主要擔保的融資業務,根據中小企業的特質創新豐富產品種類,建立完善本機構應收賬款融資業務操作規范和管理辦法,同時建議各銀行的頂級機構下放審批權限,充分發揮分支機構開展應收賬款融資業務的自主性,安全有效推廣應收賬款融資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