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坤鳳
(貴州省榕江縣兩汪鄉兩汪中心校 貴州 榕江 557205)
【摘要】小學數學是學生接受教育過程中最為基本的教學課程,在小學生的學習課程中占有較為重要的地位,信息技術是當下逐漸發展的一項科學技術,也是小學教學中一項課程,將兩者結合在一起能夠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來更好的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本文從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出發,分析了信息技術下小學數學的教學的方式,供從事小學數學教學的教師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 小學數學 教學研究
數學是小學學習中較為基礎的一門課程,其主要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小學數學教學培養的內容包含了空間感、運算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數感等,由于小學生的智力發展還不夠完善,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上存在著一定的困難,而發達的信息技術能夠很好的解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遇到的困難。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數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也比較廣泛,數學有利于發散小學生的思維,培養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學好數學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小學正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最佳時期,也是學生學習數學較為關鍵的時期,但就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情況以及教學成果來看,小學數學教學存在著以下的現象。
第一,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傳統,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指的是教師根據課本上的內容,對課本上的知識點進行講解,通過板書的形式讓學生對所講的知識點進行理解,然后再著重的講解一下其中涉及到的數學公式以及考點,最后布置課后習題讓學生掌握知識點的做題方式。每節課都重復著相同的教學方式,這種傳統的機械式教學不能吸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培養學生創新及思維能力有著一定的束縛,有時候還會影響教師的教學效率。
第二,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中,人們的大多數生活、生產、工作、教學已經結合了信息技術,小學數學也應當順應時代的發展,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相結合。在就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情況來說,小學數學教育并沒有信息技術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這讓原本很生活化的數學無法與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不利于培養小學生將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能力,學生在沉悶的數學學習中很容易喪失興趣。
二、信息技術下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
(一)吸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利用信息技術吸引小學生的興趣是從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的,小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并且不能長時間的集中,容易出現跟不上課堂教學的現象,另外在課堂學習中,學生的思維活動處于緊張的狀態,學生會因為思維能力運轉速度太快而感到疲憊,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結合在一起,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來增加數學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處于注意力集中的狀態。
例如,在學習圖形轉換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提出什么時候需要進行圖形轉換的問題,再通過多媒體給出兩個圖形,讓學生分別回答兩個圖形的面積哪個更大和兩個圖形的周長哪個更長,讓學生對問題的分析中總結哪種情況下需要進行圖形轉換,學生可能會回答在比較面積時比較直觀不需要進行圖形轉換,在比較周長時需要進行圖形裝換,這時候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對兩個圖形的周長進行展開,讓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的認識到圖形轉換的應用與意義,從而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關于圖形轉換的知識點以及應用過程。
(二)解決教學中的難點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階段中,總有一些難以理解或者是較為抽象的知識點,這些教學難點形成的原因是小學生的知識層面比較狹窄,在對問題及知識點進行分析和理解時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夠。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對教學中的難點進行多方位的展示,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知識點改善數學教學的方式,將數學教學簡易化,進而讓小學生接受數學學習的新方式。
例如,在學習正方形的面積和體積計算方式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對正方形的整體進行展示,再對其中的一個面進行展示,讓學生意識到正方形整體是一個體積單位的展現,正方形的一個面是面積單位的展現,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的了解正方形面積和體積計算的概念。另外正方形面積和體積計算的難點在于學生容易將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單位以及計算公式混淆,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正方形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公式的推理過程進行展示,讓學生對正方形面積及體積的計算公式具有比較深刻的印象,也能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記憶方式,進而更好的對正方形的面積及體積計算公式進行區分與記憶,更好的掌握正方形面積及體積計算公式這一知識點。
(三)讓數學教學更加貼近生活
數學本來是一項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課程,但是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數學逐漸變成了一門主要解決應用題的課程,實際上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一些現象能夠用數學來解釋,小學數學是更加接近生活的。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相結合,使得教師能夠將數學教學中涉及到的知識點與實際的生活聯系在一起,讓學生意識到數學是可以在生活中應用的,數學學習也會因為和實際生活聯系在了一起而變得更加有趣。
例如,在學習平移這一課程時,課本上包含了平移的兩大要素,即方向和距離,平移對圖形只是位置上的改變,圖形的面積及周長不會發生變化。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對生活中的平移現象進行展示,如打籃球時籃球的移動、公路上行駛著的汽車、升國旗時國旗的變動等,通過對這些現象的觀察和思考學生可以發現生活中的平移現象是非常多的,并且也能對平移的含義及平移帶來的變化有更深刻的理解。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相互討論和總結生活中的其他平移現象,這樣將小學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讓數學教學更加接近生活,讓小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數學的存在,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與現實應用融為一體。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是一項比較有必要的教學方式改革,是對傳統數學教學模式的突破,因此教師應當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應用多媒體教學等能夠體現信息技術的教學工具,保持著信息技術教學的思想,為小學生學習數學建立一個較為先進的平臺,在提高小學生數學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陳小霞.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初探[J].學周刊,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