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旭
摘要:現階段,新農村的法治文化建設這一熱點被諸多研究者關注。法治文化建設逐步開始實行,但是現階段的農村法治文化建設從社會化的角度分析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有關人員應該對此進行有效的解決,以期新農村法治文化能夠得到整體性的發展。本文闡述新農村法治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以及現階段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站在社會化的角度對現階段新農村法治文化進行了策略的探析,以期能夠為新農村法治文化建設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新農村 法治文化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D90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4-0091-01
在推進法治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農村地區是實現依法治國最終目標的根本和薄弱環節。因此,加強農村地區的法制建設勢在必行。現階段農村地區在法治建設基礎方面已初具成效。但由于農村地區存在著人口多、地域廣以及經濟、文化條件比較落后的情況,農民的法律意識薄弱的問題仍然存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對新農村法治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新農村社會法治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法治建設的體制不完善
現階段新農村社會法治文化建設中,存在法治建設體系不完善的問題。一方面,由于有關法律尚未落實到農村地區,法律的空白對農民提高法律意識造成了不利因素。另一方面,由于法治建設體制的不完善,使建設工作不能完全落實。
(二)農民法律意識淡薄
農民法律意識薄弱是新農村法治建設的又一問題。受傳統封建思想的影響,農民在遇到困難時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通過法律途徑解決,而是依靠經驗甚至暴力解決。這是現階段農村法治文化建設難以落實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現階段我國農村地區的矛盾糾紛以及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很多情況都依賴于農村地區村委會以及其他農村管理者的“人情評判”,這就使農村地區的法治文化建設存在落實難的問題,法治文化構建秩序較為混亂。
(三)部分地區法治文化構建基礎設施匱乏
現階段新農村法治文化構建的過程中,對經濟基礎的要求較高。由于農村經濟基礎設施落后,現階段新農村法治教育還存在落實難的問題。農民文化知識的缺乏源于農民文化水平的落后,農民文化水平落后源于農村經濟的落后。如此循環看來,農村法治文化缺乏根源在于經濟基礎的薄弱。
二、新農村法治文化建設的改善措施
(一)對農村法治文化建設的體系進行完善
農村法治文化建設進程中,遇到的難題之一便是法治文化建設體系的不完善。法治文化建設工作存在斷斷續續、不成整體的現狀,因此,填補法律空白,填充法律空白期,讓法律不再是海市蜃樓,空中樓閣,而是腳踏實地,落地生根。構建常態化、協調運作的統一體系是提升農村法治文化建設的重要工作。在體系構建的過程中,社會工作者也可以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對農村法治文化建設獻計獻策,對體系進行完善與升級,使現階段法治文化建設得到整體性的提升。例如,農村地區社會工作者可以結合實際召開一次會議,對現階段農村法治文化建設過程中體制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及時地發現問題并予以有效的解決。
(二)加強對農民的法律知識教育
在建設法治國家、加快建設農村地區法治文化建設進程中,農村法治狀態,農民對法律知識的了解程度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應當對農民的法律知識教育給予充分的重視。社會工作者在對農民進行法律知識宣講時,應著重對村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法律問題進行普及,增強宣傳的針對性,傳播農民真正需要的法律知識。使其在解決問題時能夠明悉,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的重要意義。也有利于加快農村法律知識教育的整體性進步。例如,法律工作者可以著重對征地拆遷以及醉酒駕駛等方面的法律知識進行講解,講解的方式可以采取打“組合拳”:定期邀請法律專家召開宣傳講座,定時村內廣播,建立公眾法律咨詢熱線、微信號等。
(三)提升對農村地區基礎設施投入的力度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基礎設施薄弱是現階段農村法治文化建設的重要制約因素。因此,一方面,政府應加大對農村地區法治文化建設的財政投入;另一方面,村委會也可以運用創新發展的理念,拓寬投融資渠道,多方吸納資金實現“自籌”,夯實農村法治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石。使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得到有效的提升,教育程度也得到有效的提升,以此來實現農村法治文化建設整體性的進步。
綜上所述,農村地區的法制建設是現階段我國依法治國的基礎環節。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影響,在我國農村內部法治文化建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現階段應該從對農村內部法治文化建設的體系進行完善、加大對農村地區村民的法律知識教育以及與政府的財政部門聯合,提升對農村地區基礎設施投入力度這幾個方面進行入手,有效改善現階段我國農村地區現階段的法治文化建設狀況,提升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金鑫,肖宇亮.校地互動視角下的新農村法治文化建設[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
[2]龔元園.農村法治建設的困境和路徑探討[J].運城學院學報,2015(3).
[3]胡衛衛,鄭逸芳,陳建平.福建省農村法治文化建設的SWOT分析及其策略選擇[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16(4).
[4]盧鴻.論農村法制文化建設[J].中國林業產業,2016(11).
責任編輯:楊國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