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全紅+林浩
摘 要:在新型工業化、互聯網變革的環境下,融資租賃作為新型的金融工具,圍繞整體業務流程,在消費數據收集、消費需求滿足、資金獲取等多個維度對接互聯網+,并通過資金、技術、銷售、規范等多維度助力傳統的制造型企業搭上時代變革的快車,帶動企業轉型升級。
關鍵詞:融資租賃;制造企業轉型;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F83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6)12-0063-03
一、融資租賃進入發展“黃金期”
(一)融資租賃企業數量快速增加
2014年中國注冊的融資租賃企業共2045家,數量同比增長88.3%,其中內資試點企業152家,同比增長23.6%,占總比重7.4%,外資企業1893家,同比增長96.6%,占總比重92.6%。2015年上半年,中國注冊的融資租賃企業共2951家,其中金融租賃企業39家,內資試點租賃企業191家,外資租賃企業2721家。可見,近幾年中國融資企業的數量增長迅速,主要以外資企業為主,內資企業比重較小、增長相對較慢。
(二)融資租賃企業注冊資本總量迅速增長
2014年中國融資租賃企業注冊資本金總量達5564.6億元,同比增長92.9%,其中內資企業注冊資本金為836.2億元,同比增長34.8%,占總比重15.0%,外資企業注冊資本金4728.4億元,同比增長108.9%,占總比重的85.0%。2015年融資租賃企業的注冊資本9574.39億元,其中金融租賃1239.55億元,內資租賃986.29億元,外資租賃7348.55億元。通過數據分析,內資企業雖然數量比重較小,但注冊資本的規模相對企業數量的比重卻相對較大。
(三)融資租賃助力行業逐漸增多
2014年融資租賃資產排名前五位的行業分別是交通運輸設備、通用機械設備、工業裝備、建筑工程設備和基礎設施及不動產,這五大行業占總融資租賃資產總額的比重高達50%。2015年融資租賃的資產投向有較大的變化,從最新成立的融資租賃企業及業務投放情況來看,融資租賃逐步進入新能源、環保、電子信息、機器人等領域,增長快速,這與我國產業升級轉型的方向一致。
(四)融資租賃滲透率增長很快
中國融資租賃滲透率由2007年的0.17%迅速增長到2014年的4%-5%左右(據中國銀行業協會金融租賃專業委員會估算)。根據世界租賃年鑒統計,目前發達國家的融資租賃滲透率可以達到15%—30%之間,盡管中國融資租賃的滲透率增長很快,但與發達國家的滲透率相比,我國的融資租賃滲透率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五)自貿區相關政策不斷利好
上海自貿區出臺融資租賃的相關政策對金融創新具有重要的師范作用:首先,對融資租賃企業成立SPV公司的注冊資本放寬了監管的門檻要求。其次,提出融資租賃公司可以兼營和主營相關的保理業務,部分自貿區還提出了融資租賃、保理與貿易的三證合一,從業務上讓融資租賃公司持續服務制造型企業成為可能。再次,在注冊獎勵、稅收優惠返還、高新人才引入上都給予較多優惠政策。最后,在如何利用境外資金等方面提供了更為優惠的政策與措施,幫助融資租賃公司拓展獲取低成本多元化資金渠道。
二、利用融資租賃搭建制造與金融的橋梁
(一)政府政策支持
2015年9月7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融資租賃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強化加快積極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鼓勵融資租賃公司在服務與支持國家在傳統飛機、船舶領域做強做大、在新興的高端裝備制造、信息技術、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領域投資、在農業生產升級、民生消費拓展以及中小微企業孵化等領域加大融資租賃的投入。2015年9月8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促進金融租賃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強調要發揮產融協作優勢,支持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對薄弱環節加大扶持力度。兩個文件將開啟融資租賃與制造企業相互融合、促進傳統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的新篇章。
(二)融資租賃將融物與融資有效結合
制造企業通過直租賃的方式可以用很少的資金投入就可以購入金額較高的設備,扣除手續費、保證金及首付款,制造企業往往可以利用設備金額的20%-30%就可以撬動資金杠桿,購買設備,而且可以采取按照月度、季度甚至是匹配生產周期、經營狀況及現金流情況進行設計匹配,融資租賃的還款周期與還款節奏可以相對靈活處理,以滿足企業生產需求。回租賃可以幫助制造企業盤活現有固定資產投入,回租賃可以根據企業的設備使用年限凈值輔以一定折率實現。企業可以將新增的資金用于新型設備的升級或是研發投入,幫助制造企業更好地利用資金杠桿推動企業的經營發展與轉型升級。
(三)融資租賃公司細分市場的專業能力提供助力
融資租賃公司有較多行業內的設備融資經驗,對行業內的主流設備及設備的發展趨勢具有較多的研究,能夠突破傳統制造企業在思維上的局限,也為制造企業技術的升級提供了成熟的經驗。這些企業在專業細分市場領域除了能夠提供資金支持之外,還具有很強的技術研究及服務能力,為制造企業轉型升級可以提供相應技術服務。
(四)專業的風險評審與識別能力助力規避財務風險
融資租賃公司作為類金融公司,其中審核與識別風險是其核心能力,通過對行業趨勢的研判,對個體企業現階段經營能力以及現金流的分析,為企業是否進行融資租賃合作提供建議。制造企業應善于利用與融資租賃公司的接洽與合作機會,轉化單一基于市場拓展的思維模式,將投資人的風險偏好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安全繩,思考企業發展現金流的穩定性與重要性,有效平衡投資與發展之間的關系。
(五)巧用融資租賃助力企業銷售增長
制造企業進行設備類產品銷售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結合融資租賃,為采購方提供升級產品的同時提供資金合作商,融資租賃企業為采購方提供資金。制造廠商結合自身產品的生產、維護及再處理能力為設備的融資租賃提供回購的擔保,保障融資租賃公司的安全。通過與融資租賃的合作,解決采購方對設備購買的資金投入,制造企業能夠快速擴大銷售,占領市場。該方法已經成為目前主流大型制造廠商推進銷售的主要手段,傳統制造商在產品升級過程要善于借力融資租賃,用銷售帶動生產。
(六)互聯網融資租賃發展促進傳統制造業互聯網+轉型
融資租賃企業積極參與互聯網+,帶著有物權保障的租賃物進入快速成長中的互聯網金融行業。2013年僅有1家P2P平臺上線融資租賃P2P產品,截至2015年6月底,互聯網線上共有21家平臺上線融資租賃P2P項目,上半年累計成交額超過120億元。融資租賃利用互聯網在數據、效率等方面的優勢,一方面為承租方的實體經濟提供更為優惠的資金,另一方面為消費者提供安全且靠譜的融資產品,借助互聯網實現了普惠金融。互聯網融資租賃整合信息流、資金流及物流,是金融行業實現互聯網+的重要推手。融資租賃企業根據業務特征將其資金渠道與互聯網進行有效對接,實現企業向互聯網+的有效轉型,同時利用互聯網特征解決了資金難的問題。
三、融資租賃助力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對策
(一)拓展融資租賃物
傳統制造業在向消費端、移動互聯網轉型過程中,更多涉及到商業模式及產品的創新,增加了較多的研發及客戶資源等無形資產投入。受制于無形資產無法評估的影響,融資租賃企業往往無法有效提供金融支持。為了更好地支持傳統制造企業轉型升級,在融資租賃物上就要求融資租賃公司拓展到專利、版權等無形資產,在交易結構上,從傳統的債權模式可用采取股權+債權的模式,根據制造企業特征進行靈活處理。
(二)加大政策扶持,優化監管制度
由于融資租賃業務較新,各地政府對融資租賃的理解及開發程度都較為有限。各地政府應該對標自貿區,對融資租賃采取負面清單的操作模式,加大開放政策限制,優化監管制度,鼓勵融資租賃公司先行先試,為制造企業的發展提供更為豐富的操作模式,為融資租賃的創新操作提供良好的政策條件。
(三)企業資金來源多元化
中國融資租賃公司發展較晚,融資租賃公司普遍資金上比較依賴于銀行,缺乏多元化的資金獲取能力。雖然部分融資租賃公司已經通過P2P模式乘上互聯網的東風,但整體資金來源單一。受制于銀行營改增的影響,雖然2015年融資租賃企業的資產證券化程度大幅度提升,但是能夠利用資產證券化有效出表的企業寥寥無幾,這對融資租賃公司再融資及擴大生產經營都十分不利。因此,需要將資產證券化、信托、債券及互聯網金融等多種模式有效結合,豐富企業的資金來源,降低資金成本和風險。
(四)提升融資租賃公司風險識別的能力
現有融資租賃公司業務更多依賴于傳統銀行的信貸模式進行風險識別,缺少對行業的深入分析與數據研究,尚未形成差異化的風險評估與風險識別方式,因此只有少量優質客戶能夠享受到融資租賃的資本紅利,大量小微制造企業尚未進入融資租賃的客戶名單,無法享受到融資租賃融物與融資相結合為企業帶來的巨大好處。因此融資租賃企業在加大新領域業務拓展的同時,建立相應風險識別體系,借助更多的現代互聯網工具,提高風險識別能力。
(五)應提高細分行業的專業服務能力
國外成熟融資租賃的利潤構成包括服務、資產處置、利差等多個維度。目前,中國融資租賃企業的利潤主要來源還是以利差為主,未能為企業提供多元化的延伸增值服務,包括殘值處理、咨詢等深入產融結合的增值價值創造。這就需要融資租賃企業深入行業,不斷積累行業數據、客戶資源與需求,拓寬服務種類,拉長服務上下游環節,逐步打造細分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中國融資租賃業發展報告[EB/OL].商務部流通發展司.http://images.mofcom.gov.cn/ltfzs/201509/20150908163056974.pdf,2015-09-08.
[2]康茜.熱點聚焦——2015年上半年融資租賃公司數據報告[N].零壹融資租賃簡報,2015(8).
[3]劉世陽.融資租賃P2P交易數據簡報(2015年半年報):累計成交額突破120億[N].零壹融資租賃簡報,2015(8).
(責任編輯:張彤彤 梁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