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的古國,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源遠流長的文化,同時也留下了文物珍寶。歷史文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見證,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見證,對于文物的研究,更是人類學習歷史的重要途徑,可以說,歷史文物是歷史留給我們的證據。大多數歷史文物收藏于博物館當中,所以說博物館在文物的保護中發揮著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針對當前的實際情況,分析了博物館歷史文物保護的有關問題。
關鍵詞:博物館;歷史文物;保護
對于歷史文物的保護,既是對先人留下的財富的保護,更是對歷史文明的保護,也正是因為如此,歷史文物保護工作始終受到國家和社會的普遍重視。目前我國的博物館承擔著大部分歷史文物的保護責任,特別是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下,整個國際社會呈現和平發展態勢,所以我國有更好的條件保護和研究歷史文化。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目前保留的歷史文物總量居世界首位,大量的歷史文物彰顯著我國過去的輝煌文明同時,也增加了博物館歷史文虎保護的難度。從目前博物館工作的實際情況來看,除了基本的利用歷史文物開展歷史教育和愛國教育之外,更多的工作都是對于歷史文物的保護。
對于博物館歷史文物保護情況的研究,首先就是要正確認識當前博物館歷史文物保護的實際情況,既要看到博物館歷史文物保護取得的成績,同時也要注意當前博物館歷史文物保護存在的問題。
1 技術保護不斷提升,但是基本人力保護出現不足
博物館在進行基本的文物保護工作時,既需要技術保護,也需要人力保護。可以說,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后,就開啟了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以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電子信息技術在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同時也在不斷促成這新技術的出現,在這樣的環境下,技術成為現代社會生產生活的重要支撐,新技術滲入到各行各的發展當中,從企業的流水線生產到科學研究的空間模擬,可以說,能有技術解決的問題,已經很少見到人力的身影。而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工作,也在逐漸引入新的技術,比如智能化文化監控、系統化文物清洗等等,這些新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博物館文物保護的效果,實現了歷史文物的現代化保護,克服了過去單純依靠人力保護存在的種種困難。但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在技術保護不斷提升的過程中,出現了技術保護與人力保護失衡的問題,博物館的文物保護過程中,人力保護呈現出不足的態勢,特別是在當前的環境下,愿意從事文物保護的人本來就不多,技術的應用更是讓很多人直接放棄了文物保護的工作,而事實上,技術保護對文物保護的作用固然明顯,但是在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中,人力保護是不可替代的組成部分,一方面是由于一些保護工作技術替代不了人力,比如對于歷史文物的時時檢查,技術檢查只能進行設定內容的檢查,而一些新問題,只有人力檢查才能實現。另一方面,技術保護的應用,仍需要通過人力的保證,比如一些技術設備出現問題式,仍然需要人力來解決。所以說,人力保護對于博物館文物保護而言,同樣非常重要。總之,技術保護不斷提升,但是基本人力保護出現不足是目前博物館歷史文物保護的基本現狀。
針對人力保護不足這一問題,筆者認為,主要需要通過博物館適當招聘,獲得專業的保護人才,同時對于現有保護人員,也要進行適當的培訓,保證他們保護能力的提高,這樣也可以適當改變博物館歷史文物保護過程中人力保護不足的問題。
2 宏觀保護工作不斷增加,微觀保護工作比較匱乏
宏觀保護和微觀保護是博物館歷史文物保護的兩個方向,其中的宏觀保護通常是指對于歷史文物的防火、防盜、防破壞等大的方向,而微觀保護則是對文物的細節性保護,比如歷史文物部分位置出現腐蝕或者破壞時的修復工作等。從目前博物館歷史文物保護的實際情況來看,宏觀保護工作做的比較到位,特別是上面已經提到,目前技術保護的水平在不斷提高,所以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進行博物館整體的監控,實現防火、防盜、防破壞還是比較容易的,但是我們也注意到,目前文物的損害,更多的是一些細節上的,比如在很多博物館都面臨拍照以及曝光導致的文物損害這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就需要從微觀上對文物進行保護,能夠有專門的人員對歷史文物的基本特征進行研究,找到不利于歷史文物保護的因素,有效的避免歷史文物的破壞。但是目前博物館中人力越來越少,專業的文物保護人員更是逐漸減少,并且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愿意做歷史文物保護的微觀工作,缺乏持久性,也缺乏專業性。所以說,宏觀保護工作不斷增加,微觀保護工作比較匱乏也是目前博物館歷史文物保護面臨的一個問題。
對于微觀保護匱乏這樣的問題,同樣需要增加人力保證來解決,上面已經提到了博物館增加人力保護的基本措施。除此之外,對于文物的微觀保護,更需要每個文物保護人員對于文物保護有足夠的技術,對于文物的特征有足夠的了解,這樣才能夠及時發現文物細節中出現的問題。
3 制度保護不夠完善
對于博物館的歷史文物保護工作而言,除了基本的保護工作實踐之外,還需要完善的保護制度,只有制度完善健全,才能指導文物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特別是對于當前博物館的歷史文物保護工作而言,文物越來越多,文物面臨的破壞因素也越來越多,文物的保護環境越來越復雜,這些都決定了歷史文物的保護必須要一個比較科學的制度指導,這樣才能規范博物館歷史文物保護工作。但是從目前博物館歷史文物保護工作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保護工作都是工作人員自己安排的,對于一些特殊的問題,并沒有明確的制度作為指導,而對于一些比較常規、經常出現的問題,同樣也沒有統一的標準,這就直接造成了歷史文物保護工作的不規范性。所以說,對于博物館的歷史文物保護工作而言,完善的制度同樣也是非常重要的。
制度保護不完善,就需要不斷完善現有的歷史文物保護制度,各個博物館可以根據本館內歷史文物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的文物保護制度,同時國家也需要制定統一的文物保護制度,來規范博物館歷史文物保護的大方向,解決普遍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李慧清,分析博物館歷史文物保護的途徑[J],旅游管理研究,2015(04).
[2]楊帥,博物館歷史文物保護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文化研究,2016(11).
作者簡介
梁慕瑜(1983-),女,漢族,廣東廣州人,廣州市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管理處,無職稱,碩士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歷史學、文物博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