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政策的提出是一項順應我國經濟和時代發展的重要戰略,更是順應全球新一輪科學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必然選擇,給新時期我國青年的創業創新發展帶來了巨大發展機遇?!盎ヂ摼W+”背景下的青年創業問題研究,不僅關系著我國青年是否能夠順利地實現就業,更關乎我國經濟和社會的長久健康發展。文章首先簡要地介紹了“互聯網+”和“青年創新創業”政策的相關內涵,分析了“互聯網+”背景下我國青年創業創新對社會產生的積極效應及未來發展面臨的主要障礙,最后提出轉軌時期“互聯網+” 背景下提高青年創業創新成功概率的主要方法。
[關鍵詞]“互聯網+”;青年;創業創新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9177
我國進入新常態時期以來,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經濟結構急需調整,為更好地促進經濟增長、提高經濟質量,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倡導提出了創業創新政策,并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進行了重申。同年7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1],2016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做出在“十三五”時期“繼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指示。近幾年,國務院及相關部門先后圍繞“雙創政策”和“互聯網+”出臺了20多項文件,其中以對青年創業的扶持政策數量最多。全國各地也積極響應號召,陸續開展青年創業創新大賽和其他青年創業創新活動。此種背景下,研究青年創業創新政策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經濟的穩定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1“互聯網+”行動的青年創新創業機遇與現實意義
11“互聯網+”行動的青年創新創業機遇
2015—2020年我國將會形成新一輪的經濟增長周期,移動互聯、云計算和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廣泛使用是這一時期的重要動力,許多新的產業、模式和技術—經濟范式將會應運而生??傊?,“互聯網+”政策的實施有利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在各個經濟領域的應用和滲透,我們在把握節奏、推動中國經濟進入上升通道的同時,也要為微觀主體的創新創業提供更大的發揮空間。
12“互聯網+”下青年創新創業的現實意義
首先,能夠有效地降低創業創新的門檻和活動成本,促使我們有效整合特定領域的存量資源,并通過消除信息不對稱來進一步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再加上“互聯網+”和開放式創新之間關系緊密且能共享信息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能夠有效地整合企業外部的創新資源,進一步降低創新創業活動的成本;其次,“互聯網+”背景下的創業創新行為能有效地支撐和改善經濟,有效地提高就業水平和我國社會投資和創業的熱情,夯實我國全民創新創業的基礎;再次,青年創業創新政策還能為青年創業者提供低成本、便利開放的眾創空間和良好的投資環境,為我國實現創新提供更好的社會和文化氛圍;最后,創業創新政策的實施促進了我國創新文化的形成。
2“互聯網+”背景下青年創業創新面臨的主要障礙
21基礎支撐條件急需改善
截至2014年年底,在全球143個經濟體中我國的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僅排名第73位,嚴重制約了“互聯網+”背景下的創新創業發展:首先,我國的教育體系和創新創業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在人力資本的積累上較難滿足創新創業需要;其次,我國的資本市場發展不健康,資本市場時常成為投機炒作的工具;最后,我國的核心技術和歐美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22缺乏創業資金
目前,我國青年創業者面臨的首要問題是缺乏初始資金,我國青年創業者的絕大多數初始資金來源于個人和家庭的勞動經營所得的多年積累,抑或是通過向銀行申請貸款的方式來獲得,資金數量極其有限。據2014年《中國百姓創業調查報告》數據顯示,我國近一半的青年創業者的初始創業資金小于10萬元,創業資金不足已成為導致青年創業失敗的最主要原因。由于青年的創新創業需要一定時間來取得市場和消費者的肯定,而缺乏相應數額的資金周轉則很難繼續維持創業項目的推動。
23創業創新行業標準和規制監管都相對滯后
目前,我國互聯網行業標準較為滯后,嚴重制約創業創新行業的發展,而這種情況對于“互聯網+”行業來說更加明顯。另外,我國滯后的政府行業主管部門規制和監管措施也嚴重制約了新業態和新模式的發展。比如在2010年,云計算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2],但由于ISP牌照的發放導致云計算服務企業無法申請到相關牌照,也使其業務的開展受到極大制約。
24青年運用互聯網創業就業的技能明顯不足
首先,青年創業者缺乏準確的商業信息和技術能力,綜合創業實力不強;其次,青年創業者缺乏工作經驗和社會閱歷,不具有開拓市場和管理企業的經驗;最后,青年創新創業者在協調和投資者、設計財務規劃、應對企業官司及持續創新的長效能力等問題上也缺乏一定的管理和運作執行力,而且,青年創業者在創業取得初步進步時極易產生驕傲自滿情緒,從而失去創新創業的闖勁和干勁,這種現象在固定的客戶群和收入水平的小微企業中表現更為明顯。
3“互聯網+”背景下青年創新創業研究的具體路徑
青年創業創新是一個涉及面廣、參與數量比較大,又剛剛起步的極具成長性的社會活動。具有其自身優勢和特點,我們應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根據我國特有的經濟形勢、積極借鑒西方國家的先進經驗,加大對青年創業者的支持力度,從政府、青年自身以及其他機構三個方面共同努力,在“互聯網+”背景下,在青年創業者自身、政府及其他部門的通力合作下積極提高青年創業者的管理技能和互聯網技術能力水平。
31從青年創業者角度
在“互聯網+”背景下,青年創業者需要:首先,理解“互聯網+”內涵是我國青年進行創業創新活動的前提,這就需要我國青年創業者充分了解自身創業項目,培養“互聯網+”創新創業思維;其次,努力學習理論知識,同時,也要重視“互聯網+”相關信息技術的學習;再次,在企業進行市場營銷時,要充分地考慮客戶和市場的需要,及時對客戶的反饋做出反應,并對日后的經營計劃進行相應的調整;最后,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提高自身對互聯網的適應能力,主動關注國家關于青年創業的重要措施,關注政策形勢,提高自身創業和就業能力。
32從政府角度
首先,政府需不斷加大對互聯網就業創業的支持力度,多給予財政支持,積極建立青年創業者的創業孵化基地和平臺,切實為其創業就業提供良好的環境;其次,不斷完善“互聯網+”創新創業公司的基礎性支撐條件,加強信息通信技術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為互聯網創業創新行業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最后,整合高校資源,完善教育體系,積極積累人力資本。
33從其他部門角度
首先,勞動部門和政府部門應積極地為具有教學資質的教育培訓機構和青年院校建立相應的培訓基地,系統地組織創業創新的培訓網絡,針對創業者的自身特點和不同階段開展各種形式的創業培訓;其次,大力推SIYB\KAB等培訓模式;再次,豐富培訓內容和手段,可使用遠程教育活動,充分發揮現代培訓技術的優勢;最后,積極完善和新經濟、新業態相關的標準制定工作,通過結合新業態和新模式的發展特點,不斷優化產業標準的制定流程和規則,提高對產業發展標準的適應性和支撐性。
參考文獻:
[1]辜勝阻,曹冬梅,李睿讓“互聯網+”行動計劃引領新一輪創業浪潮[J].科學學研究,2016(2):161-165,278
[2]王重鳴,吳挺互聯網情境下的創業研究[J].浙江大學學報,2016(1):131-141
[作者簡介]夏海軍(1962—),男,河南省水利水電學校講師,經濟師、會計師、審計師。研究方向:宏觀經濟,財務管理,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