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財務管理學》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財務管理專業必修的核心課程,進一步研究和探討其教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規范和強化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是滿足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也可為培養應用型財務管理人才打下基礎。對《財務管理學》教學的創新提出樹立新觀念、調整內容、改進方法等思路,為“一體兩翼”人才培養模式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
關鍵詞:財務管理;”一體兩翼";教學創新
課題來源: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2016年校級質量工程,項目編號:2016RC01
所謂”一體兩翼"即“一體”是指以財務管理專業為主體,“兩翼”分別是指外語水平和實踐能力。在“一體兩翼”人才培養模式下,對《財務管理學》教學的創新提出以下觀點。
1 樹立財務管理新觀念
由于國內外財務管理環境發生了變化,在《財務管理學》教學過程中首先應引導學生樹立新的財務管理觀念。這些新觀念主要包括:資金的時間價值觀念、雙利理財觀念、風險價值觀念、信息理財觀念等。
(一)雙利理財觀念
信息的網絡化、科學技術的綜合化和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必然要求各企業之間相互溝通和協作。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樹立合作與雙利理念,培養學生處理和協調與各方關系以及在各方經濟利益達到和諧統一的基礎上實現企業理財目標的能力。
(二)風險價值觀念
對企業來說,價格風險、匯率風險、利率風險等無處不在。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這些風險對企業的威脅也日益加大,很多企業正是由于抵擋不住這些風險而陷入困境,甚至破產。因此,在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的風險意識,提高學生分析、預測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的能力以及風險防范意識,以便適應市場的新要求。
(三)信息理財觀念
現代市場經濟的一切經濟活動都以信息為導向,信息成為市場經濟的重要媒介。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以數字化技術為先導、以信息高速公路為主要內容的新信息技術革命使信息的傳播、處理和反饋的速度大大加快,這就決定了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必須牢固地樹立信息理財觀念,充分利用現代通訊、網絡技術等電子商務手段,從全面、準確、迅速、有效地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入手,進行財務決策和資金運籌。因此,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樹立信息理財理念,掌握搜集、利用信息資源的能力,使未來所服務的企業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學生在學習理論基礎時,只有樹立新的理財觀念,才能在知識經濟的大潮中與時俱進,以備將來為決策層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和經營方案,更好地為企業服務。
2 適度調整教學內容
根據“一體兩翼”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建議在教學中對《財務管理學》教學內容做以下調整:
(一)關于資金的時間價值
理解資金成本和資金結構是學好財務管理的基礎和關鍵。在教學中,適度加大資金時間價值中一次性收付款的終值和現值、年金終值、年金現值、資金成本、資金結構和財務杠桿等財務基本原理的講授力度并結合具體實例講清楚基本原理,為學生學習投資、融資管理方法和理解具體理財方式打好基礎。
(二)關于流動資產管理
細致講授現金、應收賬款、存貨持有功能、持存成本最佳現金持有量和存貨的經濟采購批量;根據學生的基礎情況和教學時數,對應收賬款管理中的信用政策、信用評估方法以及存貨ABC控制法、逐步測試法做了一定的刪減。
(三)關于資金的籌集管理
重點講授資金需要量預測中銷售的百分比法、因素分析法以及借入資金集中的商業信用資金成本計算、發行債券份額的確定、融資租賃的租金確定,同時適當增加相應的技能內容。對于權益資金的籌集資金需要預測中的回歸分析法,由于學生的高等數學基礎差,加之理解、認知能力有限,作了適當的刪減。
(四)合并、閱讀相關內容
資金籌集與資本成本合并,國際財務管理等閱讀。
3 不斷創新教學方法
根據“一體兩翼”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以及《財務管理學》課程的特點和我院教學工作的實際情況可嘗試采取以下教學方法:
(一)任務驅動教學
任務驅動教學是就某一個問題發動學生共同參與,可以分組,組際間可以交流。任務驅動教學法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每個任務之中,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經過思考和老師的點撥,自己解決問題。
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培養了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習慣,學會如何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任務驅動教學要求學生帶著要完成的“任務”,或者說帶著要解決的問題去搜集資料、閱讀資料、進行實驗或實踐,使學生的學習活動與任務或問題掛鉤,通過探索問題或完成任務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帶著任務或問題自主地進行學習,通過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建構起自己的知識經驗,充實和豐富自己的知識和能力。
(二)多元化教學方法
為了推進財務管理教學方法的創新,建議嘗試多元化的財務管理教學方法。例如采用比較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創設情境法和實驗法等。這些方法以其實踐性、綜合性和交互性的特點和優勢,逐漸被學生接受,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互聯網絡平臺教學
《財務管理學》課程教學涉及的表格、數字、公式較多,通過運用財務管理課件,能形象地展示出各種表格,邊講邊用鍵盤、鼠標輸入各種數據,這樣既給學生以直觀感受,使其系統掌握財務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又減少了教師的板書工作量,提高了教學工作效率。
(四)案例教學力求實用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財務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建議在教學過程中摻入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例子,列舉一些通俗易懂又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經濟現象。如,講到財務風險、資金時間價值時舉“個人存款”之例;講到財務杠桿正負效應時舉“借雞生蛋”之例;講到現金流入量中的現金節約額時,舉“某人買同樣商品時比別人少花錢”之例等。通過列舉生活實例使學生對《財務管理學》課程中的抽象理論有一個形象、直觀的理解。
(五)適時總結,引導閱讀
在各章節講授結束后,由教師進行系統總結,并對重點、難點內容進行簡單學習,以此來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同時,要求教師每隔兩周利用自習時間在班級進行答疑,專門回答學生學習中未弄懂的內容,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理財知識的感知認知能力。每章課后,引導學生閱讀相關資料,了解學科發展歷史和前沿動態,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
參考文獻
[1]顧新連:《關于《財務管理》教學創新的幾點思考》,《網絡》2009年第11月。
作者簡介
吳再芳(1966-),湖北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財務管理系主任,高級國際財務管理師,會計人員(財務管理)高級技師,經濟學學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