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已經深入人心,體育在小學教育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在體育課中開展武術教學也不斷地向廣度和深度發展。開展武術教學是小學體育課中的新項目,對于小學生的小學生的身體發育和心理成長有著重要作用,并且可以在多方面提升學生的素質。
1 小學開展武術教學的意義
武術是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它能強身健體,又能培養人的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的意志品質。學習武術是人們修身養性的一種有效途徑,在小學中開展武術教學有益于學生的身體素質的提高和其他方面的發展。在當前素質教育環境中,武術作為體育小學的一部分,己經在中小學體育課中有所涉及。我校在小學體育課中已經正常開設武術,除了遵循一般的武術教學與訓練的方法外,還結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采用不同教學方法,進行科學的施教,真正讓我們的小學武術教學起到效果。
小學武術教學中,重點以武術基本功、基本動作、簡單的拳法為主。以“強身健體、磨煉意志”作為指導思想,正確引導學生學習武術的心態,掌握好武術的知識和技能,加強武術思想教育,讓同學們明白學習武術不是為了打架,而是為了既強身又健心,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同時也做到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
2 小學武術教學的有效策略
在小學武術教學中,要選擇相應的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果,要根據小學生的身體狀況,以及心理狀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做到優化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2.1 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教學是當前新課程所提倡的教學方法,在各科教學中應該相當的廣泛,幾乎每一節正確課堂教學中都運用到啟發式教學。在小學武術教學中應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可以通過武術動作的形態,發力方法以及運行路線,啟發學生的自我思考,認真模仿動作要領。例如,在太極拳的教學中,野馬分鬃這一動作對于小學生而言,比較有難度,特別是野馬分鬃動作中,兩腳之間的平衡距離在20厘米左右,而且各動作能夠順利連接,而且連續不斷,動作還要與起式連接起來。對于這一教學難點,我采用啟發式教學:首先提問學生身形和步型的動作要領,同學們回答后,我來做示范動作,學生模仿,并且獨立完成,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對他們作出具體評價,針對學生不到位的動作再做示范動作,講解動作要點,學生根據講解,糾正動作,接下來進行個別指導。最后聽教師口令,學生集體做動作。在這樣教學中,通過層層啟發,讓學生模仿動作,啟發學生自主思考,可以順利的完成教學。
2.2 情境式教學
情境教學法通過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降低學習的難度。在小學武術教學中,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在鮮活的情境中獲取武術知識,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真正做到寓教于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具體情境來進行武術教學,除了做好示范教學的同時,運用情境式教學方法來傳授武術知識,進行格斗情境模擬。以弓步沖拳這個動作的教學為例,首先選一個學生作為代表和老師配合,老師做弓步沖拳動作攻擊配合的學生,配合的學生做出受到攻擊的后仰動作,表現出受到攻擊。這樣的情境教學不僅更加生動有趣,而且很接近于實戰,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練好拳法的心理,從而讓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教學內容。當然在這樣的情境教學中更要注意避免學生產生“假戲真做”,不能真正打起來,安全在課堂教學中始終處于第一位。
2.3 加強教學的趣味性
武術教學對于小學生而言,如果一味的機械訓練,小學生肯定會感到厭煩,甚至會怕苦怕累。在小學武術教學中要加強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要能夠采用趣味性教學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我在武術教學中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他們爭強好勝,渴望表現自己特點。加強教學的趣味性,把競賽運用到武術教學中,這樣教學方法更加體現了武術的一大魅力所在。有時候小組PK的形式,讓學生越學越奇景,他們不服輸,紛紛欲試,避免單調的重復和靜止性的活動,真正是課堂氣氛好,教學效果佳。
2.4 運用游戲教學
游戲是小學生最喜歡的活動方式之一,在小學武術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參與武術訓練的熱情,而且能夠集中學生注意力,把枯燥的武術套路,通過游戲的形式進行學習,讓同學真正做到融會貫通。例如,在武術操教學中,弓步沖拳這一節,我采用 游戲方式:比比誰的功力大。主要目的是發展學生上下肢的力量,增強學生的靈敏度和耐力,以及身體的協調性。通過游戲,起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武術教學中,教師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不能讓武術教學流于形式,在具體教學活動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生理、心理等特點,切合小學生興趣愛好,采取科學的武術教學手段,使學生盡快掌握動作要領,以達到最佳的武術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唯亭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