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興平 陳蕾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內容,貫穿于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過程的始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活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要積極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途徑,推進二者的融合,探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模式,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我國培養更多的具有堅定的社會主義理念的創新創業人才。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 創新創業 融合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5.086
在2015年全國人大會總理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作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雙引擎”之一。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逐漸被提升到我國創新發展的重要戰略層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關系到“培養什么樣的人,為誰培養”這一教育的核心問題,必須貫穿于大學生創業教育過程的始終。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為我國培養社會主義創業人才。因此,高校在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過程中,應該不斷推進二者的融合。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創業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最早起源于美國,高校創業教育的開始是則是以1970年美國普渡大學召開的創業學術會議為標志。我國高校創業教育起步較晚,始于20世紀90年代。1985年,中共中央頒布了《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揭開了我國高等學校就業政策改革的重要標志。1998年,教育部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通知》中第一次對高校創業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高校創業教育進入全面的探索時期。直到2015年5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我國大學健全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措施。同年,6月,在教育部召開的“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視頻會議上,再次指出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在高等教育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創新創業教育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也成為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新任務、新挑戰和新機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素質的過程的培養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大學生創業素質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要積極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的途徑。推進二者的融合不僅能夠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了抓手,也拓寬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和途徑。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創業教育融合過程中的問題與挑戰
2.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缺乏融合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當前高等教育中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不僅包括較高的素養,強烈的意識還包括良好的創新創業能力,而對于這些素養、意識以及能力的培養,思想政治教育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而且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思想保障。
但目前,仍有很多高校存在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脫節的現象,僅單純的從專業知識和理論課程的角度來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同時部分高校思政理論課程教學偏重理論,缺乏實踐和體驗式教學環節,教育更多的還是停留在面上,沒有深入到學生的實際需求中來。再加上高校中負責思政理論課教學管理和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主管部門的不同,使得二者之間不管是在實際管理中還是在理論授課和實踐中都存在脫節的現象,缺少整體統籌,沒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2.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有待創新,教學改革有待深化
近年來,不斷變化的國內外形勢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國內部分高校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進行了探索,但就整體而言,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的內容和教學改革還沒有能夠滿足當代大學生的需求。
首先,當前高校在教學方式上還主要停留在理論灌輸上,進行填鴨式教育。填鴨式教育在授課過程中更多的是注重知識的傳授和灌輸,不注重對學生的啟發和理解,難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再加上思政理論課更多的是進行理論知識的教育,容易造成授課方式和內容的單調,導致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學習態度消極、被動、缺乏興趣。
其次,授課內容過于單調。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主要還是以課堂授課為主,其內容多來源于教材。由于教材的內容較多,主要內容以理論為主,如果課程教學完全按照教材內容,就使得課程內容過于單調和空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的內容來源于我國歷史和我國近現代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具有豐富的實踐內容和理論創新。只有將這些內容與當前不斷變化的社會現實相聯系才能夠吸引學生,引起學生的共鳴。
2.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少對大學生主體意識教育
大學生主體意識的發揮有利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但是現在部分大學生主體意識較為薄弱。在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過多地注重了理論知識的傳授而缺乏了對大學生主體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樣就導致了大學生形成了一種“你教我學”的傳統被動的學習模式,缺乏自我探索的意識,一味地認同教師教授的知識和理論,缺乏懷疑精神。這樣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缺少了對大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限制了其創新思維的發揮和培養。
2.4缺乏完善的師資隊伍體系
創業教育是一門根據社會市場需求而進行市場開發的一門學科,對教育工作者也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從事創業教育的教師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己的創新思維和綜合素質。當前高校缺乏創新創業教育的專任教師,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體系大多由從事經濟管理專業的專業教師、輔導員和從事過職業生涯規劃培訓的教師構成。在教育過程中,更多的是注重創業教育的實用性,缺少對學生思想層面的教育和培養。
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團隊在創業教育中所發揮的作用甚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們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一線的工作人員,他們更加了解大學生心理素質以及創業時的心理活動特征,并且在幫助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的經驗中,他們有著關于大學生心理素質問題和品德方面的豐富的研究經驗。因此,現階段我國創業教育的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過程中的途徑
3.1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將最新理論成果融入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任。若要實現這一重任,必須要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緊密結合,擺脫空洞化、教條化的教育內容和方式。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個時代課題,要想實現其高效、高質量的發展,必須與時俱進的,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進來,在教育過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最新理論成果,才能夠不斷地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學性,為其順利發展提供思想保障。同時,二者的融入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平臺,拓寬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廣度和深度。另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目的在于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質是相通的,是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擴充和發展。
3.2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建設,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
首先,轉變教育觀念,確立大學生受教育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活躍在大學生教育工作中的一線人員,必須要不斷根據社會發展的變化,轉變教育觀念,要改變“我教你學”的教學模式,明確“學”是教學的中心,將學生引導到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意識,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教師不再是單純地進行知識灌輸,而是要與學生一起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不斷啟迪學生思維,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成果。
其次,加強高校思政教育體系建設,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所需要的綜合能力和素質。人才競爭是當今國際社會競爭的重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和工業能力。雖然,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人才,但是在高水平、高層次創新性人才方面還非常缺乏,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為適應時代的發展,我們要不斷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體系建設,為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
最后,利用思政理論課的教學作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創業教育環境。校園文化氛圍包括學校的價值觀念、傳統校訓、道德規范、規章制度等等,校園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也是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影響因素。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導向、規范、激勵作用,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軟作用,是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途徑。
3.3加強高校創新創業導師隊伍建設
高校創新創業導師隊伍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國高校創新創業的水平。當前,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各高等院校和地方政府都開始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不斷制定相關的激勵政策鼓勵教師和學生投入到創新創業教育中來。但是,從整體而言,作為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主體的教師還亟需提高和培養,從事創業指導的老師都不具備專業的創業知識。因此,要加強創新創業工作的開展,必須首先培養出一批德才兼備的創業導師,這也是關系到該項工作能否有效開展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