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勛
摘 要:企業正在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崗位員工的能力素質已成為企業能否進一步提升效益的關鍵制約因素。有效提升員工能力素質,關鍵在于有效培訓與主動學習,在于將前期“游擊式”的培訓變為系統規范化的培訓。同時,還要做好企業文化、員工職業規劃、績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促使員工主動學習,能力素質快速提升。從而推動企業實現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
關鍵詞:員工能力;人力資源;員工培訓;主動學習
一、提高企業員工素質的必要性
企業正在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發展轉變,能否順利升級轉變的關鍵,在于能否夠始終扭住安全生產和持續效益這兩個核心。管理模式完成了由點多、線長、面廣的“站線管理”向“區域管控”的轉變,使得企業基層組織機構大幅精簡,資源進一步優化配置。公司人均勞動生產率由不到100萬元增至500萬元,走出了一條精干高效的發展之路。但同時,崗位的任職能力需求也對員工的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成為巡檢維一體化的復合型人才。雖然,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從身邊大部分員工的能力素質現狀來看,離崗位需求仍有較大的差距,以至成為企業基層能否及時發現、解決問題保證安全生產,企業能否進一步提升效益、精干高效的關鍵制約因素。所以,提升員工能力素質是企業完成向質量效益型發展轉變的必要條件。
二、如何有效提升員工能力素質以及具體的措施
公司以往人才的培養工作如:“以干代練”、“師帶徒”、兼職培訓師隊伍建設、每日一題、每周一課、每月一考等方式,已不能滿足公司向質量效益型發展的需要。就像在抗日初期,敵我力量相差懸殊的情況下,我黨所采用的游擊戰術一樣,靈活、實用。但隨著公司規模快速發展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就是我方力量的增強。這時候就不能再僅僅只采取游擊戰,而應該將游擊提高成正規軍團作戰,這樣才能更有效的打擊“敵人”。
解決公司員工培訓不夠系統、不夠規范、積極性不高,這一現狀的基本思路是制定系統、全面、科學、統一的人才培養規劃,同時,解決好企業文化、員工成長發展、績效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匯聚公司所有資源在統一的人才培養戰略規劃下,由各單位、各部門自主開展人才培養工作。
1.做好系統規范培訓工作的五點建議和理由
(1)邀請國際知名企業、特別是國際知名油氣管道企業人力資源開發專家來公司指導制定人力資源開發規劃,將其成功的人才培養方法和經驗帶進來,就像當年黃埔軍校聘請蘇聯、德國、英國、美國擔任德國軍事顧問指導訓練一樣。
(2)建立員工培訓體系,加大員工培訓投入。美、英、德、日、法、韓等工業技術強國,都極為重視都高技術人才培養,在人才培養方面有健全的法律,作為制度保障。同時,其政府和企業在技術人才培養方面也有很大的經費投入。而我國在技能人才培養方面的法律仍較缺乏,且財政投入比重過低。在這種現環境下,國內企業要想跟國際先進的公司競爭,必須在人才培養方面做出更大的投入。
(3)建立自己的培訓機構。美國通用公司有克勞頓維爾管理研究所,英國羅費集團有羅費學習基地,日立公司有日立培訓中心,豐田公司有豐田大學。
(4)建立科學合理的崗位勝任力模型,建立培訓體系,規范和統一培訓教材。公司可以與設備供應廠家或服務商合作,開發教材、購買模型,并將此作為采購的條件寫進合同。美國福斯流體控制公司有系統合理統一的培訓教材,有培訓器材,有非常豐富的實物模型和原理模型,針對不同的工種、不同級別員工有不同的培訓課程教材。
(5)培養聘任公司自己專、兼職培訓老師,分層次制定培訓計劃,明確各層級的培訓內容和職責。Flowserve流體控制公司有自己的專職培訓師,簡單的培訓由工廠技術人員現場培訓,系統的培訓則由(為整個福斯中國所有部門培訓的)專職培訓師來完成。
2.系統規范做好培訓要注意的五項具體措施
(1)在設置崗位能力模型、分層次制定培訓計劃時,應該由知名企業人才培訓專家、人事部門、生產部門、基層單位共同參與完成,以確保實用合理。
(2)各層級的培訓職責和內容要在公司層面進行討論劃分,確保與其能力相符。上級部門應該對下級部們提供足夠的指導和支持,避免一味的將培訓責任往下壓的現象出現,要不然發達國家和國際知名企業何以在人才培訓方面投入如此巨大,以及他們由此取得領先地位和強大競爭力的現象就解釋不通了。沒有目標、沒有指導,同樣工作量、同樣效果的培訓,受訓人員要比有目標、有指導的受訓人員達到同樣效果,多付出很多,其所克服的心理壓力也很大,就像在大海中航行有沒有燈塔的道理一樣。
(3)公司要按照人才培訓規劃做好統籌協調。例如基礎管理體系是需要公司全體員工掌握的基本法,那么基礎管理體系題庫就不應該由某個分公司或站隊自行來編制,而應該由公司在編制體系文件時就要求文件編制人,將題庫一并提供,或者由公司統一提供模板,將編制題庫的任務分給各基層單位來共同完成。最后公司負責對題庫質量進行把關、整理共享。再例如各類培訓教材開發同樣也應該按照此模式來編制。這樣既可以節省資源、提高效率,又避免了良莠不齊。
(4)將各類別、各層次的培訓班每年定期常態化舉辦,從而使經過各類培訓的人員數量和質量大幅提升。
(5)向系統規范人才培養模式轉變是一個逐步來實現的過程。在沒有實現之前,各層級要繼續堅持以往很多做法,但是上下級部門要做好充分的溝通,各司其職做好自己該承擔的培訓職責。
3.解決員工缺乏主動學習問題的措施
(1)構建“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和人文關懷,讓員工感受到溫暖和尊重,培養員工和企業的價值理念,讓員工的發展目標,統一思想,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積極,學習,進取,人力資源持久的無限潛力,并轉化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不斷發展。企業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改變著企業員工。同時,員工不斷創造和改變企業文化。良好的企業文化勝過嚴格的管理制度。它能以多種方式培養具有優秀能力的員工。
(2)做好員工的職業發展計劃,給員工足夠的發展空間。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共同發展,是企業與員工之間唯一可能的長期發展模式,即“雙贏”。建立科學合理的員工職業發展規劃體系是實現“雙贏”模式的必要保證。將企業的愿景與員工的人生目標相統一,鼓勵員工去思考自己職業規劃需要怎樣的發展,讓員工了解自己的職業崗位在企業的經營發展中的定位,為員工描繪出與企業共同發展的歷程與前景。幫助員工朝著既定的人生目標邁進,同時也激勵員工為企業發展而不斷發揮主動性與創造性。有了學習的主動性則各種培訓必然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員工能力素質也將得到快速提高。
(3)建立能力素質為基礎的績效考核。績效考核要獎懲分明,力爭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營造風清氣正的考核環境,鼓勵員工主動溝通,以幫助員工提高自身能力素質、謀求更高發展為出發點。在績效考核過程中,部門負責人不僅要關注于員工在此績效周期內各項組織工作目標完成狀況,更要關注于員工自身能力提升狀況,還要避免通過績效考核對員工進行貼標簽,應該通過績效考核使員工充分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并幫助員工改進,從而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素質。
三、提升員工能力素質的意義
企業要完成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發展轉變,有很多制約因素,但員工能力素質提升是其中的一個必要條件,而系統規范的人才培訓以及積極主動的學習則是有效提升員工能力素質的必要手段。從長遠來看培養人才可能是對企業成敗、對社會發展最有價值、最有意義是的工作。
參考文獻:
[1]戴旻.國外知名跨國企業人才培養的特色和借鑒.洛陽大學學報,2003.
[2]孫士柱,金起文.發達國家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及啟示.經濟導刊,2011.
[3]陽立高,韓峰,楊華峰,劉建江.國外高技能人才培養經驗及啟示.中國科技論壇,2014.
[4]婁春暉.國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對我國的啟示.商場現代化,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