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貴順


摘要 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大部分學生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學習興趣不夠濃厚,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何種教學方法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以及教學的效果。本文主要結合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介紹了項目分組教學法在“多媒體技術”課程中應用及效果。
關鍵詞 項目分組教學 多媒體技術 中職
1項目及分組教學法的含義
項目教學法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完成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完成的過程包括:收集信息、設計方案、完成項目及最終評價。通過完成相應的項目,來掌握這個過程中的每一個基本要求和知識點。
項目教學法提出先學生練習后老師講解,先學生學習后老師教授,強調學生從練習開始,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等。學生由傳統的“配角”變成“主角”,學生和老師角色的互換,大大加強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分組教學法又稱分層教學法,它不光是一種教學策略,也是一種教學模式,更是一種教學思想,它強調了“教師的教要適應學生的學,學生是有個性差異的,不能以犧牲一部分人的發展來換取另一部分人的發展”。它的核心是面向全體學生,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實行分層次來進行教學。
分組教學法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并鼓勵學生相互合作與交流,從而使教學任務得以更好完成的教學方法。具體來說,就是在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把學生分成兩個以上的層次,對基礎知識掌握扎實的學生布置更有挑戰性的練習;在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還要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外,進而讓所有學生掌握知識,鍛煉能力,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2項目分組教學法應用的背景
傳統教育主要是教師來講授形課程的知識點,學生只需要理解并記憶。這種傳統的授課形式雖然便于知識的系統傳授和學習,但也造成了諸如“理論與實際脫節”、學生參與感不強、學習積極性不高等一系列眾所周知的問題。長期以來,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是所有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作為計算機專業課教師,大部分的課程都是以操作為主,基于這種情況,本文主要開展了以項目分組教學為基礎的研究。近幾年來,中職學校的學生整體素質不斷下降,基礎參差不齊,給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如何改善和提高教學效果,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緊迫的問題。結合中職學校“多媒體技術”課程的特點,本文通過對比,采取項目教學、分組教學等方法,讓學生在完成一個個項目的同時來感受成功,并在學習過程中根據學生基礎差異來進行分層次教學,使學生在一點點的進步和成績面前,獲得自信心。
3學生專業基礎及綜合認知能力和特點的研究
本校的每一個計算機班都會學習“多媒體技術”課程,通過對2014春計算機應用和2014秋計算機應用兩個班進行對比研究,分析了他們的學習情況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情況,表格說明如下:
3.1從表1平時成績對照分析,兩個班的成績相差不多
3.2兩個班學生對學習表現出來的共同特點如表2所示
綜合以上得出共同的結論:(1)中職學校的學生學習比較被動;(2)學不得法;(3)不重視基礎;(4)意志薄弱,不能控制自己堅持學習;(5)自卑感強,自暴自棄。
4項目分組教學在“多媒體技術”課程中的應用及效果
4.1教師提供項目,學生閱讀分析
項目教學首先由教師給學生提供材料,然后引導學生閱讀所指定的材料并進行項目分析。特別是分析項目中要解決的問題及要用到的技術,只有弄清了項目中的流程,才能找到合理的解決途徑。
例如:筆者在講解“熱對象和熱區域交互類型”時,2014春計算機應用班采用項目教學法來講解,首先給出一些使學生思考的問題,如:熱對象和熱區域有什么區別,對象及區域怎樣與實物聯系起來,程序的流程該怎樣設計等,然后讓學生自己進行對和思考。而在2014秋級計算機應用班,直接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即先講概念,后提出這些問題,但并不是通過具體事例,而只是通過教師的講解讓學生接受。通過對比發現:2014春計算機應用班的學生對如何想辦法去設計流程很感興趣,而2014秋計算機應用班的學生聽這堂課時,表現不是很積極,懶散的學生會開小差,聽完課后,學生對這些設計并沒有什么特別的興趣。
4.2教師劃分小組,學生組內討論
學期初,將全班分為若干個小組(根據項目情況作適當調整),每個小組四個人(人太多不便于組內討論),并推選一位操作能力較強的同學當組長,負責檢查上機作業及協調解決小組內的難題。小組內的每個成員的期末成績由小組的總成績來決定。上課或上機時,小組成員坐在一起,便于組內討論及相互幫助。
例如:在2014春計算機應用班教學時,開學第一節課讓學生自愿組合(一段時間后再根據學生的層次作適當調整),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四位學生,推薦一位組長。每次在提供了項目后,引導學生分析項目,學生通過閱讀、研究、分析項目來掌握要解決的問題并形成自己的見解,接著小組開始討論要解決的問題。小組成員在討論時,不可避免地會對同一問題持有不同的觀點,出現這種情況時,教師應表示支持并加以引導。只有對同一問題持有不同的觀點,才可以使要解決的問題越辯越明,同時也要求學生記錄下完成該項目要注意的事項。另外,組長需要記錄討論中的不同見解和合理建議。上機時,遇到問題學生先自己想辦法解決,若解決不了就進行小組內部討論。最后由各組長匯報本小組的學習及作業完成情況,再對他們的匯報加以總結指導。在2014秋計算機應用班教學時,運用傳統的教師講授的方法來進行。結果表明:采用分組教學的2014春計算機應用班的學生很快就可以掌握這些圖標的使用方法,并能靈活地進行多媒體創作,學生的自信心也有了較大提高,班級氛圍和凝聚力也增強了!而2014秋計算機應用班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只有大部分學生能掌握圖標的使用方法,而且很容易忘記。
4.3學生提交報告,教師總結評述
項目教學的最后是學生寫一個項目學習報告來對該項目進行總結評述,學習報告的內容包括自己在項目閱讀、分析、討論中取得的收獲、解決的問題以及未解決的疑問等進行總結,通過學習報告的撰寫可以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項目的認識。最后教師要做全面的總結和評定。
在實際的計算機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廣泛地采用了這種分組討論的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項目分組教學中師生角色互換了解。要想實現項目情境的“再現”,只有學生真正地深入項目并認真體會,才能使這種教學模式的價值得以體現。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控制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引導并檢查項目討論情況,激勵啟發學生;(2)向學生演示、講解、分析項目中的難點、流程等;(3)制定教學中每一步計劃并在指導實施:(4)解決學生之間的分歧;(5)使討論按預期的教學情況進行下去等等。
通過一年的對比實踐之后,再來進行總結,發現:2014春計算機應用班的學生通過項目分組教學法后,學生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深,合作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明顯增強。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引起對學習“多媒體技術”的興趣并樹立了自信心,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并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
5項目分組教學實踐的思考
項目分組教學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要求學生在更高的層面上進行學習。但傳統教學中需要記憶、和理解等層面的學習也是必要性。
通過項目分組教學,學生不但可以學習知識,而且可以提高思維與表達、辯論與討論的技能,鍛煉其面對困難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團隊精神。
對中職學校學生的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實際教學中,仍有許多規律值得我們去研究。但不論采用何種方式進行教學和探索,教師都要以尊重學生的自尊心為前提。通過學習中職學校學生的心理特點,以激勵和賞識的態度,運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