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美慧
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寫作素養的關鍵期,個性化寫作是現代社會應該重視培養的一種寫作素養。個性化寫作是中學生最為重要的一種寫作品質,學生通過個性化寫作可以說真話,抒真情,展示自己的個性。因此,初中階段應該重視學生寫作個性化的培養。本文主要論述了培養寫作個性化的重要性,介紹了培養初中學生寫作個性化的幾點策略。
個性化,顧名思義,就是非一般大眾化的東西。它是指在大眾化基礎上增加獨特、另類、擁有自己特質的因素,打造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效果。寫作是一項創造性的過程,而不是無關痛癢的文字的簡單復制粘貼。目前,很多初中生的寫作,只是文本的粘貼,完全彰顯不出學生的個性。學生在自己的作文中描述著別人的故事、說著無關痛癢的話、抒發著所有人的同感……《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出,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因此,寫作教學中應該重視學生寫作個性化的培養,提升學生寫作個性化的水平與能力。
寫作個性化的培養是一項漫長的過程,應該縱穿整個學習生涯。但是,根據學生學習發展的特點,在培養的過程中,應該抓住培養的關鍵期,實現寫作個性化培養的質的飛躍。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第二個關鍵期——青春期。這一階段,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其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與重視,因此這一時期是培養學生寫作個性化的關鍵時期。初中階段,學生往往喜歡追求個性,向往標新立異,與眾不同。學生為了展示自己的個性,往往在服飾穿著上動心思。雖然目前階段絕大多數學校統一要求穿校服入校,但是學生穿奇裝異服的現象仍有存在。因此,學校經常呼吁學生穿著得體,杜絕標新立異,由此可見學生對于個性化的理解仍有偏差。在初中階段,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個性化,引導學生正確選擇彰顯個性的方式與渠道。
個性化是學生最為鮮明、引人注意的特征,寫作同樣講究個性化。朱紹禹先生在主編的《中學語文與課程論》中明確指出:“作文的個性化即學生有個性地表達,主要體現為學生寫作時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與真切體驗。這個獨特,就是自己獨有的,別人沒有的,自己體會到的,別人沒有體會到的。”可見,在寫作中個性化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初中階段的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寫作個性化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
學生寫作個性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應該在逐步訓練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培養。下面,筆者將闡述初中階段學生寫作個性化培養的幾點策略。
一、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
劉淼在《當代語文教育學》中明確指出,“寫作是一種綜合能力,包括作文的一般能力和作文的專門能力”。觀察力就是作文的一般能力。觀察是學生寫作的前提。學生通過觀察可以獲得各種寫作素材,觀察是作文的基礎,觀察的目的是豐富寫作的素材,但光觀察還遠遠不夠,還有有所得,觀察與思考并行。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多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認真思考,做到觀察與思考并行,在寫作中抒發自己的獨特感悟。感悟應該是真切的、個性化的,而不是所有人的感悟都如出一轍。在寫作的過程中,觀察是學生寫作素材的直接來源。個性化的寫作不是學生為了凸顯個性而進行的隨意妄想,而是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運用個性化的表達手法,抒發內心具有個性的感悟的這樣一個寫作過程。在寫作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應該從培養學生的樂于觀察的習慣開始。在培養學生樂于觀察習慣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觀察的客觀條件。初中階段寫作應該是學生自我感悟的一個表達。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校及社會中的各種有利于激發學生感悟的場所,引導其進行觀察。其次,培養學生樂于思考的習慣。觀察到的直接素材在寫作的過程不能直接運用,學生應該對于材料進行加工,實現材料為人所用,通過材料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情感。
二、加強學生閱讀和練筆
首先,在培養學生寫作個性化的過程中,應該重視閱讀。我國古人在閱讀與寫作的關系上就做出了明確的說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與寫作有著密切的關系,閱讀是學生寫作個性化的前提。學生通過閱讀可以獲取知識與經驗、豐富情感體驗等,為學生的個性化寫作奠定基礎。因此,培養學生寫作個性化的過程中,必須首先從培養學生閱讀開始。寫作與閱讀是不可分割的關系。寫作是一項實踐過程,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同時需要從優秀的讀物中汲取營養,不斷地開闊自己的思路,實現寫作的個性化。因此,在初中階段,教師應該為學生推薦大量書籍進行閱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尤其是一些對于寫作個性化有啟發的文章等。其次,寫作個性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培養學生寫作個性化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增加學生的練筆次數。練筆是寫作過程中必須重視的一個提升學生寫作個性化的訓練項目。學生通過練筆能夠實現在寫作中自由地表達自己的個性,逐步提高寫作個性化的水平與能力。寫作個性化是通過文字展示出來的,個性化需要依托文字表達。因此,在寫作個性化的訓練中,學生應該多多練筆,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實現寫作的個性化。
三、激發學生聯想和想象
聯想和想象是賦予作文獨特個性的又一有力武器,豐富的聯想、創造性的想象,無疑會使文章增色不少。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激發學生聯想與想象,使學生認識到想象與聯想的本質。董小玉和劉海濤在《現代寫作教程》中明確指出:“想象以觀察為前提,以表象為前提,以知識和經驗為跳板,以情感為動力……遨游于現實的和非現實的領域,積極地補充思維鏈條中的空缺,把不同的事物神奇地聯結起來……聯想是從一已知事物想到與此有關的其他事物的思維方式。”因此,在激發學生聯想與想象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分別進行訓練,最終實現學生寫作的個性化。首先,在激發學生想象方面,教師應該從培養學生觀察力入手,觀察力是學生展開想象的前提條件。觀察力不是從初中階段開始培養的,而應該是小學階段就養成良好的習慣,使學生樂于觀察周圍事物,并能將其表達出來。激發學生進行想象僅僅依靠觀察是不夠的,同時需要學生積累知識和經驗,豐富情感體驗。知識和經驗是想象的支撐,豐富的情感體驗有利于激發學生想象。其次,在培養學生進行聯想方面,善于引導學生進行聯想主要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跨越式思維的培養,引導學生善于將不同的事物聯系起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反復地、耐心地引導,逐步使學生養成善于聯想的習慣。學生聯想的過程其實是思維不斷發散的過程。在培養學生聯想方面,教師可以將聯想與發散性思維的培養結合起來。寫作具有個性化就是因為學生在想象與聯想方面的不同。
四、提高寫作個性化興趣
初中階段,學生對于寫作已經產生興趣,希望通過寫作記錄自己的見聞、表達真情實感。但是,學生在這一階段的寫作往往缺乏個性化,初中階段又是培養學生寫作個性化的關鍵時期。個性化寫作是初中階段學生彰顯個性的一個重要手段。因此,初中階段應該提高學生對于個性化寫作的興趣。在提高學生寫作個性化興趣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心理入手,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進行培養。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個性化的理解存在誤解。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中學生,追求個性,希望展示個性,其可以通過寫作展示自己的個性。因此,在初中階段,教師應該根據學生非常想要展示自己的個性,贏得同學、老師關注的特點,使學生對于寫作個性化產生興趣。在提高學生個性化寫作興趣的過程中,班級應該形成競爭機制,這樣可以不斷提高學生對于寫作個性化的重視。
初中階段是義務教育的最后三年,接下來就是到高中教育,可以說初中階段是義務教育階段與高中教育階段的銜接階段。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發展的關鍵期。在寫作個性化的培養方面,教師同樣應該給予高度的重視,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寫作個性化的重要性。對于寫作個性化的培養,教師應該運用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多種思維,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與水平。筆者希望以上幾點策略能夠為培養學生寫作個性化提供一定的啟示,使學生的寫作個性化水平與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延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