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彤
摘要:對殘疾人進行實名制調查,有助于全面掌握殘疾人就業和職業培訓需求,為有針對性開展殘疾人職業培訓、促進殘疾人就業奠定基礎,是規范殘疾人就業服務工作的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殘疾人實名制統計管理的重要性和工作現狀,并根據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殘疾人;就業;職業培訓;實名制
中圖分類號:D66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01
一、概述
我國殘疾人是一個龐大的群體,2006年第二次殘疾人狀況抽樣調查顯示,我國各類殘疾人共有8296萬,占全國人口的6.34%[1]。殘疾人就業率為41.6%,僅為健全人的一半[2]。殘疾人在擇業和就業的過程中一直處于弱勢地位,和健全人相比,殘疾人在就業率、就業質量、就業穩定性、經濟收入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我國殘疾人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要想充分促進殘疾人就業,必須要科學地把握和認識我國殘疾人的就業培訓現狀,分析殘疾人就業情況和走勢,幫助殘疾人提高職業技能,提升殘疾人參與社會的能力,使殘疾人真正融入社會生活。
殘疾人實名制調查對于促進殘疾人就業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它有助于全面動態準確掌握殘疾人就業培訓狀況,實名制調查開展之前,一直沒有合適的監測方法足以反映全國殘疾人就業培訓的整體狀況。其次,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殘疾人就業渠道也更加多元,除了分散按比例就業、集中就業、個體就業外,公益性崗位就業、社區就業、居家就業、輔助性就業等非正規就業形式正日益成為殘疾人就業新的增長點。不同類別和等級的殘疾人個體差異較大,就業需求也各有不同,只有掌握了每一位殘疾人差異化的就業需求,才能為殘疾人提供個性化的就業服務。最后,通過實名制統計管理,能讓政府部門和群眾了解殘疾人最真實的就業和培訓情況,為科學決策和考核殘疾人就業工作成效提供重要依據,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殘疾人就業的良好氛圍。
二、系統概況
中國殘聯于2011年開發了《殘疾人就業和職業培訓信息管理系統》,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了殘疾人就業和職業培訓實名制統計管理工作,對殘疾人就業和職業培訓狀況進行實名制動態監測和管理。本系統調查統計的對象為:已經辦理第二代殘疾人證且處在就業年齡段(男性16歲至59歲,女性16歲至54歲)的各類殘疾人。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殘疾人就業指導員等基層殘疾人工作者定期進行入戶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殘疾人基本信息、就業信息、培訓信息、失業信息等。中國殘聯對實名制系統進行了多次升級改造,進一步增強了殘疾人就業狀況統計分析功能。通過對數據的分析研究,中國殘聯基本掌握了全國殘疾人就業培訓狀況,對我國殘疾人就業形勢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并以調查結果為依據有針對性地為殘疾人服務。
三、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一)存在問題
1.工作人員專業性不強,隊伍不穩定
殘疾人實名制調查涉及就業類型、從事行業、勞動合同、培訓項目、培訓主體、職業資格、技能等級等多項專業詞匯,工作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殘疾人就業培訓工作經驗,才能準確詳細的完成殘疾人實名制調查。目前有些從事實名制調查的工作人員業務知識不熟悉,對殘疾人的專業詞匯界定不清,含義不明,導致在錄入數據時出現偏差。在實際工作中,某些地方工作人員更換頻繁,沒有做好工作交接和培訓,導致交接后的工作人員對系統指標內涵和操作規范理解存在誤差,降低了調查的真實性。
2.數據錄入不及時,未實現動態化管理
殘疾人的就業和職業培訓狀況是實時變化的,為了使數據真實可靠,必須定期進行調查并及時更新系統,系統中無效的數據信息也要及時修改完善。實名制調查工作能否在殘疾人就業培訓工作中發揮作用關鍵在于數據的真實性,然而經過數據隨機抽查發現,系統中錄入的數據信息真實性、完整性和有效性還不夠高,存在調查缺項、錄入系統不準確、未實現動態管理等問題。某些工作人員沒有定期對數據進行錄入和更新,某些地方未充分開展調查摸底就錄入系統,數據失實,主要原因在于沒有端正工作態度,對實名制統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缺少認識。
3.系統應用不充分
實名制統計管理是一項覆蓋范圍廣、對象分散、時間緊迫的工作,需要各級殘疾人工作者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目前,實名制調查工作已開展多年,系統數據日益豐富,經過多次升級改造,系統的統計功能也趨于完善,系統數據已經基本具備了應用的條件。而該項工作重點還停留在確保數據錄入率和數據質量的階段,對實名制系統數據的分析和應用不多,缺乏用實名制工作有效指導開展殘疾人就業和培訓工作的意識。
(二)建議
1.建立高素質的人才隊伍
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開展好實名制工作的基礎,要推進殘疾人就業服務工作,就必須重視殘疾人實名制統計工作,建設一支穩定的、有專業水準的工作隊伍。殘疾人實名制調查工作涉及入戶調查、系統錄入、數據分析多個環節,工作人員必須熟悉殘疾人就業服務工作,善于與殘疾人進行溝通交流,并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操作知識。應通過上門指導、分片培訓、集中培訓、現場操作演示等多種方式,加強對基層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
2.提高數據質量,實現動態管理
摸清搞實殘疾人就業和培訓狀況,確保數據真實有效是實名制統計管理的重要任務?;鶎庸ぷ魅藛T要深入殘疾人家庭,開展充分的調查摸底,堅決糾正各種人為編造實名制數據的行為。在殘疾人就業狀況發生變化后,及時更新數據,加強數據的動態管理,確保指標完整,錄入有效。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應利用系統中的隨機抽查考核功能,核實數據的真實性,同時加強宣傳,讓實名制工作人員充分認識到對殘疾人開展實名制調查的意義,轉變消極的工作態度。
3.加強數據的統計分析及成果應用
隨著數據的日益豐富和完善,實名制系統數據已經具有了分析和應用的價值。這些數據來之不易,政府部門應加強數據的統計分析和成果應用,對系統各項數據指標進行科學分析,分析殘疾人的就業狀況、培訓需求,適合的崗位以及就業走向,有針對性的制定政策。確保實名制就業、實名制培訓、實名制職業指導,把實名制工作貫穿到殘疾人就業服務的每個環節。充分利用“殘疾人就業和職業培訓信息管理系統”,以實名制系統數據為參考,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就業服務活動,促進殘疾人就業增收,加快實現殘疾人小康進程。
參考文獻:
[1]杜林.殘疾人職業評估.
[2]石丹淅,王琦.殘疾人就業狀況變動趨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