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春玲
摘 要 現在的學生馬虎現象頻頻出現,針對這個現象,從個人性格、環境因素、自身因素等方面分析學生馬虎現象的成因。
關鍵詞 馬虎原因 遠離馬虎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記得我小時候,老師和父母總會對我說:“你怎么這么馬虎啊!下次可要細心啊!如果再這樣馬虎,你的成績會越來越差!”“馬虎”這個詞似乎貫穿每個小孩子的童年。大人們用自己的想法揣測孩子的想法,用他們的見解和價值觀教育孩子,每當孩子有粗心和小紕漏,就會被大人冠以“馬虎”的名號。
這樣真的更好么?
最近有一條很火的微博,“刺激某人稱其“胖子”,對方真的會更胖喲!據環球網,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因刺激某人減肥而說人胖,效果將適得其反;叫人“胖子”對方會變得更胖。研究報告指出,有足夠的證據證明,被稱作“胖子”或者“肥豬”與食量變大有關。小伙伴,你還會稱某人“胖子”么?”
這條微博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有時候啊,刺激療法不一定會讓孩子們吃一塹長一智,反而會適得其反。那么如果面對小學生一而再再而三的馬虎現象,我們要怎么辦呢?
首先我們應該分析一下小學生馬虎的成因,根據相關資料及我的個人見解,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1性格使然
正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世界上也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所有的孩子性格都不一樣,有的天生活潑開朗,有的沉穩內斂,有的動如脫兔,有的靜若處子。有的孩子天生就是粗心,這種現象不僅僅是在他們小的時候會出現,長大了即使有所改觀,也會比同齡人更加神經大條一點。對于這種孩子,千萬不要拿他們跟別的細心的小朋友對比,這樣會加重他們的心理負擔,適得其反。
2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對于一個孩子的影響往往超過先天因素,而環境因素也分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和社會因素。
家庭因素較好理解。孩子出生成長,接觸最多的便是父母家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如果父母平時毛手毛腳,粗心大意,對孩子的衣食住行不上心,是很容易感染孩子,讓孩子從小也會養成漫不經心的處事態度,“馬虎”也自然會伴隨孩子。如果一個父母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能認真完成,在生活中教育孩子,他的孩子慢慢的也就跟著學,這樣,在做事情上也認真了,同樣,學習也認真了,從而遠離馬虎。
學校因素和環境因素也是影響孩子“馬虎”成因的重要因素。身邊朋友同學的影響,老師的教育方式,學校,班級里的風氣,都是重要因素。教師要教會學生交什么樣的朋友,平時給學生講一些關于粗心馬虎給小朋友帶來的麻煩事情以及造成的嚴重后果。讓學生認識到馬虎的可怕性,人人養成遠離馬虎的好孩子。
3自身因素
小學生的個人因素也是造成馬虎的成因。比如,考試之前老師和家長的一再嘮叨,是會造成孩子的心理負擔,孩子在考試的時候會被“我不能馬虎”這句話牢牢占據,反而影響孩子的正常發揮。發揮不好,被父母老師責罵,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下次考試情況只會更糟糕。這樣適得其反的惡性循環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影響孩子。
小學生正處在價值觀和時間觀相當不成熟的階段,有時候大人們著急的一句呵斥,一個揚手要打的手勢會成為孩子們心里的陰影,在他們因為馬虎犯錯誤的時候,大人們要做的更多的是要疏導,鼓勵孩子。比如,這次的考試因為寫錯一個字,少抄一個數,漏寫了一個運算符號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必跟孩子大動干戈。但決不能聽之任之,孩子做完作業在檢查中會發現一些錯誤,要讓孩子分析一下,這些錯誤是怎么造成的。是審題不清錯誤理解了某個條件?是看錯了、看丟了某個符號?是想當然地思維跳躍弄錯了某個邏輯環節?總之,改正馬虎錯誤時,有意識地分析原因,在更正中強化一下容易出錯的環節。必要時把出錯的題記下來,建立一個“錯題檔案”,這樣堅持做下來,馬虎出錯的情況就會越來越少了。
要跟他們講,雖然這一次的馬虎不會造成什么嚴重的后果,但是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很多大的事故起因都是因為一時的馬虎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錯誤。必要的時候還可以舉具體的事例,家長可以用講故事等方式告訴孩子,學習是小學生對社會應承擔的責任,這種責任感應表現在認真對待聽課、做作業、復習、考試等每一個學習環節上。人的情緒、興趣等都直接影響將感知的過程,影響著感知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因此,孩子學習責任感的增強、學習興趣的提高,有助于幫助他們克服馬虎的毛病。這樣對孩子循循善誘,遠比人肉板子效果好的多。
當然,話分兩頭,對于小學生的另外一些“馬虎”現象。如果細心地諄諄教導已經不起作用,則要適當采取一些嚴厲的措施來杜絕此類現象再次發生。
當發現小學生馬虎成性或者犯了一些比較嚴重的錯誤,我們則要表情嚴肅地告訴他這是不對的!在講了道理之后仍沒有作用,適當的懲罰措施則要被采取。如加入勞動,寫正楷字,畫畫,把各種豆子放在一起,讓學生挑豆子分類,計算水電費,動腦筋游戲等等。讓孩子有目的地去選這類事情干,經常訓練,就會越來越細心。讓學生在勞動中感受馬虎帶來的麻煩。
另外,在生活中還可以做故意的培養。比如,放學回家先做作業;遇到難題要耐心,不急躁;書寫要工整;寫完作業自己檢查看看是否有錯誤等等。這對于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克服馬虎毛病都是有好處的。讓孩子自己整理房間,整理書包,讓他養成干凈整潔不丟三落四的習慣。也可以給孩子買培養耐心的道具玩具,比如說拼圖、搭積木等,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細心,讓他們遠離馬虎。班級里有一名男生,他的學習成績不錯,但是每次測驗總是因為馬虎要扣分。在一次考試中,我在批卷子的時候,發現他的應用題式子都正確,但是結果卻錯誤。因此,我把他這樣的題分全部扣除,成績考得可想而知了。當他看到卷子之后,認識到了自己的一個馬虎帶來的后果,課后再找他談心,跟他說說馬虎的可怕,從此,這個男生做題比以前進步多了,自己不斷改進,現在幾乎與馬虎說拜拜了!
魯迅先生說過: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蠻作,便大研于孩子的發達。家長幫助孩子克服馬虎的毛病,也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理解孩子,體諒孩子,耐心細致,不急不躁,要采取多表揚鼓勵的方法,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使孩子看到進步,樹立信心。只要采取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小學生的馬虎毛病就一定能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