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晗



【摘要】我國民辦高校這幾年發展迅猛,體量不斷增大,暴露出的問題也逐漸增多,特別是行政管理組織架構及管理效率的問題。民辦高校是市場體制下的產物,科層制管理體制已難以跟上其發展步伐,新的管理體制及組織架構呼之欲出。文章以扁平化行政管理模式的角度為出發點,分析其優劣,并以Y學院為例進行了實例解讀。
【關鍵詞】民辦高校;科層制管理;扁平化管理
一、民辦高校的背景及特點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快速駛入“大眾化”發展車道,“民辦高校”就是其發展的代名詞。民辦高校發展雖迅速,但其無論“先天”還是“后天”的劣勢都非常明顯,譬如自負盈虧,生源少且差,師資隊伍薄弱等。這些不足都使得民辦高校面臨十分嚴峻的考驗。只有擁有高效的管理效率及過硬的師資隊伍的民辦高校才能在市場中生存。對民辦高校的管理構架進行改革,不斷提高管理效率是擺在高層管理者眼前的難題。
二、科層制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民辦高校創設之初,管理構架基本上都是借鑒公辦高校的模式——科層制。在科層制組織結構下,權力依據職能和職位進行分工分層,存在等級分明的“金字塔式”結構,如“院級-處級-科級-科員等層級”。按照級別分配管理職責與權限,各組織機構均按照層級由低到高排列,形成一條垂直且逐層分叉的金字塔形權力圖。科層制管理模式在高校管理的歷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我國高校信息化水平的不斷發展,高校管理模式的不斷變革,其越來越制約著高校的發展。
(一)科層制等級森嚴,管理僵化
科層制管理下的部門機構臃腫,工作流程冗長瑣碎,廣為人們所詬病,其導致管理僵化,教職員工缺乏激勵機制與活力。教師的行為價值取決于對行政權力的順應程度,因此疲于奔命地應付一些形式化的指標而不是真正的學術指標。
科層制管理模式下,權責不對等。做具體事務之人無權,有權之人不做具體事務。這種集權中央式管理機制必然造成決策的民主化程度較低,教職員工的權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障。長此以往,將導致員工的心態形成兩極分化:一部分員工工作心思不放在搞好工作上,而是一心一意放在搞好上下級關系上,表現出對權威和權力的欲望;另一部分員工工作缺乏積極性,無論學院組織開展任何活動,都只會敷衍了事,甚至排斥。
(二)行政權力氛圍濃,且不斷弱化學術權力
民辦高校中普遍缺乏高職稱人才,而僅有的高職稱教授均在學院擔任行政職務,且多為學術委員會成員,導致行政系統不斷對學術系統進行干預,學術權力不斷被邊緣化。長此以往,最終會直接影響到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職能的發揮,尤其是在涉及專業設置、教學計劃、課程建設等學術事務的決策時,無法聽到不同的意見及心聲。
(三)信息傳遞速率低下,各部門缺乏有效配合
科層制管理模式下,層級設置環節多,信息傳遞速度慢,降低了高校的整體運行速度和工作效率。過多的層級需要更多的管理人員,由于每層管理人員在對信息的理解與傳達上有偏差,導致信息失真。在實際工作中,各部門之間相對封閉,缺乏有效的配合與協調,僅僅滿足于完成自己分內的基本任務,對于需要多部門展開橫向協作才能完成的復雜任務互相推卸。
這種行政機構臃腫、人浮于事的現象僅依靠定編定崗、縮減機構等技術性而非制度性的改革措施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在此背景之下,民辦高校基于扁平化管理理論,構建科學的組織管理機制應運而生。
三、扁平化管理架構特點
扁平化管理是目前社會組織結構管理的發展方向之一,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科學理念,其優越性引起越來越多管理者的關注。扁平化管理是相對于傳統的科層制管理模式而言的,其通過采取“壓扁”層級,增加管理幅度,減少不必要的中間層級的辦法來達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扁平化管理主要有這幾方面的特點:第一,層級少,管理幅度寬;第二,權力分散至各層級,權力結構多樣化;第三,上下級溝通距離短,平級之間溝通效率高;第四,跨部門間溝通順暢,直接對話,響應速度快。
四、搭建扁平化管理架構的一般步驟
并不是所有的組織都適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它還受到一定外部條件的制約,譬如高素質管理團隊、高效網絡信息平臺、清晰的工作制度與辦事流程等。因此,其構建應遵循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調查論證。對職能部門的整合和機構調整進行認真的調查和論證,做到職能設置合理,管理流程簡潔,責權對應,精簡高效,信息暢通。
第二,機構調整。機構的調整要依據科學的組織原則,實現集散有度,分工合理。
第三,提高員工素質。重要崗位的管理者必須提高綜合素質,才能應對由于管理幅度加大帶來的新問題。
第四,編制周密實施方案。
五、搭建扁平化管理構架案例——以Y學院為例
Y學院立足廣東,服務廣東,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逐步建立了以管、工為重點,管、工、經、文、法、藝、理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Y學院設有12個教學單位、34個本科專業,現有普通全日制學生2萬余人。Y學院在辦學過程中,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主線,以教育教學改革、體制機制創新為抓手,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學生素質全面提升,獲得社會廣泛贊譽。
Y學院在不斷總結國內外知名大學先進管理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出一條適合本校發展的特色之路。Y學院以教務處和人事處為試點,開啟了扁平化管理架構的改革。
(一)原科層制下的教務處、人事處行政架構
Y學院原教務處、人事處的管理架構為科層制,其具體的職能及人員設置如表1。
(二)現扁平化管理模式下的教務處、人事處行政架構
改革后Y學院的教務處、人事處的扁平化管理架構,其具體的職能及人員設置如表2。
(三)兩種模式對比分析
通過分析對比上述列表,主要有以下幾點變化。
1.壓扁了管理層級。壓扁層級后,將工作重心下沉,有效減少了溝通成本和信息失真,使組織變得靈活、敏捷。
2.合并了部分管理科室。對部門內部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提高了辦事效率。
3.精減人員使管理成本下降。在精減人員、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時,又提升了人員素質,提高了管理水平,提高了組織效率。
(四)扁平化管理模式的注意事項
扁平化管理模式相較于科層制有其優越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我們引起重視。
1.更加注重選拔優秀的管理人才。因管理層級減少,管理幅度增加,管控難度也隨之加大,因此要選拔培養優秀的管理者。
2.更加注重培養基層員工的整體素質。因合署辦公,精簡機構與人員,工作重心及權力下移,因此需要基層員工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自覺性以及較高的綜合素養。
3.更加注重建立權責統一的權限配比。扁平化管理模式下的管理重心下移,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放權與權限配比,而應該建立在責任清晰、權責分明的基礎之上。只有權責統一,才能不斷地激發員工的活力。
六、結語
高校推行扁平化管理后,管理層級減少,管理幅度加大,橫向協作增多,各基層部門職能權限相對擴大,打破了以往的僵化體制,最大可能地調動了教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可謂好處良多。因高校具有學術、行政兩重屬性,除實行扁平化的行政組織之外,學術組織亦可進行相關變革,這是我們今后應多加考慮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石立巖.臨沂師范學院以扁平化管理為核心的體制創新案例分析[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121(01):13-17.
[2]劉峰,金會慶.民辦高校組織扁平化與系部目標管理責任制[J].價值工程,2010,29(25):223-224.
[3]董宏志.扁平化管理理論對我國高校組織結構改革的啟示與借鑒[J].中國電化教育,2012(11):1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