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霞
豐順縣留隍第二中心小學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課程內容的組織要重視過程,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系;要重視直觀,處理好直觀與抽象的關系;要重視直接經驗,處理好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系。小學生學習數學遇到的困難在于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邏輯思維能力有待開發,同時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呈現出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的特點。針對小學數學教材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課堂教學采用創設情境的教學方法,將抽象難以理解的數學概念還原回現實的生活情境中,進行理解性學習。課堂情境創設將學生帶入情境之中,自主進行問題探究,最終發現規律,加深理解。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鍛煉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一、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創設的意義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偏向形象和具體的,教師以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為切入點進行引導,教學效果必然會事半功倍。最形象具體的表象就是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情,將這些事情利用起來,創設成用于數學教學的情境引入,降低了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同時還提高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利用情境創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打造高效數學課堂具有重要作用。
二、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創設的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如何帶動學生進入到有效數學學習中?課堂引入進行情境創設是最高效的手段,情境創設的方法很多,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具體方法可以借助以下幾種:
1. 借助生活經驗創設情境,使知識淺顯易懂
通過生活經驗作為情境引入新課,使學生能夠通過熟悉的情境迅速理解新的知識,并借助情境牢固掌握知識并靈活應用。小學數學的絕大部分內容都是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如簡單圖形面積和體積的計算、百分數的運用、正反比例的運用以及統計的簡單知識等,都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到的,這就為情境創設提供了眾多素材。如在學習圖形表面積時,可以展開生活中的包裝盒來幫助理解;利用去游樂園購買兒童折扣門票來學習百分數。這種借助生活經驗來創設情境的學習方式,既形象生動又易于理解。
2. 借助游戲創設情境,賦予知識的趣味性
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小學生喜歡游戲。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在課堂上借助游戲形式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游戲中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寓教于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游戲情境的創設對教師的課前備課要求較高,首先在游戲設置上要考慮到教學內容的滲透,在游戲規則上要體現教學內容的實質,其次是參與人數與課堂紀律的掌控。最后要合理分配課堂的游戲時間。
3. 借助故事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設故事情境引入新課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故事情境創設比游戲情境創設難度低,更方便教師在引入新課時使用。如計算體積的方法最初是阿基米德在洗澡排水時想到的、雞兔同籠的故事等。故事情境的創設,豐富了課堂教學形式,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數學公式和定理不再是枯燥無味的展示。同時教師也可根據教材內容自己編小故事,抓住教學內容這個中心點,堅持故事情境創設為教學服務這一宗旨。
3. 借助原有知識創設情境,形成知識鏈
運用原有知識遷移到新知識的認知規律,對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沒有舊知識作為基礎平臺,新知識則很難理解掌握,所學知識難于形成結構體系,缺少深層次的理解過程,學習便成為機械性的記憶。例如,在學習立體圖形時,如果學生沒有掌握好平面圖形,那么立體圖形部分難以有效學習。因此,教師可借助學生原有知識創設情境先進行鞏固,再進一步引入到新的知識點,既對原有知識進行了復習鞏固,又為新知識的構建起到支撐作用。利用知識的環環相扣,使學生碎片化的知識點形成知識鏈,為后續學習夯實基礎。
三、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創設的教學效果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采用情境創設教學法,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高漲的學習熱情,提高成績也就是意料之中了。通過觀察,課堂上踴躍舉手回答問題的人數明顯增多,這表明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學習數學的信心得到提升。通過創設情境形成高效的課堂教學結構,教師的授課獲得學生的積極配合,縮短了學習新知識的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