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菊女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開放,老師與父母對于小學的教育模式越來越重視,在小學教育當中,語文閱讀教學成為教育當中的一個重點,在小學語文閱讀當中,老師將“讀”和“寫”的教學模式進行結合,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本文將研究小學語文中的讀寫結合,并從中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培養學生讀后感的寫作
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應該先從學生們對課文的讀后寫作能力入手,在這里筆者以小學課本教材當中《狼牙山五壯士》為例,五位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將敵人的視線轉移到自己的身上,日寇緊追在后,在他們面前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通向主力連隊,另一條是通往狼牙山頂峰的,狼牙山都是懸崖峭壁,為了讓敵人不發現主力連隊,他們選擇了一條絕路,途中與敵人斗智斗勇,最后五人身上所有的彈藥都用完了,他們站在狼牙山頂峰,看著部隊和人民群眾遠去的方向,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其中一人高呼,他們的任務完成了,然后走到狼牙山的懸崖邊上,縱身跳下懸崖,其他幾位戰士也昂首挺胸,喊出豪邁的口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然后相繼跳了下去。這對我們中國人是很有感觸的,五位壯士身上的那種強烈的愛國精神是值得敬佩的,讓學生充分閱讀了解其中的精華,然后寫出自己的體會與感想,這樣印象會更加深刻,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們心中的愛國主義精神,還可以讓他們在閱讀文章中分析作者在寫作當中的情緒,將這種情緒用自己的思維理解出來,用自己的話寫出來,寫文章的讀后感也就是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加強他們的思維活躍性。
二、提高學生仿寫能力
對于學生來說,語文課本里的每篇內容都是奇特的,小學語文課本里的教材都是出自著名作家之手,在學生可以適應接受的水平上,從可以達到教學目的作品中摘選出來以供學生學習。閱讀教學中的“讀”與“寫”是分不開的,讀后才有寫,寫前必有讀,例如著名作家魯迅,《少年閏土》講的就是他幼時的經歷,開頭他就描寫出一幅景象出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海邊的沙地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西瓜,有一名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里捏著一柄鋼叉,他向地里的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卻扭身從他胯下逃走。這幅景象就在腦海中浮現出來,作者開頭描寫的便是年少時的閏土,作者幼時家中要祭祀,忙不過來時有位工人說讓他的兒子過來幫忙,與作者年紀相仿,兩人很快就熟識了起來,閏土知道很多有趣的事情,例如捕鳥、在海邊撿各式各樣的貝殼、抓在西瓜田里偷吃西瓜的猹等,這些都吸引著幼時的作者,兩人要分開時還痛哭了一場,閏土還托他的父親給作者帶了一包貝殼和幾只好看的鳥毛,最后他們卻再也沒見過面。作者的寫作手法是極其細膩的,光是開頭便可以使人想象出畫面,以此作為鋪墊,后面引人入勝,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閱讀了解,讓學生仿寫作者課文中使用的手法,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與表達方法,將自己的寫作情緒帶入作文當中,還能豐富文章思想,多練習并使用這種寫作手法,可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
俗話說得好,父母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對于現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他們的思維是很活躍的,腦海里想的東西都是很奇特的,父母與老師不應該去壓制他們的想法,要引導他們寫出來,表達出自己的奇特想法,讓他們每周寫一兩篇日記,將自己的生活都記錄下來,父母可以去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讓他們啟發自己天馬行空的思維,例如《貓》出自著名作家老舍之手,貓是很常見的小動物,但是作者描寫得十分仔細,將貓的各種行為習性都寫了出來,活靈活現。老師可以讓學生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寫出有趣事物的細節,并不是古板地讓他們當作業一樣去寫,而是養成這樣的好習慣,不僅可以鍛煉他們的想象力、寫作能力,還可以開闊他們的思維,為他們以后寫作積累素材,父母也要去支持鼓勵自己的孩子,這樣會增加他們的信心,使他們更有動力地去思考寫作問題。
四、結語
小學閱讀教材當中,都是將“讀”和“寫”充分融合在一起,教學老師也應該認識到這一點,并運用這種模式去指引學生提升寫作能力,開發并豐富學生的寫作思維,鍛煉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課文讀后感、文章里手法的仿寫、生活日記等,提高他們的寫作表達能力,學習文章中的寫作手法與技巧,深入了解文章中主要表達的內容,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并表達出來,這樣會快速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