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榮
【摘要】《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了未來五年我國交通領域的發展思路和發展目標、發展任務等等。此時,為了更好地踐行交通運輸領域的發展思路,必須做好我國交通運輸管理工作。而在交通運輸管理工作進行時,需逐步創新現有管理模式。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推動我國交通運輸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交通運輸管理模式現狀。然后,闡述了其面臨的形勢和未來發展前景。
【關鍵詞】交通運輸管理 現狀 前景
從現階段來看,我國交通運輸工作可以總結為四個“新提升”和三個“新加強”。四個“新提升”,是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改善群眾福祉能力、運輸服務能力、創新發展能力四個方面的提升。而三個“新加強”,是指交通依法行政能力、交通運輸安全監管能力、交通隊伍建設能力三個方面得到了加強。當下,為了進一步提高交通運輸領域的發展,應科學部署其未來發展規劃。以下就是對我國交通運輸管理難點等相關問題的詳細闡述。
一、交通運輸管理模式現狀
從現階段來看,我國交通運輸管理模式注重圍繞四個“新提升”和三個“新加強”而進行。以桂林交通運輸工作為例:
四個“新提升”是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改善群眾福祉能力、運輸服務能力、創新發展能力的提升。其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主要表現在,在桂林交通網路改造時,新增設2條公交網絡,而公交車數量是769輛,總線長是812.85公里。同時,在交通運輸建設時,開始嘗試編制《桂林市脫貧攻堅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在這一方案指導下,一共實施了198個交通脫貧攻堅項目,滿足了全市人民的交通運輸要求,且改善了群眾福祉能力。而從運輸服務能力角度來看,在交通運輸管理工作進行時,編制了《桂林市公路水路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在這一規劃實施期間,把全市的交通網絡運輸密度提升到了576.42公里/百平方公里,并注重組織“我為桂林做代言”的服務競爭活動,讓全市的出租汽車行業服務人員在活動參與過程中提高自身整體服務意識。除此之外,在交通運輸工作時,也開始倡導用標準煤替代標準油。因為,標準煤的節能量是619.44噸,而標準油的燃油量是17313.25噸。所以,可達到綠色交通規劃目的。
三個“新加強”,是指交通依法行政能力、交通運輸安全監管能力、交通隊伍建設能力方面的加強。其中,交通運輸依法行政方面的加強主要表現在,在交通運輸管理工作進行時設置了專門的省、市、縣(區)交通運輸行政綜合執法機構,并制定了聯動機制,就此實現了對桂林市陽朔、恭城、臨桂等各個地區錯峰執法的安排,讓群眾滿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二、當前交通運輸工作面臨的形勢
當前交通運輸工作所面臨的形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十三五”規劃推動的背景下,國家開始增大了對交通運輸建設工作的投入,并設置了交通補貼。所以,在國家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應注重完成公路等級化提升、路網網絡提升等管理工作;
第二,我國交通運輸發展中的供給側結構性正在發生著變化,所以,在這一趨勢下,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交通運輸效益,適應新常態的發展,必須重視一些不合格的結構性問題。包括服務水平低、公路技術等級偏低、路政管理工作機制尚未形成等等,不斷升級、改革我國交通運輸的發展;
第三,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對高速公路、干線公路、農村公路、公路場站、公路水路等的規劃建設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時,為了更好地迎合交通運輸工作所面臨的形勢問題,必須做好我國交通運輸管理模式發展前景的規劃工作。
三、我國交通運輸管理模式發展前景
(一)聚力改革創新
在我國交通運輸管理模式發展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應對其發展形勢,應注重聚力改革創新,為此,應從以下幾個層面入手:
第一,在我國交通運輸管理模式改革創新過程中,應注重健全相應的工作機制。例如,桂林市在交通運輸管理模式改革過程中,便實施了《桂林市各縣(區)人民政府交通運輸工作責任目標考核辦法》,在這一機制實施過程中,成立了專門的指揮部,并明確界定了指揮中心的相關責任人和職責,就此保證了交通運輸管理工作的順利展開;
第二,基于交通運輸管理模式改革工作開展的基礎上,應注重建立“優質工程”。在“優質工程”建設過程中,由縣(區)政府負責編制質量監督計劃,明確質量監督責任人,確保項目質量合格率是100%。然后,在“優質工程”的導向下,帶動其他工程項目的逐一建設,打造更為穩定、安全的交通運輸空間;
第三,為了完成交通脫貧攻堅戰目標,應注重在農村交通運輸建設過程中,構建1-2個“四好農村路”,在“四好農村路”的引領下,科學部署農村交通的建設工作,達成城鄉一體化發展目標[2]。
(二)提升服務水平
為了解決我國交通運輸領域發展中表現出的結構性問題。如,服務水平較低等等,應大力推動運輸服務的升級。
首先,在我國交通運輸工作進行時,應結合“十三五”規劃實施要求,推廣“公交都市”、“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等等,這樣一來,可以有效避免交通堵塞問題,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例如,桂林市在交通運輸服務升級過程中,便計劃于2017年增設250輛新能源公交車,并注重鼓勵新能源船舶的建設工作,就此為城市居民創造一個良好的交通通行環境。
其次,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交通運輸服務水平,也應注重編制城鄉公交一體化發展規劃。在這一規劃實施過程中,增設一些縣鄉公交,解決交通不順暢的問題。例如,桂林市就預計在2017年增設60個村通公交車,讓鄉鎮通公交比例達到65%,滿足農村群眾出行要求。
再次,在交通運輸管理工作部署過程中,應把“維修質量”和“誠信服務”作為指導思想,建設一些信譽良好的汽車維修企業,并安排第三方機構,對汽車維修企業客戶滿意度進行調查,經過調查,進一步提升其服務質量。
(三)加強法治建設
在我國交通運輸管理模式發展創新過程中,注重加強法治層面的建設工作是非常必要的。為此,應從以下幾個層面入手:
第一,在交通運輸管理領域法治建設工作開展過程中,應注重先建立一些“依法行政示范點”,在“依法行政示范點”建設過程中,實施行政審批的事中事后監管機制,真實了解到監管機制實施效果,并對其進行改良,最終更好的保證交通運輸管理的監管力度,為交通運輸管理打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
第二,在交通運輸管理工作實施過程中,為了達到有效性管理目的,應注重引入一些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即在交通運輸管理執法工作進行時,推廣電子勤務等級制度,并在執法車輛上安裝GPS定位。這樣一來,便可實現對執法情況的實時監管,保證執法效果;
第三,基于法治建設工作開展的基礎上,需進一步明確交通運輸管理發展中的執法機構管理職責,以“人人有責”的管理形式,提高執法質量。
四、結論
綜上可知,雖然我國交通運輸管理模式已經實現了四個“新提升”和三個“新加強”,但為了創造更好的發展前景,應注重從聚力改革創新、提升服務水平、加強法治建設等層面入手,應對當前交通運輸工作所面臨的形勢問題,并嚴格按照交通運輸管理思路,制定高速公路、干線公路、農村公路、水運建設等建設目標,圍繞建設目標,部署項目建設任務,以科學的項目建設形勢,創造一個穩定、安全的交通運輸空間。
參考文獻:
[1]李利華,周和平,柳伍生.工程教育背景下交通運輸專業實踐教學發展策略[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5,(01).
[2]歐陽斌,李忠奎,鳳振華.低碳交通運輸規劃研究現狀、問題及展望[J].中國流通經濟,2014,(09).
[3]樊東方,石靜遠.日本交通運輸管理體制的特征及其借鑒[J].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2013,(04).
[4]陳思,王力穎,曹馨月等.創新交通運輸模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連云港“海鐵聯運”發展現狀分析及前景探究[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