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留兵
摘 要: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文章從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學生的自主探究和教師指導相結合、探究性學習過程中評價要多維度、探究性學習與其他方式的綜合運用幾方面,研究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關鍵詞:高中物理;探究性學習;創新思維;培養
中圖分類號:C961;G63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1-0003-01
高中階段的物理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在獲得更多物理知識的同時,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充分運用探究性學習這一方式,切實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具有開拓精神的創新人才。本文研究高中物理中如何通過探究性學習的有效運用來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
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就要讓學生學會積極主動地尋求他人的幫助,并能夠虛心接受別人的見解,在合作學習中不斷地提升自己,不斷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同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不斷與同學進行交流和討論。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過程,認真解決問題,這就是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過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會逐漸形成創新思維能力。例如,教學“平均速度”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實驗,不同的小組分別準備帶滑軌的斜面、小木塊、金屬片、小球、刻度尺、停表以及小車等,教師為小組成員計時,看看哪個小組能夠通過合作,又準確又快速地完成實驗。通過這種合作模式,學生們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激發創新意識,讓物理課堂更加充實。
二、學生的自主探究和教師指導相結合
高中階段的學生能夠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積極開展自學,并且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但是還不具備很強的判斷分析能力,獨立自主性不強,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讓學生形成獨立自主思考的能力。探究性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開展相關知識的探究。在學生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給予學生恰當的指導,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順利完成任務,同時,教師在指導的時候要注意不要直接給學生現成的答案,而是要在關鍵處給學生以引導,讓學生運用創造性思維解決問題。以“光的折射和反射”為例,學生們通過筷子入水的影像可以看出,物體在通過不同介質的時候,光會發生折射現象。這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介質對光的折射有哪些影響?不同的介質,其影響是相同的嗎?”帶著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不同介質的實驗,以此來證實或推翻學生的猜想,讓他們有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間。
三、探究性學習過程中評價要多維度
合理有效的評價是提升教學效率的有效保證,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多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來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首先,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評價。綜合性評價的中心是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在物理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重點就在于探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自主構建物理知識的能力和相應的創新能力。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能夠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創造性地構建知識體系,提高自身的能力,為自己的終身發展和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最終學習成果展開評價,更要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評價,對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交流合作能力、提出問題能力、信息搜集能力等作綜合性的評價,全面考察學生的能力。最后,在評價的過程中需要將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終結性評價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哪些知識點的漏洞,形成性評價能夠評價學生學習的過程,在評價過程中發現學生思維方式方面存在的漏洞并及時解決,幫助學生積極思考、認真解決。總之,評價方式的有效性能夠激發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熱情,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并運用相關的物理知識,提升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四、探究性學習與其他方式的綜合運用
在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中,教學方式多種多樣,探究式教學只是教學方式的一種。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共同培養,并發揮每一種教學方法的優勢,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拓寬視野,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需要將探究性教學和其他的教學方法結合起來,有效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恰當地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探究性學習方式為主,通過恰當運用其他有效的教學方法,整體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提出一個問題,然后由學生們聯系生活實際舉例說明,接著進行小組探究討論其所含的物理知識。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積極舉例說明。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有問題提問法,也有探究性學習的方式,兩者相輔相成,能共同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進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五、結束語
總之,具備創造性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的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有效開展探究性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為國家培養具有開拓精神的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翟英麗.中學物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J].吉林教育,2010(31).
[2]宋藝華.物理創新思維的培養[J].昌吉學院學報,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