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會星
【摘 要】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問題,不管是從考試的角度或者是從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角度看,閱讀教學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是語文教師需要迫切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存在問題 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53
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問題,不管是從考試的角度或者是從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角度看,閱讀教學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現狀是很多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很不理想。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是什么?我們又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來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呢?
一、初中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要想在初中階段徹底提升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必須要對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有比較深入的認識。經過筆者的認真梳理和思考,認為目前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一是觀念的落后,教師在日常上課過程中只針對考試內容進行知識講解,考試考到的題型教師才會重點講解,而考試未考到的一些考驗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知識點則不去講解。二是在教學過程中過度依賴課本。觀察目前初中語文教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基本上只依賴課本,而對其他課外教材的使用微乎其微,這就導致了學生的閱讀量過小,無法培養開闊的文學視野。三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基本是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師很少同學生進行互動,不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就導致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往往難以集中注意力,尤其在每節課的最后十幾分鐘,學生基本已經處于游離狀態,很難將老師講授的知識點記住。在這種教育觀念的長期作用下,導致了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此外,教學方式機械化是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另一個嚴重的問題。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有些教師只是通過提問學生課本中的概念,或者問一些完全沒有技術含量的問題來進行。另一方面出于應付考試的需要,很多教師會給學生一些萬能答題模板。例如在回答文章中心思想這一問題上,教師就會告訴學生在考試的時候應該先回答什么,后回答什么,然后再讓學生記憶一些萬能句子。這種方式的存在是對學生的傷害,由于存在萬能模板,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便不會再去深入思考,一味依照模板,久而久之學生便喪失了發散思維的能力。在這種機械式教學方式的作用下,不僅影響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對學生人格的養成也會造成不良的影響,會使得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只知道尋找萬能公式,而喪失動腦思考問題的能力。
二、初中閱讀教學改進的措施
(一)激發學生主動參與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必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只有首先認識到這一點,我們之后談的技巧和方法才能有用武之地。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在閱讀的教學中必須讓學生全面參與其中,才能夠累積閱讀經驗,去感受閱讀,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所以在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中不斷探尋適合的閱讀方法,累積經驗。必須要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脫離出來,達到高效率的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去,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要為學生構建一種和諧、輕松的教學氣氛,在這樣的氣氛下引導學生參與到教與學的過程,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例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小組討論的教學方法,對遇到的問題先讓小組進行討論,再選出一名學生作為代表發表意見,在遇到困難時,教師給予指導性的意見,再讓學生進行討論思考。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團結,同時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教學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除了要重視閱讀教學,還有有一些切實可行的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有方式方法有效的提升閱讀能力。當前的語文高考已經不再是以往運用題海戰術就能將成績提升起來的考試,在很大程度上,語文考試的題目是在素質、能力的基礎上設置的。所以,教師應該充分地將生本理念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轉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促進多遠教學模式的發展,使得教學的內容豐富化、教學的方式靈活化、高效化。例如在教學中可以采用探究歸納法,將課堂的中心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分析能力與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進行閱讀時對教學的內容如寫作的背景、文章的內涵等先不告知學生,讓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去閱讀,并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自我思考。又如還可以運用話劇教學法,由于初中學生正處于想象力豐富、表現欲強烈的時期,如果教師能夠利用好這一特性,在進行一些故事情節比較完整的閱讀文本教學時,采用話劇教學法,讓學生充分地發揮想象力,在表演的過程中更加明確人物的形象,進而把握文章的內涵。也可以使用小組教學法、辯論教學法,等等,這些都是體現生本理念的教學方法,同時對于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作用較大。
(三)鼓勵學生多看優秀課外讀物
我們都有一個感受那就是語文成績真正比較好的,大部分是那些比較喜歡課外的學生,而有的學生很少閱讀課外讀物,只是注重一些技巧的學習,反而是進步緩慢。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各種方式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使學生能夠通過閱讀開拓思維,培養良好的文學素養。首先,教師可以在班級內設立圖書漂流角,讓學生將自己家中看過的圖書都拿到學校,擺放在班級的圖書漂流角上。不同的學生拿出的書籍各色各樣,這樣就相當于在班級內部形成了一個小圖書館。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間的時候到圖書漂流角挑選自己喜歡的圖書閱讀,這樣有助于在班級內部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讀書氛圍,增加學生的閱讀量。第二,教師可以每個月都為學生布置一本課外書籍閱讀任務,并在每個月末在班級內部舉辦讀書交流會,讓學生將自己近期讀書的體會整理成報告,在班級內進行交流。第三,教師可以在每個學期都選定一本課外讀物作為學期必讀,在每個星期都專門抽出一節課的時間在課上為學生朗讀,當然也可以邀請學生到課堂上進行朗讀,這樣每一學期大家都可以收獲一本課外讀物。
閱讀能力的提升非一朝一夕之功,語文教師在意識到目前閱讀教學的問題后,要改變一些傳統教學的觀念,要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和實踐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